人的正常体温到底为啥是 37 ℃?

文 / 丁香园
2017-07-04 19:15

人体的正常体温是多少?

你说,这么简单的问题,小孩都知道是 37 摄氏度(98.6 华氏度)。

那,37 摄氏度是怎么来的?

学过循证医学的同道们猜都能猜到,肯定是基于大量数据调研的基础上得来的。

体温

大数据也未必准确

19世纪初,一个名叫 Carl Wunderlich 的德国医生,在测量了 25,000 人的体温后,得出人体标准体温为 37 摄氏度的结论。

这样的「大数据」,应该是非常准确的吧?

其实不然。

他当时用的体温计十分笨重,长达 12 英寸(约 30 厘米),后人用他的体温计测量时发现比标准体温计有高出两摄氏度的误差。而且他测量的是腋下体温,而我们现在测量一般是舌下温度。

现代研究进一步发现,只有 8% 的人正常体温(舌下)在 37 ℃,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人的正常体温不在 37 ℃,虽然最后得出的人体平均体温为 36.8 ℃。

虽然离 Wunderlich 的测量相差不远。但对于个体而言,体温的差异是很大的。

看似简单的体温问题,其实不简单。

医学是一门不完善的科学,它的演变过程不是直线型的,而有很多弯曲甚至反复。

试错 (trial and error),是医学进步的最真实写照。

高血压

推翻再推翻

拿高血压这个最常见病来说,对高血压的定义,到现在还没有定论。

20 世纪初期,普遍的认识是血压升高是随着年龄增长的正常状态,收缩压应该是年龄加 100,也就是说一个 60 岁的人,高压正常应该是 160 mmHg。

直到 1950 年代,美国的 Framingham 研究显示了高血压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医学界才开始把高血压作为疾病来看,并首次将高血压定义为血压高于 160/95 mmHg。

2003,美国专业协会 JNC 公布的高血压标准中,把血压高于 140/90 mmHg 定义为高血压,把高压130~139 mmHg / 低压 80~89 mmHg 之间定为高血压前期(pre-hypertension)。

2014 年, JNC 又更新了高血压标准,定义 60 岁以上人群,血压高于 150/90 mmHg 才算高血压。

2015 年,大型的临床试验 Sprint Trial 结果公布,发现更加严格的血压控制(高压控制在 120 mmHg 以下)与标准的血压控制 (高压 140 mmHg 以下)相比,明显降低了心血管疾病、中风、心衰和死亡的机率。

随着这些新的研究结果,下一代指南对高血压的定义和治疗切点很可能发生变化。

看似简单的高血压,其实,也不简单。

循证

永远在路上

传统西方医学有很长一段时间推崇的是凭经验而认可结论 (Eminence-based medicine)。一个有威望的,聪明的,有经验的医生说的话,一定是正确的。行医的标准建立在观点,传统,直觉,偏见,和许多心理学的圈套上。

这样的观念使得推翻已定标准十分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有许多可怕的疗法在历史上曾被视为标准治疗方案:比如用脑叶切除术(通俗的说就是把大脑切掉一部分)来治疗精神疾病,放血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甚至连水银这样剧毒的物质也曾被做为药物。

循证医学 (Evidence-based medicine),也就是凭证据来推结论,在近半个世纪才慢慢被认可和应用。而作为循证医学的代表——随机对照试验,进入医学界才不过 30 多年。

循证医学,可以说是医学进程科学化的一场革命,随着电脑和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很多以前无法研究统计的问题能够得到解答,而这些临床实验,也让人们意识到,以前很多想之理所当然的结论有可能是错误的。

比如在心肌梗塞后,容易产生心律紊乱,医学领域长时间以来理所当然地认为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会减少心肌梗塞后的并发症,对病人有好处。

直到一个叫 CAST 的临床对照试验, 证实了与直觉相反的结论:

给病人在心肌梗塞后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不仅没有使这些病人恢复的更好,反而增加了死亡率。

这个结果使医学界大为震惊,也说明了即使再符合直觉的理论也需要试验来验证。

对医学这个不完善的科学分支来说,在合理的理论基础上尝试新的疗法本身并没有错,但如果有人认为自己不可能错或没有继续求知的动力,那才是很可怕的事情。

欢迎投稿,原创 1000 元 / 篇!

本文由冰球说医授权丁香园转载发布

责任编辑:shamouer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