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孩子生病,肿瘤外科医生的“硬核”奶爸,教你如何在线查资料

文 / 北大肿瘤王兴大夫
2020-01-07 16:54

我是谁?

我是一名肿瘤外科医生,我能拿起手术刀,切切切……

我也能抱着孩子,飞飞飞~

我其实几乎没有任何儿科临床经验,可这并不妨碍我成为一名硬核奶爸……

咱们上次说到:孩子生病究竟应不应该立刻去医院,作为父母,你所需把握的分寸在哪里?

那么,除了是否去医院就医,很多家长还有一个误区是:孩子病了,要不要上网查一下相关资料?

图片来源:Google


|| 查资料,要警惕“医学生综合征”

有一次,小宝发烧了,38.7°C,小宝妈被折磨得要死要活,跟我说要不咱赶紧去医院吧。我说没事,还可以观察。到晚上的时候,孩子体温升到40.2°C了,小宝妈问我,要不咱还是赶紧去医院吧。我说没事,吃点退烧药就行,我去买。

第二天, 小宝妈又问我,哎你说孩子是不是“手足口病”啊,你看这个那个都符合。过了一会儿,她又跑过来说,哎你说是不是衣原体肺炎啊,你看这个那个也都符合。我说烧个几天先看看,估计得烧个2-3天甚至更多一点时间才看得出来问题,现在也都是瞎猜。

小宝妈当然还是想去医院查查,因为她从网上查的那些症状,让她越查越害怕。于是我们一家几口数九寒冬就奔赴了医院,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也不是很高,又等了两天,疹子出来了——谜底揭晓:幼儿急疹。

于是小宝妈开始继续查下一步要怎么办。我有时候会说,能不能别查了,我虽然不是儿科专业的,但也请教了儿科的大夫。但是不行,小宝妈会说,那个谁谁谁可不是这么说的,那个大V很有名的,人家都是这么讲的……对于这种反应,我能理解,作为妈妈的你会特别想知道孩子到底怎么了,毕竟我不是儿科专业,不被信服也是很正常的。于是我就努力去研究了一下,小宝妈到底都在查些什么?

然后,我发现小宝妈首先会打开百度,然后被引入一些机构的推广当中,陷在里面走不出来。当然,百度的内容质量已经在逐步提升,那些乱七八糟的机构越来越少了,大部分的文章价值观也都相对科学。

但是这样无序的搜索,你会发现有一个非常关键性的问题,叫做知觉选择性,意思就是人只愿意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人们对某个问题都会有一个初始的判断,那么就会更多地去看与自己的预判更加贴合的答案,而忽略掉那些与自己的想法不一致的答案。

比如咱们开始的时候想看到香蕉,但却搜出来了一个苹果,那会就觉得“一定是我看的内容不够多不够全面”。但是如果想看的是香蕉,搜出来的也是香蕉,特别能印证自己的判断,就会感叹“我就知道是这样“。那么后面这种现象,其实叫做“医学生综合征”,这个在临床领域更加常见。

比如我上大学的时候,学了癌症那个章节后,就觉得自己的排便习惯一直不太规律,人也很瘦削,怎么吃都不长肉(这个估计很多人会很气)……那我觉得自己以后一定是要长结肠癌的,甚至可能已经长了例如淋巴瘤一类的急病!于是我就摸了摸自己的颈部,发现哇!真的可以摸到相当多的淋巴结啊,然后再对照书本上讲的“淋巴结的转移部位”,就觉得自己已经大概率得了淋巴瘤。

还有一次化学诊断课,大家互相抽血然后拿去检测。我发现自己的红细胞特别小,于是就赶紧去问老师,我是不是白血病了?老师白了我一眼说,你是脑子有毛病吧……其实不止是我,很多医学生都有这个过程。有很多同学上着课就去自己做CT和核磁什么的,结果发现很多疾病的症状描述出来,真的会和自己非常相近。

图片来源:创客贴

那么在养育孩子的过程当中,这种情况会更加常见。例如有些腹泻就是黄色的稀便,但是很多妈妈一看里面有一团一团的云雾状,就一口咬定这就是“蛋花样”便,然后再一看百度,哇塞这不就是传说中的轮状病毒感染么!确诊!然后再不停地回去翻网页,就会越来越认为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

这就是所谓的“医学生综合征”了。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是,你只是知道了诊断的过程,但因为你看到的病例数不足够多,所以缺乏鉴别诊断的能力。而诊断的意思则是,一个人因为出现了什么样的情况,所以考虑是某一种疾病。鉴别诊断的意思则是,一个人因为有什么样的情况(阳性体征),但是同时没有什么样的情况(阴性体征),所以不考虑是某一种疾病。

要知道,当一个人的知识储备非常充分的时候,才不会因为单一的几个特点就贸然下判断结论,而是会综合考虑这个病人其他方面的情况,才能让自己不会犯错误。也就是说他既有了油门,又自备刹车。但很多孩子的爸爸妈妈就是缺乏了刹车,才总会让自己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那应该怎么查才是最好的选择呢?

