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忍与让人该怎么做才对?宽忍是什么?该如何做到宽忍?
人们常说,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能容人之短,让人之过。宽忍与让人可以反映一个人的修养与度量。
1.古人论忍让
古人非常看重宽忍与让人的心性修养。孔子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可被看作是一种对事业成就的策略,也可被看作是一种养生之道。这里试可解释为,如果小事太计较,便会对事业和自己的心身“大谋”不利。
老子《道德经》二十二章说:“曲则全,枉则直。注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试可解释为,委曲反能保全,屈枉反能伸直,低洼反能充盈,敝旧反能生新,少取反能多得,贪多反而迷惑。
郑板桥说的“难得糊涂”和“吃亏是福”,其实也是宽忍与让人的另一种说法。《说苑丛说》日:“能忍耻者安,能忍辱者存。”更说明忍让是一种生存的哲学。因此,古人们总结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各自责,则天清地宁,各相责,则天翻地覆。”宽忍与让人不仅成为中国古人的一种处世方法,更是一种道德准则和修养自身的方法。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国的蔺相如是后起之秀,因功、官位在老将廉颇之上。廉颇不服,几次想办法侮辱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蔺相如处处退让,最终廉颇知道了,深感惭愧,就脱了上衣,背着荆条,主动上门向蔺相如请罪。蔺相如的忍让,消除了将相之争斗,增进了将相的团结与理解,维护了国家的利益,为后人所称誉。
2.忍让的法则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难免有一些非原则性的分歧和矛盾,如果每个人都能以宽容与让人的心态去处理,那么生活中将会减少许多矛盾和争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友善和融洽。反之,生活中,如果相互之间常为一些小事而争斗,甚至相互敌视,就会使事态恶化,有时芝麻大的小事还会酿成大祸。
然而,容忍与让人并不是要求人们毫无原则地忍让,而是指在小事上讲风格,大事上讲原则。在重大的原则问题上,要寸步不让,据理力争,更需要有忍的风度与聪明的才智。要平心静气、严肃认真地摆事实、讲道理;而不是大动肝火地与对方发火、吵架。要忍到最后,讲到最后,让对方心悦诚服则更能显示出一个人忍的修养与智的才华。
忍让,有赖于个人的毅力与度量,得益于平时的修养,是心平气和之忍,不屑于顾之忍,一笑了之之忍,为求真理之忍;决不是憋气窝火之忍,忍气吞声之忍,无能为力之忍。对于一些人来说,大度不气之忍是难以做到的。
对于不能忍、不善忍的人来说,如果事后憋气窝火的情绪已经产生,就应当加以排遣和发泄,千万不要把气闷在心里。因为强行压抑生气情绪的外露,会给人们的心身健康带来危害。当然,也不能不分场合、不顾影响、不计后果地胡乱发泄,这不但不能把不良情绪真正地排泄出去,反而会带来新的烦恼。
3.忍让对人生之益处
人的一生,使之最得益的是心境,使之最痛苦的也是心境。好的心境使人生机勃勃,坏的心境使人泰山压顶。要想使自己保持有个好心境,就应该在忍让的修养上多下些功夫。日本有句格言“雄辩是银,沉默是金”。就是说当别人情绪激动时,作显得沉默,宽宏大度,这比黄金还贵重。其结果必然是“以静制动”,可减少因急躁而产生的诸多不良后果。所以说,一时的沉默忍让是一种以退为进生存竞争的策略,一种明智的选择。
心理学家认为,生活中不善忍让的人,是人格不健全的表现,容易导致偏执型、分裂型、反社会型、强迫型等人格障碍。
生理学家指出,适度的宽容,对于改善人际关系和心身健康都有益处。不会宽容别人,亦会殃及自身。过高要求别人,必定使自己处于紧张的心理之中,从而影响自身的健康。
医学家们发现,不善忍让的人,由于内心的矛盾冲突或情绪危机难于解脱,极易导致机体内分泌功能失调。诸如使儿茶酚胺类物质——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过量分泌,引起体内一系列劣性生理生化改变,可致使血压升高、心跳加快、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功能紊乱等,并可伴有头昏脑涨、失眠多梦、乏力倦怠、食欲不振、心烦意乱等神经衰弱症状。
医学家们还发现,紧张的心理刺激会影响内分泌功能,而内分泌功能的改变又反过来增加人的紧张心理,形成恶性循环,对身心疾病的发生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贻害身心健康。
社会学家发现,不善容忍让人的人,有的过激者,甚至因失去理智而酿成祸端,造成严重后果。而一旦形成忍让的性格,心理上便会发生一次次巨大的转变和净化过程,诸多的紧张、烦恼、事端便可得以避免和消除,身心因此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