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优秀的人”,能孤独到什么地步?没人“表白”
今天,在朋友圈里看到了这样一句话:"我真的没有男朋友,为什么你们都以为我有男朋友……"
这位朋友算是好友列表里的陌生人吧,许多年前一次机缘巧合加上的,彼此之间并没有太多的来往。我仔细回忆了一下,大约在她20岁的时候,她是某地区的产品总代理,同龄人还在兢兢业业上学时,她便常常衣着光鲜:出现在一些较为高档的场所、接触一些在学识,或者资产上较为富有的人,更是在20出头的年纪便在不同的城市有了好几套房……
与她的光鲜靓丽而对应的是,我偶然遇见她的几次,发现她都是一个人低着头走在街上,或者坐在咖啡馆里忙碌的刷着ipad陪客户。唯一见到她的休闲模样,便是手捧着咖啡盯着ipad看电影。
前不久,一位新来的女同事跟我说,一路走来让我最困扰的事有两件:一是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家里人催婚的手段越来越高明、催婚的暗示也越来越频繁。二是"其实,有好多男人向我表白"。我问她,那你怎么没有接受其中一个?她说:追我的男人大都二三十岁,可这哪是男人恋爱的年纪?二三十岁的男人不应该一心扎在提升自己的才华、业绩和工资上吗?我想了想,倒也挺有道理。于是问她:你一定很优秀的吧?她笑了笑说:"我不优秀,优秀的人其实是没有人表白的。别人即使心有欢喜,也一定是默默藏着掖着,根本不会表白"。
我突然想起了前不久在网络上疯狂传播的 "张一山"的一个视频。说到张一山想必许多人都看过他演的《家有儿女》,算是一个童星出道的高人气演员。视频中的他带着急迫而又困惑的语气说到:大学里,我身边的人都有许多人追,但我就是没有……
A面(自我选择):两种性格,一种结果看似不该单身、看似并不单身,却一直单身:优秀的人,为什么大都没有人表白?
a、许多"优秀"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性格"慢热"。他们总是喜欢"想太多"、做事情也总犹犹豫豫(难打开心扉,不好交往)。在这个到处都充斥着"快餐文化"的时代,很少有人能耐心的坚持追一个人:两个陌生的人,大多都是匆匆相识(在某些偶然的场合突然认识,如共同朋友组织的聚会)、匆匆了解(向身边的人或当事人问一些情况)、匆匆表白(自认为了解之后便表白)、匆匆换"喜欢的人"(慢热的人还没将对方放入心底,甚至都没把对方当作朋友,本着为自己和对方负责的态度,自然也不会接受对方的表白,于是失意的、等不及的对方匆匆又换了"喜欢"的对象)。
慢热的人还有一个特点"遇冷则冷、遇热却不一定热",这在人际关系交往上可是个大忌。首先,这个世界100%的人都是孤独的,但只有极少数的人能通过不同程度的自我调节,让自己对陌生人呈现出"温暖"的状态。换句话说:能在第一次见面便对你报以热情的人很少,多数人大多时候都喜欢用"一言不发"来面对第一次见面的对象(也就是说,第一次见面的人一般都是"冷"的态度)。其次,没有人喜欢用"自己的热脸贴别人的冷屁股"。可慢热的人总是一下子难以打开"热情"的状态,这就造成了一种情况:刚认识的人对你"温和",三两次之后依然没有得到相应的"温暖"的回应,自然也就对你不再"温和"。
b、一些保持了长时间"优秀"的人,在日常的生活中,他们经常会遇到许多相同的"阿谀奉承"、"追求表白"之类的情况。久而久之,他们对这样的人与态度便产生了一定的"抵御"和"隔绝"的能力。这就形成了一种局面:常被别人认为"高冷"或者"冷漠"。
基于a(慢热)和b(冷漠)两种性格,许多"优秀的人"苦于不懂得经营人际关系(a),于是便直接选择了:封闭自己的朋友圈、缩小自己的社交范围。极端一些的人,更是把自己整日整夜关在房子里专心创作(工作),“与世隔绝”。还有另一部分“优秀的人”,他们大多都具有较强的整合能力、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这一部分对人际交往的模式和经营之道,了解得太过透彻的"优秀的人"(b),他们不愿意"虚伪的、假面的"的生活,于是也选择了"隐居"。但不论是(a)还是(b)的选择,都掩盖不了这类"优秀的人"(环境封闭、不好交往、没有朋友)的结果。
A面(自我选择):两种态度,一种选择a、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从此以后,你遇到的每一个人,心里都装着别人"。生活就是如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历的丰富,在某个时间点(年龄)以后,我们的心里或多或少都一定会装有一个或可能、或不可能的人。正是这个人的存在,使得我们对爱情充满了希望。也正是这个人的存在,我们对爱情充满了失望。但不论这个人在我们的心里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给我们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开心也好、伤心也罢,我们都不会轻易的再爱上另一个人。这便是普通人对"爱情"的态度。而“优秀的人”,他们的"程度"会更深。正如前一小节所说,优秀的人往往都喜欢"想太多",什么是想太多?就是把相同的记忆在脑海中重复出现,把相同的感受在感觉上一次次重复:这也就使得他们“更爱或更痛”。但不论爱与痛,对"后来"的追求者,他们都不愿意再接受(或者说愿意却很难接受)。