其实很多人会比较在意到底用什么平台来查,是百度,是腾讯,是头条,还是微博,或者公众号关注谁比较靠谱。其实在我看来,这些都是些次要问题。

因为平台的内容一直在变,甚至科学知识也时刻在更新,你最需要的,是具备基本的鉴别能力,能首先通过阅读一个文本,判断这个文本的内容是否是可靠、可信的。

如何来判断呢,首先要看一些基本元素。

a. 这个文章是谁写的,来自哪个医院,什么职称?通常意义上讲,三甲医院的主治医师级别以上会更可信一些。你可以通过了解这个医生到他所在的医院去就诊,甚至可以在“好大夫”上查询到他的出诊时间,从而明确他的身份是否真实。一些看起来就不像大夫的“老专家”还是别信了。

b. 文章是否有夸张的描述。例如治愈率100%。文章是否有打压其他医生的嫌疑,例如在某家医院治疗不好,却在他手下妙手回春。

c. 文章是否总说案例。比如某个案例他是怎么做的,结果特别好,这种往往会特别吸引眼球,因为如果你的情况和这个案例类似,那么就很可能会被他后面所说的“歪理邪说”带偏。要看文章是否用数据、文献、证据,哪怕是必要的逻辑来解释。

d. 文章是否动不动就推荐一些食物,器械,药物,设备等,而且还是带品牌的。这样的推荐会让人理解有利益往来,就不能全信。

我们举个例子啊

图片来源:某健康网站

例如这种,你首先找不到作者是谁,其内容只是因为硒对健康有好处,就推算出补硒可以预防肝癌的结论,然后又扯到了蘑菇含硒上去,旁边就立刻出现蘑菇提取物的链接。那么这种东西就完完全全不要相信。简单地说,越是吹得天花乱坠的科普,越是不可信。

咱们总结一下,为了避免医学生综合征,你可以这么做:

1、和儿科专业的人沟通。如果有儿科医生的朋友当然更好,要记住一线医生的意见永远大于互联网产品的价值。

2、对于自己无法判断的症状、体征等尽可能多拍照、多观察,动态地对待症状的变化。不要急于弄明白这症状究竟是什么病,而是逐渐去感受这个体征的变化。它逐渐变小,就说明没事,如果反过来逐渐变大,这时候就可以考虑就诊了。

3、在各种内容资讯平台上查询资料,未必能得到满意答案。对于知识,要抱着全面了解再做判断的态度,而不能贸然下结论。

图片来源:Google

作为一名医生,虽然我并不是儿科专业的,但有一些经过漫长培训所获得的思维模式,以及深耕医疗一线之后获得的体会,也希望在此与大家共同分享:

1.中成药的效果十分有限。一个秘而不宣的事实是,大多数中成药的回扣都较多,大夫可能会为了开药而开药,但患者不要为了吃药而吃药,特别是孩子。

2.疾病总有一个转移和发展的过程,医学上称为“转归”过程。出现问题时,家长不要因为不敢做决定,怕担责任,就一切都用“花钱找最好”的思维来解决。去大医院,挂最贵的专家,这些都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我本人遇到最多的情况就是——小宝发烧第一天爸爸说没事,第二天妈妈急了爸爸还说没事,第三天妈妈带小宝去了医院,大夫说没事开了点药回去吃,第四天小宝烧退了爸爸挨揍,妈妈说你看如果早去就不用折腾了。但其实疾病就该在第四天见好,你见的少,才会觉得是自己起到了转折作用。

3.网络查询不是不能用,但在查询过程中要时刻自我提醒,不要顺着定性思维去查询,大部分时候要批判性地去思考——到底这个科普作者能不能自圆其说。

4.「第一胎照书养」是大部分新手爸爸妈妈的策略,这是对的,因为你很难拿捏尺度。养孩子这个事情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本身并没有绝对的对错可言。所以尽可能地放轻松,比如一岁以内少盐,一岁以上适当加盐,本身就是针对一岁以内孩子肾功能不健全而设计的,口轻口重这事并不要太当真,孩子怎么都能活。

5.当孩子的行为触及到安全底线时,我会揍孩子几下让他去理解哪些事情绝对不能做。比如,不能碰电门、不能摸菜刀,至于什么撕书、扔饭菜、不睡觉、砸瓶子(养儿子说起来真是有点心力衰竭……)我就算有火也从来没发过,这是孩子的天性,这不叫错。

6.夫妻两个常说“没事儿”稳军心。遇到孩子喝了个烫水,被绘本划了手,身上长了包包等等这些事儿,虽然你很快就能找到这样的文章——“两岁孩童身上xx,没想到居然是这种病!”但是要知道这样的概率是相当小的,大部分人都并没有这个“运气”得病。因此不要过于恐慌地一家老小连夜奔赴儿研所,先给个两三天,或者几周的时间观察一下,如果有加重趋势再就诊也不晚。

敲了这么多的字,我想说明的无非就是这一点——我们之所以焦虑,要么是因为完全不了解,要么是因为了解得不够多,而当你充分了解之后,就会觉得一切都并不难。作为一名医生,在小宝妈看来,很多时候可能我既不近人情还不懂装懂,但是我也会让她遇事先平静下来,冷静地去思考。其实我们在养娃过程中所产生的焦虑,还是源于爱,以及对自己的不自信。

作为父母,我们要和孩子共同成长。所有的爸爸妈妈都无法十全十美,但是我们可以努力,让自己越来越好。

好了,说了这么多,放张飏总镇楼,祝愿大家的宝贝娃儿都能茁壮成长。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