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医学会针灸发展方向大讨论潘晓川发言及评论实录

文 / 煌普中医
2018-01-23 14:33
关于针灸若干问题的讨论

作者:潘晓川

评论:王俭等

编辑:煌普中医

发言实录

中医的发生发展有其自身的独特规律,“夫医教者,源自伏羲,流于神农,注于黄帝,行于万世,合于无穷,本乎大道,法乎自然之理”(刘完素)。考古学证明,伏羲根据河图,“一划开天,文明肇始”的地点是在现在的甘肃省天水市大地弯,距今八千至一万年。中国古代圣人,在一万年前,正是农耕时代开始的时候,开始“观象授时”,从星空有规律的运动之中悟出,宇宙的运行有其自然规律,这种支配天地运行的规律既是“道”,又以无字天书的形式,既河图、洛书来记录这个规律,表述天地之“道”。河图、洛书的出现,不但成了中华文明的源头,而且也标志着中医有了自己的体系。

美国中医学会针灸发展方向大讨论潘晓川发言及评论实录

刘完素

中医的发展,就是“由道而术”的过程,即古人将观天的结果,以独特的符号系统记录下来,这就是“易”,逐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思想体系。“气一元论”是中华思想体系的重要一章,用于指导医疗实践,便催化产生了经典中医。“道”是设计中医的蓝本,而“气一元论”就是中医的方法论。

经典中医,特指以中国古天文学为背景,以易经为哲学基础,以象数思维为特点,治疗上以调“气”为核心,以脉诊为重要诊断手段,汉唐时代发展到顶峰的独特医疗体系。

(二)经典针灸和现代针灸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和生存空间吗?他们相向而行还是逆向而行?他们的发展针灸在哪些方面变得更加独立?在哪些方面变成了其它医学的工具?

所谓经典针灸,就是“用针之类,在于调气”的针法,思维方式是由宏观至微观纯中医思维,“圣人之为道者,上合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必有明法,以启度数,法式检押,乃后可传焉”,临床实践必须在阴阳五行理论指导之下,必须在全面继承经典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其技术,重在继承。

所谓现代针灸,就是以治形为主的针法,思维方式建立在现代生物学基础之上的现代医学思维,具有去经络化及去阴阳五行理论的倾向,思想上以批判为主地继承经典理论,以科学指导发展,重在创新。

经典针灸是回归,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当中,其生存空间不断缩小,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经典针灸回归大潮已经来临。现代针灸是向前发展,目前是针灸的主流,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当中,在政策、教育、资金等方面都有偏重。由于二者思路不同,技术方法不同,属于逆向而行。

经典针灸原本就是独立的,不需要借助西医诊断,可以用纯中医思维指导临床实践;而现代针灸则严重依赖西医,不能独立,而且逐渐失去传统中医思想,认为纯中医思维是落后的,阻碍了创新发展,需要改造甚至抛弃。目前的发展趋势,最终将成为西医的一项技术,针灸正在失去做为一个学科的理由。

(二)面对针灸行业自身的问题和外来的压力,如何在继承经典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创新与发展现代针灸的最佳方向?

针灸行业自身的问题:

1、理念偏差:不了解中医的发生发展有其自身的特有规律,不知道中医是古代圣贤从宏观的角度对世界直接感悟后应用于人类医学的结果, 包含的天文学, 气象学, 生物学, 哲学等, 从当今人类现有的认知来看, 是一部宏伟的跨学科的知识体系。不了解中医原本就有其一整套的方法论,从而认为阴阳五行学说是落后的、需要以科学的方法论为标准来加以改造的哲学概念;

2、实践偏差:不了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榜人事,方可以为医”的真实性,不知道有以气的一元论所产生的技术方法,不能把中医经典落实在临床实践,不专研经典,读不懂经典,只拿经典中的某些字句当装潢,不知道不懂经典,临床就体现不了中医原本的疗效优越性,没有西医诊断,治疗疾病就无从下手,口中讲着“气”,手上扎着形,说一套,做一套;

3、疗效偏差:不了解“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这句话的真实性,不能从“气”的层次去理解和阐述针灸治病的机制,不知道中医的疗效可以达到什么程度,偶尔获得良好疗效却不知道为什么,不能重复,治不好病也不知其原因,不知道针灸的应用范围,以为针灸只是治疗痛症为主的技术。

外来的压力:

只是针对现代针灸而言,对经典针灸没有任何压力。因为经典针灸的领域在“气”,学科定位独特,治疗范围广泛,是针灸的优势所在,其它行业技术方法对其不构成威胁。现代中医思路与西医思路相同,对物质的研究没有西医深入,技术上相对于由西医指导思想产生的针刺技术没有明显优势,治疗病症相似,以痛症为主,所以现代针灸所承受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中西医的学术之争,根本上是不承认中医有自己的方法论,认为现代科学认识世界的方法是唯一的。方法论问题不解决,学术研究无法展开。

