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发、垮了、出家了……?被“贩卖”的90后焦虑可能是一种病
脱发、失眠,刷剧到三四点,感觉不到进步……你有这样的焦虑时刻吗?
第一批00后刚参加高考,第一批90后已从80后的肩上接过担子,逐渐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他们“秃了”“垮了”“出家了”,体会着“凌晨3点不回家”的心酸的同时,还被已经“走上人生巅峰”的同龄人“抛弃”。
对于这些网络爆款文章,有人直言被戳中,也有人质疑这是贩卖焦虑的套路。
那么,那些焦虑的90后们到底在焦虑什么?他们焦虑到何种程度?能辨别焦虑和焦虑症吗?
没有如果,追求什么也得活命吧
现在回想起那段日子,悠悠仍心有余悸。那时,她几乎每天都失眠,“想东想西,睡不着就刷剧到凌晨三四点,《甄嬛传》看了几百遍。”男朋友送给她缓解焦虑的猫也成了情绪“引爆点”,小猫爱在凌晨五六点刨猫砂,悠悠一被吵醒就容易生气。“我把它装在枕套里,像摇篮那样甩,它很害怕就会安静一会儿。”
从香港某知名高校硕士毕业时,悠悠大概没想到人生会到这步境地。她离开老家上海的安乐窝,放弃还不错的工作机会,实习一整年才进入某知名媒体,却面临领导的“刁难与排挤”。正式入职不到半年,她就跳槽去了同城另一家媒体,但见习期微薄的收入又让她一度“断粮”。
“要付房租、吃喝,还要自己掏钱出差。”悠悠回忆,每天都要计算点19元的外卖应不应该加个煎蛋,向同事借钱维系生活。另一方面,由于前后两家媒体风格不同,她写稿也不太顺利。“找不到选题,不知道怎么写,编辑不给我指导。焦虑到爆炸,当时掉了一堆头发,内分泌失调,月经都不来。”
在男朋友的劝说下,悠悠曾寄希望于写篇好稿,有个盼头。但这针“鸡血”只是短暂的,“一到写稿时就又开始焦虑,从白天折腾到晚上,抱着电脑一行字都敲不出来,不停怀疑自己。”最终,赶着截稿时间匆忙交上去的稿子又不太能得到认可。如果当时没有追求所谓的“理想”会怎样?悠悠不止一次想这个问题,“我不是没有能力做其他工作,追求什么也得活命吧?”坚持一年多后,她终于辞职回家。
考研失败后进入某互联网公司的潘雪仍在咬牙坚持,虽然她对这份工作不太满意,“机械、工资巨低,扣了五险一金只有2000元,可以干啥?”但正处于关键考核期的她曾被领导指出在工作中太偏执,她就更想证明“就算不够擅长也可以做好”。潘雪直言自己是焦虑一辈子普通,“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每天最开心是抓着手机钻进被窝
在北京做新媒体编辑的刘娜焦虑十几年了,“每天会有好几次觉得自己非常烂。感觉不到进步,一犯错就焦虑。”当焦虑突然袭来时,她会坐立不安甚至呼吸困难,此时她需要掐自己的手腕,“给自己一点刺激,把焦躁压下去。”精神状态很不好时,她还曾用水果刀划伤自己。最舒服的处理方式或许是逃避,“每天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夜里抓着手机钻进被窝,把社会的压力阻拦在被窝外,把烦恼和待解决的问题留到第二天。”
刘娜非常讨厌焦虑,她曾寻求专业的帮助,大学期间每年都会去一次校心理咨询室。“他们主要就是倾听,很难给出建议。(去那里)就是一种情绪发泄,感觉就跟哭一场差不多。”刘娜回忆,她曾遇到一位特别不称职的男老师,“心不在焉的,还好几次打断我,说话也特别高高在上。”
刘娜虽然没去医院和专业心理咨询室就诊过,但她根据大学的体验推断看医生“没用”:“靠谱的医生特别难找,遇到不靠谱的医生可能会让你更严重。另外,看心理医生好贵,负担不起。”
和心理医生交谈(资料图)
心理咨询工作室2400元/小时的报价就曾使悠悠望而却步,但当时焦虑已成“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她最终选择去更便宜的公立医院,花了不到300元。她反映:“公立医院的医生可能接触的都是重症病人,像我这种不算特别严重的,就静静地听我说完,没给什么建议。”
刘娜自称很早就意识到心理有点问题,这么多年一直把自己当研究对象。如今,她的精神状态比以前好多了,但她也认识到不得不和焦虑共处。“它就是在埋在我心里的一颗种子,我可能这辈子都没法摆脱它,但可以努力将它的影响降到最低。尽量找到一个平衡点,不要太被它困扰吧。”
数据:近几年看焦虑门诊的青年人越来越多
北京安定医院提供的2015-2017年焦虑门诊统计数据显示,受成立心身门诊分流影响,2017年的病人相比上一年有所减少,但2016年(12683人)较2015年(8572人)增幅达48%,其中15-28岁增加53%,29-65岁增加50%。
北京安定医院近年来的焦虑门诊人数和性别分布(以医生登录科室统计)
该院临床心理病房主任西英俊介绍,从该院临床上来看,焦虑症患病率比以前要高,且多发于青少年晚期和成人早期,14岁之前和65岁之后一般较少。他表示,焦虑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情绪,在某些情况下,适度的焦虑其实是有益的。当事情过去,焦虑便会消失。
潘雪很赞同这个说法,她有些庆幸自己处于焦虑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焦虑就已经向一切妥协了,这才是最糟糕的。”
不过,西英俊指出,如果焦虑发展到焦虑症的程度,往往会产生长期的不利影响。那么,要如何区分正常焦虑和病理性的焦虑症?他介绍,焦虑症可分为广泛性焦虑和急性焦虑发作两种形式,目前病因尚不明确。有观点认为,焦虑症与遗传因素、个性特点、不良事件、疾病等均有关系,这些因素会导致脑内神经递质失衡,从而造成焦虑等症状的出现。
西英俊(右)接受采访
广泛性焦虑和急性焦虑发病表现有所不同。广泛性焦虑患者可能出现过分担心、紧张害怕,且紧张害怕常常没有明确的对象和内容,伴有头晕、胸闷、心慌、呼吸急促等症状。急性焦虑发作是指患者突然出现极端恐惧的紧张心理,伴有濒死感或失控感,且有明显的胸闷、心慌、呼吸困难等症状,发作持续十几分钟到半小时不等。
什么情况下应该寻求专业的帮助? 西英俊提醒,如果焦虑情绪长时间弥漫、持续、强烈就要引起注意,这是判断是否就医的关键。另外,对生活、工作、学习是否造成明显的影响也是决定是否就医的一个标准。“大家可能对精神卫生专科医院有一些阻抗,但一个真正有力量的人,能够去接纳自己的问题,不断去跟人交流。”
除了和医生合作,西英俊还建议自己主动采取一些干预措施,“我们需要去丰富生活形式,培养兴趣爱好。还有一点特别重要——加强身体锻炼,这已经作为一线治疗方法被纳入心理疾病的治疗指南。大家可能觉得这是泛泛而谈,实际上这说明了大家对这个问题不重视、不关心。”
编辑:王洪春、许晨阳、孙雪
(除西英俊外,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更多独家内容,全新互动体验尽在“下文”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