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中医类治疗 效果好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或颈臂综合征,多因颈部软组织损伤或发生慢性退行性变,产生椎体移位、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等病理改变,从而压迫、刺激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和颈部软组织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中医学关于颈椎病的论述散见于“痹证”、“痿证”、“头痛”、“眩晕”、“项肩痛”。
颈椎病又称颈椎间盘综合征或颈肩综合征,是由外伤、劳损、外感风寒湿邪所致的颈部曲线改变及椎间盘、关节、韧带的退行性改变,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现代医学认为颈椎病发生的重要原因是颈椎及软组织退变导致脊椎内外平衡失调,关节突间关节面接近水平,椎间盘萎缩,间隙变窄,关节松弛,椎体易移位,使椎间孔变小,韧带增厚,关节肿胀等,由此压迫神经、脊髓、血管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
中医学关于颈椎病的论述散见于“痹证”、“痿证”、“头痛”、“眩晕”、“项肩痛”,多因外伤劳损、感受寒湿、肝肾亏损、气血不足或闪挫扭伤等致气血失和,运行不畅,经脉阻滞,气滞血瘀,经脉筋骨失养,淤血不通,不通则痛,筋脉失养而不能约束骨骼和稳定关节以致产生“骨错缝,筋出槽”。
颈椎病临床表现
按颈椎病的发病节段分为上、下颈段颈椎病,按退变的椎间盘所激惹或压迫的主要结构所引起的临床征象,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食管型、混合型等颈椎病。可见肢体麻木、头晕头痛、颈部疼痛、心慌气短等各种症状。
颈椎病症状
1.颈部酸痛,活动受限
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颈部不适感及活动受限等。常诉说不知把头部放在什么位置为好,症状常于晨起、劳累、姿势不正及寒冷刺激后突然加剧。早期可有头颈、肩背部疼痛,有时疼痛剧烈。不敢触碰颈肩部,触压则痛,约有半数病人头颈部不敢转动或歪向一侧,转动时往往和躯干一同转动。
颈项部肌肉可有痉挛,有明显的压痛。急性期过后常常感到颈肩部和上背部酸痛。病人常自诉颈部易于疲劳。不能持久看书、看电视等;有时可感头痛,后枕部疼痛,或晨起后"脖子发紧"、"发僵",活动不灵或活动时颈部出现响声,少数病人可出现短暂的反射性上肢和手部疼痛、胀麻。
2.肩部酸痛、发沉
颈型颈椎病患者感觉双肩发沉,肩部酸痛、胀痛,活动或者按摩之后症状好转;颈部肌肉痉挛,有压痛点,,有时疼痛剧烈难忍,劳累、姿势不当以及久坐之后症状加剧。
3.背部肌肉发紧、发麻
背部肌肉发紧、发僵,在适当活动或者按摩之后症状有所缓解,用手按压背部有压痛点,压痛点明显,寒冷、潮湿、过度劳累刺激后加重背部不适症状。
4.头部明显不适
患者在劳累或者过度用脑之后感觉头部发紧、发麻,休息或者按摩之后症状缓解。发作时,患者头部偏向患侧,以缓解疼痛及不适。
颈椎病病程较长,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且常反复发作或时轻时重。主要是由于颈椎退变,髓核与纤维环的脱水、变性与张力降低,进而引起椎间隙的松动与不稳。椎节的失稳不仅引起颈椎局部的内外平衡失调及颈肌痉挛,且直接刺激窦椎神经末梢,出现颈部症状。
颈椎病的中医类治疗
颈椎病的针灸治疗
取穴:主穴:大椎、大杼、养老、悬钟、后溪。
配穴:风寒湿型配外关、昆仑。气滞血瘀配支沟、膈俞。痰湿阻络配列缺、脾俞。肝肾不足配命门、太溪。气血亏虚配肺俞、膈俞。
刺法:进针后捻转或用平补平泻手法,以得气为度,针颈部穴位,针感向肩背部下传,针肩部穴位针感下传至手指,留针30分钟,每日针1次,10次为1个疗程。
颈椎病的火针治疗
取穴:取夹脊穴、阿是穴(痛点及肌肉僵硬处)。
手法:使用火针,将直径05mm,长2寸的钨锰合金针,置酒精灯上,将针身的前中段烧透至白,对准穴位,速刺疾出,深达肌腱与骨结合部,出针后用消毒干棉球重按针眼片刻,在每平方厘米病灶上,散刺2~6针,每周治疗2次,嘱患者保持局部清洁,避免针孔感染。
