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进手术间,孩子就被麻醉过去了,这是怎么回事?
周一的早上,手术室门口人员攒动。不只是患者家属,还少不少的医护人员围在手术室门口。
仔细看过去,原来突然增加了一个小儿急诊手术。
看到自己术间的患者还没有进来,我也跟着过去帮忙了。另外,也想学习一些麻醉经验。
虽然说自己已经是主治医师资历,但是非常汗颜的是,小儿麻醉确实是硬伤。一方面,和医院不是儿科医院有关;另外一方面,也和小儿得病率很低有关。因此,不只是我,看到有小儿麻醉,大家都会很感兴趣。
扒开人群,已经有几个同事过来帮忙了。
人群中,一个三岁多的小孩,正在那里“哇哇”大哭。
在他的眼中,这些人可能并不是来医治他的,而是坏人,因此在那里哭个不停。
三岁的孩子,可不是那么好骗的。好几次,护士都试图佯装孩子妈妈,但均被识破。谎称手术间内有玩具,可这个时候的他,玩具似乎没有了任何吸引力。
软的不行,只有硬来了。然而,强行抱进去,孩子势必哭得更厉害。如果那样,孩子很容易缺氧。另外,口腔分泌物增多,也会给麻醉带来安全隐患。
这时,主任说:就在这里麻醉吧。
听到这话,众人先是一愣,随即明白了主任的意思。
印象中,几个月之前就在手术室门口麻醉过一次,那次也是小孩。
为了保障安全,主任特别安排主麻医生在术间准备,他则在手术室门口麻醉。一旦孩子麻过去了,火速冲向手术间。在门口,也准备了口咽通气道、简易呼吸器以及血氧饱和度监测。
门口没有麻醉机,因此没办法使用更优化的麻醉方案——小儿吸入麻醉,只能采用静脉麻醉的方式。
一切准备就绪后,准备开始麻醉。
然而,小孩子哪能轻易就范。他似乎预感到我们要下手,一边死命地哭着、一边用眼睛环顾四周。
第一个难题,也是最大的难题,就是怎么把药推进小患者体内的问题。一旦推进去,我们就能掌控一切了。
麻药进入体内的方式有很多种:肺部吸入、静脉注射、滴鼻以及直肠给药等等。但最确切的,只有肺部吸入和静脉注射来得快。
吸入麻醉是不可能了,因为手术室门口没有麻醉机。因此,只能在静脉注射上想办法。
为了能让护士快速扎上点滴,有人负责吸引孩子注意力、有人用力握着孩子胳膊。
就这样,几乎是在强制性的情况下扎上了点滴。
看到点滴扎上了,主任迅速将麻药推进了血管。
几秒钟后,孩子逐渐停止了哭闹。
见此情景,护士抱着孩子撒腿就跑,直奔手术间。身后,一众人等紧紧跟随。
到了术间,主麻医生立刻为孩子面罩吸氧、并确认呼吸道是否通畅;与此同时,指挥大家给孩子连接监护仪。
主任这边,迅速抄起喉镜进行插管。
小孩子对缺氧耐受力低、容易反流误吸,种种因素决定了所有人必须团结协作,而早已没有了上下级之分。因此,大家都各司其职,做着自己能干的活。
很快,孩子的全麻操作完成了。
到了这一步,有了人工气道的保证,再看监护仪上正常的数据,大家终于放心了。各自散去,只留下主麻医生继续保障孩子手术的平安。
【温馨提示】点个关注,这里有大量专业的医学科普,为您解密手术麻醉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