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祖传秘方献给国家:被列为绝密配方,不参观、不介绍、不泄露

文 / 中医智慧中药精华
2020-04-04 11:44
"

季德胜的传奇故事:

季德胜的传奇经历曾多次见诸报端,且被列入江苏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江海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中医祖传秘方献给国家:被列为绝密配方,不参观、不介绍、不泄露

1898年,季德胜出生在江苏宿迁一座破庙里,他的父亲是一个耍蛇卖药的游医,生活过得极其贫困。6岁那年,母亲在贫病交加中去世。他和父亲相依为命,他们入深山采药、制药,然后到街头巷尾耍蛇、卖药。25岁那年,他身边仅有的一个亲人、他的父亲季明扬也撒手西去。他决心遵照父亲的嘱咐,把蛇药秘方传承下去。传到季德胜手中的蛇药秘方已是第五代了。他的祖先在一代代传授秘方过程中,不曾有任何文字记载,而是靠口授心记,亲自实践。一来怕文字记载万一丢失,就会落入他人之手;二来是无论清朝还是民国时期,从事这种职业的人,多半是一贫如洗,目不识丁。季德胜的祖宗曾立下规矩:秘方“传子不传女,世代不外传”。所以季德胜视秘方比生命还宝贵。

1942年春,季德胜来到苏州,不少蛇伤患者经他治疗,无不应手而愈。同年秋季的一天,一个日本商人以“交朋友”为名,请季德胜赴宴,并送上钞票、礼品,夸奖季德胜是他的良师益友,要拜季德胜为师。季德胜虽然是条粗汉子,但他深知日本商人是想骗取他的蛇药秘方,随以“去城外山上采药草,改日细谈”来应付,连夜逃离了姑苏城。事后他说:“我是中国人,怎会把秘方卖给日本鬼子?”季德胜当时虽然穷困潦倒,但人穷志坚,并未被金钱所动,其民族气节与爱国之心,令人赞叹。

中医祖传秘方献给国家:被列为绝密配方,不参观、不介绍、不泄露

1948年,季德胜来到南通。1949年,南通解放。季德胜仍继续摆地摊、耍蛇卖药。此时他对蛇伤的研究已有较深造诣,加之蛇药的特殊疗效,在当地颇有名气。任何蛇伤病人,只要经他一看,就能鉴定病人是被何种毒蛇咬伤的,从伤口留下的齿印和深度,还能鉴别出是雄蛇、雌蛇、出洞蛇、进洞蛇、空腹蛇、饱腹蛇乃至怀孕蛇……他指出:“出洞蛇毒液多,毒性强;进洞蛇毒液已有分泌,毒就轻些;惊蛰时蛇咬的毒大,冬至后蛇咬的毒轻;怀孕蛇咬伤的毒更大,刚生产过的母蛇毒轻”。这些独到见地,令人惊叹。他就是根据毒蛇啮伤的毒性大小,分别用药治疗,所以取得意想不到的疗效。

中医祖传秘方献给国家:被列为绝密配方,不参观、不介绍、不泄露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季德胜主动将秘方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祖国,其配方和工艺被列为绝密级。独家生产这款名药的精华制药集团前身南通制药厂被国家要求“不参观、不介绍、不泄露”。

中医祖传秘方献给国家:被列为绝密配方,不参观、不介绍、不泄露

龚旭初:季德胜蛇药目前只对外公布四味药材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季德胜蛇药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龚旭初介绍道:季德胜蛇药的药方是保密的,季德胜老先生对其中一些药材的名称起初用的是土名,‘学院派’出来的医学生听不懂,还是季德胜老先生将草药拿过来看才知道是哪味药材。经过再三筛选后,最精华的十三味药材得以流传出来,目前真正公布的只有七叶一枝花、干蟾皮、蜈蚣、地锦草四味药材。” 

中医祖传秘方献给国家:被列为绝密配方,不参观、不介绍、不泄露

朱玉娟:“季德胜蛇药片”不能以个体的名义传承

精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季德胜蛇药制作技艺第六代传承人朱玉娟接受采访时介绍:

季德胜蛇药于1956年将其处方、工艺列为国家绝密级保密品种。由于产品的特殊性,“季德胜蛇药片”不同于其他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以个体的名义进行生产销售和传承。

“我是季德胜蛇药制药技艺的第六代传承人,老师傅传授技艺的时候要求我们细致、严谨、有责任心。譬如药材使用的时候要打成粉末状,但药材老了以后,粉末的颜色、味道都不一样,而且做记录的时候不允许使用汉字,只能用字母代替。偶尔你换个位置,你就不知道它是什么。”朱玉娟说,“所以你必须知道,所有的药材从老到嫩的时候,它所有的味道和颜色分别是什么。”

据朱玉娟介绍,作为国家保密级药方,“季德胜蛇药片”在其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把控好药材的质量关,药材收获时间的迟早程度,对产品的质量有不可估量的影响,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细节。

中医祖传秘方献给国家:被列为绝密配方,不参观、不介绍、不泄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