b、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们赖以生存的东西,决定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个体心理学研究发现:在某种经济状况的压力下,一个人往往会不假思索的作出一些缺乏远见的错误反应。而在企图拜托这种经济状况的过程中,有可能会一步错,进而步步错,让局面变得一发不可收拾。相对于普通人而言,"优秀的人"更聪慧、更理智,具有更强的逻辑能力和对事物的分析能力,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往往有(自己认为的)更正确的爱情观、婚姻观,自然不会让自己草草陷入爱情和婚姻的漩涡之中。
除了比普通人更“理智”,许多“优秀的人”同时也是"自大的",这也是他们不会轻易接受别人表白的原因。动物界普遍存在这样一条基本法则:凡是个体成员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物种,必然会通过群居的方式来聚集力量,从而使自己变得更强大。问题也就出现在这里:自大的"优秀的人"并不认为自己是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个体,于是也不愿接受让自己通过"爱情、婚姻、繁衍并形成家族"之类的(群居)方式来获得安全感(不接受任何人的表白)。
B面(他人选择):一种情绪、两种局面一个人没人表白无外乎两种情况:A、没人爱,所以没人表白。B、有人爱,却没人表白。
关于A:个人认为,说一个人没人爱,这是一个特别肤浅的、可笑的认知。萝卜青菜,尚有人爱,何况是一个具有生命特征,思考、行为能力的人。所以,与其说一个人"没有人爱",不如说一个人"没有人敢爱"或者"没有人想爱"更加贴切。
为什么不敢爱?恐惧!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一件事:恐惧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情绪,是对未知的新事物的一种感知,是适应性的保护自己的一种本能反应(新生儿出生便会大哭、婴幼儿离开母亲就会大哭、突然窜出的猫猫狗狗会让孩子受到惊吓、离开家就感觉不自在、不是自己的床就睡不着等,都是源于恐惧)。
为什么对"优秀的人"在爱情上感到恐惧?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一定会经历一次甚至更多次的失恋,而失恋带来的一系列感受想必也是不言而喻的。随着思想的逐步完善,为了提高适应能力、增加安全感,人们开始懂得对未发生事物进行预测。"预测便是恐惧的根源",思考越多、便越恐惧。越恐惧,便越不敢爱,因为没有勇气再承受失败(失恋)所带来的一系列感受。(普通人于优秀的人而言)
为什么不想爱?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有"优秀"的概念,就一定会有"更优秀"的概念。"更优秀"对于"优秀"来说,就相当于"优秀"对于"普通":"优秀"本身就是一个相对而言的概念。关于(为什么不想爱)这一原因,可以参考小节:"A面(自我选择):两种态度,一种选择。" (更优秀的人于优秀的人而言)
关于B:为什么有人爱,却没人表白?"爱情往往就是如此,爱你的人你不喜欢,你爱的人不喜欢你。"
自卑感补偿:从人性的角度来看,人们普遍对“优秀的人”会更"自觉"地敬畏。换句话说:优秀的人总会在不自觉中就吸引到一批属于自己的跟随者。而这些人,往往也会以朋友、闺蜜、兄弟之类的身份存在着。出于个人目的,为了更好的维持这样一份关系,"跟随者"往往不会向"被跟随者(优秀的人)"表白(不敢表白:恐惧一旦失败,关系也不复存在,甚至连见面都成了问题)。
自卑感存在:优越与自卑是相比较的结果,但凡有意识存在的地方就有比较,但凡有比较的地方就有自卑与优越(自卑: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这里就不过多叙述了)。自卑感会给人带来巨大的压力,拥有自卑感的人,大都会约束自己的行为,避开导致失败的因素,而不是勇敢向前、争取胜利。面对困难时,他们往往会表现出犹豫、胆怯、畏缩(恐惧失败,不敢直面困难,不敢表白)。
最后,个人看法及建议(与标题无关):
不论“人上人”还是“人下人”都是心理作祟的结果。“优秀的人”往往都觉得自己并不优秀,反倒是许多人偏偏要给某些人冠上“优秀”的标签,进而又为自己增添“自卑”以及“恐惧”等心理,让自己对“优秀的人”、对“与优秀的人恋爱”望而却步。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性格和生活的态度,个人认为从来就没有什么优秀与否的区别,对方是什么样的人,从来就不取决于对方,而是取决于你怎么看待对方。
一段告白的成功与否,从来就不取决于“你是否优秀、进而对方(是否对你有感觉)是否看得起你”,而只是单纯的取决于“对方是否对你有感觉”。
正如三毛回答荷西的那个问题一般:如果我不喜欢,百万富翁我也不嫁;如果我喜欢,千万富翁我也嫁。而如果是你(身无分文的穷人),我不仅吃得不多,以后我还可以少吃点。你看……爱一个人从来都与自己有关,而与对方是否“优秀”根本毫无关系。朋友,也别再自己折磨自己了,也别再为对方贴上什么优秀不优秀的标签了,也不用因为自己“不够优秀”而感到自卑、而觉得自己配不上对方了。爱就去说吧,对方爱不爱你,只与他(她)对你是否有感觉有关。你优不优秀,他(她)根本不介意!
“对爱情最好的态度是:(在你爱的人面前)不怯懦自卑、(在不爱你的人面前)不自作多情。爱你的人自然会爱你,哪怕前方千难万阻,他依然会坚定自己的内心。不爱你的人,你再好、再美、再漂亮、再有钱,也换不回他的一眼回眸……既然如此,你还有什么不敢爱的?爱了又为什么不敢说?结局若好,皆大欢喜。结局若差,也是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