颈椎病的拔罐治疗
取穴:行针前在颈部找到压痛点或阳性反应物,或相应穴位。
手法:选用大小适当的火罐,在拔罐部位皮肤呈现紫色或拔至10分钟时起罐,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颈椎病的穴位原理
大椎穴乃颈项之门户,为督脉与手足三阳经交会穴,督脉为“阳脉之海”,总领诸阳经,气血经络由此而过,针刺大椎穴可振奋督脉之阳气,使气旺血行,从而改善颈项部的血液循环,缓解局部神经血管压迫。
大杼为八会穴之骨会穴,对缓解颈神经压迫,改善颈椎局部水肿,解除神经根刺激具有良好效果。
养老,属手太阳经郄穴,《针灸甲乙经》卷十:“肩痛欲折,臑如拔,手不能自上下,养老主之。”《针灸大成》卷六:“主肩臂酸疼,肩欲折,臂如拔,手不能自上。”说明养老有活血通络的作用。悬钟为八会穴之髓会穴,有补髓壮骨,通经活络的作用。
后溪,属手太阳小肠经,是八脉交会穴之一,与奇经八脉相交会的关系是与督脉相通,据有关资料报道,后溪穴通督脉的循行路线是:起于后溪穴,沿小肠经上行于腕部,从尺骨小头直上,沿尺骨下缘出于肘内侧(在肱骨内上髁和尺骨鹰嘴之间),向上沿上臂外后侧,出肩关节部,绕肩胛,交肩上,在大椎穴与督脉相交,然后沿督脉夹脊穴下行……因此针后溪穴治颈椎病是“经脉所过,主治所在”理论的具体应用。
颈夹脊穴在局部解剖上每穴都有从相应的椎骨下方发出的脊神经后支及其相应的动脉、静脉丛分布。针刺颈夹脊穴通过神经和交感神经的体液调节作用,促进机体功能的改善,使交感神经释放缓激肽、5-羟色胺、乙酰胆碱等化学介质,从而疏导经气,缓解疼痛。
毫针通过刺激穴位并用手法进行微调,来恢复机体的自稳调节机制,同时也调节局部体液代谢,在改善颈椎病动力平衡的基础上纠正其静力平衡,从而起到调节阴阳,动静平衡的效果。关于火针治疗的机制。
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火针烧红时,针身温度可达800多摄氏度,且以极快的速度刺至粘连、瘢痕组织之中,针体周围微小范围内病变瘢痕组织被灼至炭化,粘连板滞的组织得到疏通松解,局部血循环状态随之改善,通过治疗、休整的交替,机体对灼伤组织充分吸收,新陈代谢,纤维组织增生所形成的粘连瘢痕组织得到质的改变。
所以,火针疗法对于颈椎病有理想而巩固的疗效。拔罐可以祛风解表,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改善颈部血液循环,放松颈部紧张肌群而缓解痉挛。
颈椎病的预防措施
绝大部分病人可以治愈或自愈。但是,在日常生活、工作时应避免各种诱发因素。
1、注意适当休息,避免睡眠不足。睡眠不足、工作过度紧张及长时间持续保持固定姿势等,将导致神经肌肉的过度紧张,强化颈椎病症状。
2、改变用枕习惯。颈椎的生理曲度(简称颈曲)并非是一成不变的。颈曲的改变或消失,往往意味着椎体稳定性变差,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椎体退变,神经受压以及颈伸肌慢性损伤。另外,颈曲的消失也会导致黄韧带肥厚、颈韧带损伤、椎体旁有关肌肉的损伤等,进而诱发颈椎病变。所以正确使用枕头,这无论对颈椎病的预防还是治疗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积极锻炼。特别是颈肩背部肌肉的锻炼,正确的锻炼可以强化肌肉力量,强化正常的颈椎生理曲度、增加颈椎生物力学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促进血液淋巴的循环,有利颈椎病的恢复。
4、热敷对于缓解局部神经肌肉紧张有一定作用。
5、避免外伤、劳损及寒冷等不良刺激。平时只要注意保护颈部,避免各种诱发因素,一般少有复发者;但如果不注意养颈之道,或是继续增加颈部负荷,则有可能再发,使病情进一步发展或使病程延长。
还是要说一下我的徒弟陆续的要学成回去了,我要再收三四个徒弟男女不限,原则是真心喜欢中医针灸正骨推拿这一块,而且人品一定要好,前提说一下不是免费的因为我不希望技术不值钱,有些高手也不用喷我我自己不可能治疗全国的患者,只想我的徒弟能够造福一方百姓
微信 186 6075 0093 我把我的微信留在上面面有真心喜欢的想学针灸正骨推拿这样块的可以加我。
我是刘阁大夫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