美国中医学会针灸发展方向大讨论潘晓川发言及评论实录

道是宇宙间系统性的规律

中医体系的建立,是“由道而术”的过程,就是古人“仰观天文、俯查地理”而总结出支配大自然的规律“道”,然后以“人天相应”为指导思想,用来指导医疗实践的过程,西方哲学称之为“本体论”,现在的时髦名词是“顶层设计”,这就是中医原本的方法论。

气一元论是中医的哲学基础,表述气的状态,必须用阴阳五行的理论,这就是中医的“合理内核”。在中医理论上,既然称“一元论”,就是不可更改的理论基础,整个中医大厦就建立在这上面,中国古代圣人,在中医理论层面,没有留下任何发展的空间,只能继承。历史上曾有“去医存药”的提议,就是留技术、去思想。去“医”,还能叫做医学么?一颗针,本无中医西医之分,用“气”的思想来指导,就是中医针灸,用神经解剖的思想来指导,就是西医的针灸,例如干针。

针灸可以发展的,是在技术层面。中医的学术研究,首先要承认中医有其本来的哲学体系和方法论,这就是中医的合理内核。如果否认这一点,认为现代科学认识世界的方法是唯一的,那就不会有真正的中医学术研究。

正如研究电磁波不能以研究结构的方法为主,研究“气”也不能只从结构出发。根据中医理论,针灸就是调气,离开了调气谈结构,针灸的研究方向就偏了。在具体的中医科研当中,可以不排斥形下的、物质层面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在形上的、“气”的层次上的研究。如果中医科研只有形下的物质研究,丢失了形上的“气”的研究,其结果就是去经络化,去阴阳五行。这样研究得出的结果,都是没有中医灵魂的研究。

美国中医学会针灸发展方向大讨论潘晓川发言及评论实录

少数的经典派是傲雪的寒梅

中医是开放的体系,可以容纳现代科学技术,科技的发展,已经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气”的技术手段。比如克良相机,能量测定仪等。中医不排斥现代科技,可以在中医的思想指导下使用现代科技,而不是由于科技而放弃中医原本的方法论。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技术方法。我们需要以“气”为指导,发展出真正的符合中医理念的、为中医所独有的针灸技术方法。

创新与发展现代针灸的最佳方向,就是全面继承经典中医理念,发展以中医所自有的方法论为指导的针灸技术。

研究生命本质是医学的终极目标,重新站在古人的角度了解中医, 在更高更宏观的立场认识古代中医产生的背景和由来,回归经典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实实在在、可以转化行之有效的医疗技术,也可以达到客观化、标准化的现代要求,而且在宏观角度,机制明确,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医现代化业已完成。只要我们坚信追求生命的自然本质是医学的初衷, 那么古人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光辉的选择,沿着古人的指引,以中华民族自有的方式,恢复中医的繁荣昌盛,为人类造福, 合于天道, 顺应自然,才能走出当下中医的困境。

评论截图

美国中医学会针灸发展方向大讨论潘晓川发言及评论实录

美国中医学会针灸发展方向大讨论潘晓川发言及评论实录

美国中医学会针灸发展方向大讨论潘晓川发言及评论实录

美国中医学会针灸发展方向大讨论潘晓川发言及评论实录

美国中医学会针灸发展方向大讨论潘晓川发言及评论实录

美国中医学会针灸发展方向大讨论潘晓川发言及评论实录

美国中医学会针灸发展方向大讨论潘晓川发言及评论实录

美国中医学会针灸发展方向大讨论潘晓川发言及评论实录

美国中医学会针灸发展方向大讨论潘晓川发言及评论实录

推荐阅读

美国中医学会针灸发展方向大讨论潘晓川发言原稿

煌普诊籍周报(第8期):针灸治愈美尼尔病

潘晓川论气(二):凡将用针,必先诊脉

潘晓川,经典中医自洽体系的建立者、研究者、实践者与推广者,知名经典中医独立学者。

经典中医自洽体系,立论于中国古代天文学、天道易经、中医典籍,是张仲景伤寒论体系之后唯一自圆其说且道术并行中医体系。理论哲学环节为“天道易经”。临床技术环节包含“针灵”、“艾魂”、“药精”以及“琴神”,分别为平脉针法、平脉灸法、平脉药法以及平脉五音。

煌普中医,煌普中医是一家以经典中医推广、教学、研发为核心业务的机构。煌普,愿为经典中医复兴之路铺路人!(应用商店搜索APP:煌普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