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中国式婚姻的本质是互惠互利!
心理学上认为,婚姻是人际模型的混合物。婚姻关系中有,基因联系、亲缘联系、互惠关系。为什么两个陌生的人慢慢走到了一起?这里面是有一些交换关系的。你对我好,我对你好,但并没有血缘关系,首先建立了互惠的利他关系,而且这个关系的核心是合作。合作才能壮大共同的家,才能养育一个共同的子女,所以,他们是合作关系。
婚姻的基础也是一个合约基础,两个人签订了一份契约。这份契约是一份婚姻证书,它既是法律上的条约,也是心理上的契约,也就是说,两个人要用这个契约来共同遵守一个规范,这个规范就是我们将共同为我们的家庭而做些什么?有了这个规范的前提,我们才能在一起。
但是婚姻关系并不只是合约关系,还要往上延伸。当两个人有了子女之后,就开始有一个共同的基因。虽然夫妻双方没有基因关系,但是他们的孩子通过有共同基因就将两个人牢牢的拴在了一起。所以,两个人都会因为孩子是我们的基因而我们必然要为他好。至于给谁钱,不给谁钱,还要考虑到情感上的要素,两个人在一起生活久了,就更像亲人了,所以夫妻双方又有了一些亲缘关系的模型。并不是简单的只是一个合约,还有一个情感上和基因上的考虑,还有一个自私的基因,要为孩子多考虑,这就是婚姻关系。
正因为婚姻关系是由多层次关系组成的,所以在处理婚姻关系的时候,如果不是打算放弃这段婚姻,一般很少会选择去打官司,结果必定是赢了官司,输了感情。也不能完全只讲情感,而不顾情感的背后那些共同的心理和法律的契约。所以在婚姻这件事情里,必须得从多个层次来考虑。两人产生矛盾,要去分析清楚行为背后的原因。还需要双方进行更多更深入的个人谈话,才能了解行事的动机。
一个人了解自己的动机,动机就会被意识化。潜意识的东西意识化了,人们的驱力就会下降,做这件事情的动力性也会下降。那样就可能会改变他过去的动机,也许能让他更好的去为自己的核心家庭而服务。
第一种解决办法就是如果有机会,也是对中国所有家庭婚姻的建议,遇到问题寻找婚姻和家庭心理咨询师是一个科学和靠谱的选择。只不过这在我们中国还没有形成一种消费习惯,也没被大家所完全接受。但是对未来而言,这是一个选择,希望更多的人能接受这个选择。
第二种,要用中国式情商方法。中国人的情商是中国人不喜欢直接去处理事情,喜欢绕着路去处理事情。比方说我们中国人修的亭台楼阁、园林,都是没有直路的,这跟西方很不一样。西方的大院门一打开就直直的到厅堂里面去了。中国人不这样,必须要在门前设一个挡石板,或是用屏风挡住,不能让人直接就看到整个屋子。进来之后还要从旁边绕开,曲径通幽。
曲径通幽不是一个道路的选择,而是一个心理路径,说明中国人在心理上是怎么样接受一件事情的。绕过了曲径通幽之后,来到客堂,从客堂再绕过去,走两边才能到达他们家的主屋,这就是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特点。这就是中国式的情商。是符合我们中国文化心理的一种方法。但是一个人做选择,是多维度才能促使一个人做出一些改变的。所以,还有第三种方法。
第三钟方法恰好是针对我们前面提到的婚姻契约这个角度而言的。这个方法就是双方开诚布公:其实我们俩做的这一切当然是为了我们的家,我们的孩子,家里面产生的一切,都是家里的共同财产。我不会阻止你做什么,但是,我们应该商量着来,这才是一个家庭该有的样子。
中国人喜欢先礼后兵,先把中国式情商路径走通了,后面再去跟他提到才能更好地接受。不过记住,任何一件事,到了心理学这里我们用的往往都是软实力和软方法。心理学里往往只能让我们在两难选择中去选择一个合适的、多维度的方式,让事情尽可能变得更周全,这样才符合中国人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