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之方理之见
#学问分享官# 桂枝汤之方理之见:桂枝汤,属于众所周知的方子,只要临床用对了,效果非常的好;这个方子很简单,但是在中医里边有“群方之冠”的说法;虽然方子很基础,但是其运用思路非常好;我对于桂枝汤有一些常年使用的经验,也有很多的看法,近来翻阅文献,发现1983年重庆市公共交通公司医务所文献对桂枝汤的应用谈的比较深刻,与我相合,在此予以介绍;一、关于桂枝汤的功用:桂枝汤一般用于外证之太阳中风表虚自汗而热不解,以之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此外还可用于内证之阴阳失调所致的一系列病证,如《金匮要略方论》中所述的“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由此可知,桂枝汤的适应证,不仅仅是专治太阳中风表虚证的主方,而且还可治疗一切内伤之阴阳失调,气机失常所致的一系列证候。而世医多把桂枝汤看作只能治太阳中风一证,不知仲景立法垂方之意旨及言外之意。故柯韵伯云:“粗工妄谓桂枝汤专治中风一证,印定后人耳目。而所称中风者,又与此方不合,故置之不用。愚常以此汤治自汗、盗汗、虚疟、虚痢,随手而愈,因知仲景方可通治百病”。遵前贤之训,曾治一中年妇人,每逢经期即腰腹胀痛,甚则发热汗出,微恶风,经血伴有少许血块,别无它苦。细审此证,并无外症可征,实系阴阳失调、气血不和所致。遂与桂枝汤,一剂减半,再剂而愈,继服三剂,后未再发。可见仲景立一百一十三方,而独以桂枝汤为首者,是因为桂枝汤之功用,表证得之能解肌发表,调和营卫;里证得之能化气调阴阳而治百病之故也。二、关于桂枝汤的配伍:关于桂枝汤的配伍,前人有以芍药为臣药,以生姜为佐药。又有人认为:生姜为臣药,而芍药为佐药。但是实际上,桂枝汤用于外证太阳中风表虚者,当以生姜为臣药;用于内证治疗阴阳失调,气机失常者,当以芍药为臣药。三、关于桂枝汤中之芍药:关于桂枝汤中之芍药,仲景指的是白芍,还是赤芍?未尝明言。临床一般都用的是白芍,但亦有用赤芍而取效者。如汪琥认为:治秉质素壮,气血有余,壮热不止,脉却阳浮而阴盛,其外证仍自汗恶风者,方中当用赤芍以泻营中之实邪也。这确系汪琥经验之谈,是符合辨证施治原则的。曾以桂枝汤原方治愈一例,病证与汪琥所述之主证相同,方中是用的赤芍,一剂而解。故在临床当须辨证清楚,若病者体质不壮,气血不足而热不解,脉却阳不浮而阴不盛,其外证仍自汗,恶风者,方中当以白芍补营中之血虚也;若病者体质素壮,气血有余,壮热不止,脉又阳浮而阴盛,其外证仍自汗,恶风者,那么方中当用赤芍以泻营中之实邪也。我认为仲景立桂枝汤而又不明言当用白芍还是用赤芍者,旨在存其活法也。四、关于服已啜热稀粥的问题:关于桂枝汤服已是否都要吃热稀粥,认为凡用于外证,须发汗而祛邪者,当啜热稀粥也。因热稀粥可助药力以发汗,使邪随汗而出,是取谷气内充,托邪外出,亦是取水谷之津以为汗,而不致伤津之意。若服汤已,不吃热粥,一是恐其汗无源,无力托邪外出,病不得解;二是恐其汗后伤津,津伤则正气不足,正气不足则外邪又复入里而生他变。若内伤则系体内之阴阳失调,气机升降失常,非为外邪所伤,故不需发汗,不需吃粥。更有脾胃受纳和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减弱之人,若服桂枝汤已,又啜热稀粥,不免要增加其脾胃的负担,而有碍于桂枝汤化气调阴阳的作用。所以认为内证服桂枝汤则不须吃热稀粥,这大概是仲景的言外之意吧。(免责声明:文中治疗方法仅供参考,若有朋友需要使用帖子中治疗方法,请咨询专业医师后使用,本人不承担相关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