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来就用的心理学,认知巴纳姆效应,控制自己的情绪
心理学是一门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一门让人变得更聪明的学问,也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问。不过,要想利用好心理学,必须有一个前提:你得了解心理学。正如我们常说的,要“行”,必须先要“知”。“行”和“知”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但是只有先“知”,才能后“行”。从这一点上来说,要想把心理学当成一种工具,拿起来就用。
——社群营销咨询【 白砖家】
拿起来就用的心理学,认知巴纳姆效应,控制自己的情绪在2000年前,古希腊人就把“认识你自己”作为铭文刻在阿波罗神庙的门柱上。然而时至今日,人们不能不遗憾地说,“认识自己”的目标距离我们仍然还很遥远。探索其原因,我们不能不提到心理学上的“巴纳姆效应”。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巴纳姆效应。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
爱因斯坦16岁那年,父亲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正是这个故事改变了爱因斯坦的一生。父亲说,一天他和邻居杰克大叔去清扫一个大烟囱,爬上烟囱,只有踩着里面的钢筋踏梯才行。杰克在前面,他在后面,两人抓着扶手爬上去,清扫完毕,下来时,杰克依旧走在前面,他还是走在后面。钻出烟囱,他们发现杰克后背、脸上全被烟灰蹭黑了,而他自己身上一点烟灰也没有,别人都笑杰克是个疯子。爱因斯坦听后和父亲都笑了。父亲笑完后,郑重地对他说:“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只能借助外界信息认识自己,掌控自己的情绪,正因为如此,每个人在认识自我时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干扰,迷失在外界环境中,把他人的言行准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从何人失去了自我控制的能力。“巴纳姆效应”指的就是这样一种心理倾向,其实每个人的情绪变化,都有一个准确的控制者,就是我们自身。情绪的掌控,在于自我调节,其实每个人的情绪都有喜怒哀乐的变化,只是心理健康的人善于调节罢了。
一位青年教师,这个人生性乐观,他单身的时候,与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只有七八平方米的房子里,有人问他:“那么多人挤在一起,连转个身都难,有什么可乐的?”他说:“许多朋友们在一起,可以交换思想,交流感情,这可是高兴的事啊!”过了一段时间,朋友们一个个都找了对象,搬出去了,屋子里只剩下他一个人,他依然很开心。别人又问:“你一个人孤孤单单,有什么好高兴的?”他说:“我有很多书啊!书中自有乐趣,在学校教书,在家看书,已经很不错了,书里有许多朋友呢!”
过了两年,青年教师也结婚成家了,一家人搬进了一座楼房里,他家住在一楼,整天上楼的人缕缕不绝,很不安静,又不安全,并且门口就是垃圾箱,可他依然很高兴。别人不解,又问他:“你住一楼,又脏有乱,有什么可高兴的?”他说:“你是不知道啊,住在一楼很好的,进门就是家,不用上电梯;搬东西很方便;有朋友来做客,进门就是了,很方便;而且还可以在门外空地上种花养鸟……”又一次,青年教师把一楼让给了一对老年夫妇,主要是他们腿脚不方便。教师同家人搬到了顶楼,顶楼夏天热冬天冷,而且爬起来很不方便,但他依然很愉快。旁人又不解地问道:“顶楼相比你的一楼差远了吧?“他笑着说:“呵呵,一楼有一楼的好处,顶楼也有好处,看书时光线好,楼高比较安静,每天上下楼可以锻炼身体,不错嘛……”
很多事情,换个角度,换个心情去看待,结果完全不同。由此可见,决定情绪的不是环境,而是心境。如果你选择的是快乐,那么快乐就会围绕在你的身边,如果你只看见消极面,整个性情就很难得到舒展。才貌双全的林黛玉,因其性格多愁善感,忧郁猜疑,最终积郁成疾,鲜花早落;三国东吴大都督周瑜,因为心胸狭窄,嫉贤妒能,被诸葛亮活活气死。与他们相反的却有很多掌控情绪的“圣手“。女作家冰心老人,一生淡泊名利,乐观向上,从不轻易发脾气,她99岁仙逝;北大教授,著名学者季羡林,如今年近百岁,依然喜笑颜开,不轻易动情绪;像文怀沙、南怀瑾这些很有修养的老人,都是心胸豁达,乐观大气。长寿者养生的关键,并不是在饮食锻炼方面有诀窍,而是会合理地调节情绪,不动怒,不动气,自然就少生病。
我们也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打破“巴纳姆效应”,掌控情绪,调节情绪,培养我们健康的情绪。
1、培养自己的幽默感
研究发现,在问题面前,经常运用幽默作为应对机制的人,健康问题就比较少;而运用痛苦发泄作为应对机制的人,健康问题相对要多。
2、增加快乐体验
增加愉快的经历,可以减弱消极情绪状态,而提高A型免疫球蛋白,提高免疫反应能力。这样即使有些不愉快的情绪,也会被快乐体验冲淡,不会过分左右个人的健康情绪。
3、学会适当地发泄
情绪需要舒展和发泄,对起伏的情绪不必也不可能一概予以抑制,应选择适当的方式,如运动、旅游、倾诉、谈心等,给情绪适当的发泄机会。有机会倾诉自己的不快,得到他人的安慰,能够极大地改善健康功能,并增强免疫系统功能。
4、从积极地角度看问题
就像上面的年轻教师,遇到问题,从积极面去看,不考虑消极面。很多从表面看令人生气或悲伤的事件,如果换一个角度,用另外一种眼光去看,常常可发现一些正面的、具有积极意义的东西。
5、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
果断地判断问题、分析事理,是优化情绪做好的方法,通过理性地疏导,个人判断力提高了,犹豫不决的不良情绪也随之消失,许多人闹情绪,都是因为判断力不准确,给自己带来的苦恼。事实上,现实生活中许多冲动举措,都是在情绪无法得到正常宣泄的情况下,采取了错误的判断造成的。
现实中,每个人都会产生不满的情绪,最终能实现、能满足的却并不多。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想着千方百计把情绪压抑下去、克制下去,而不让它发泄出来。但是,即使一个人能做到在压抑、克制,也只说明情绪从“显意识层”,转移到了“潜意识层”,这对人们的影响仍然存在,我们应该找正当渠道发泄出去。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就要即使调整自己的情绪,活在轻松快乐里才是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