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引发的病症,家长朋友赶快围观!
高度近视是指近视度数大于600度,伴有眼轴增长、眼底视网膜和脉络膜萎缩等退行性病变为主要特点的屈光不正。高度近视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其治疗和预防与一般近视不同。
在我国高度近视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表现为儿童学龄前期出现近视、近视度数进行性增加、眼底视网膜脉络膜病变逐年加重,从而产生许多并发症。因此,高度近视又被称为病理性近视、恶性近视、变形近视、进行性近视和遗传性近视等。
一、高度近视病发症高度近视的人群患病率很高,约1%左右。高度近视可发生很多并发症,大部分会致盲,是成人常见的致盲原因之一,在我国致盲性疾病中占第六位。其中的并发症有:
1、后巩膜葡萄肿:
发生率为77.1%。主要表现为眼球后极部向后扩张,视神经和黄斑周围视网膜变性萎缩,矫正视力下降。近视度数越高,后巩膜葡萄肿的发生率越高。
2、视网膜萎缩变性、出血和裂孔:
由于眼轴变长、后巩膜葡萄肿等因素,高度近视患者容易出现视网膜变性、裂孔,引起出血和视网膜脱离,导致失明。
3、视网膜下新生血管:
发生率5%-40%。表现为后极部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引起出血,影响视力。
4、视网膜脱离:
由于巩膜高度扩张和视网膜变性,高度近视患者出现视网膜脱离的机会比非高度近视患者高7-8倍。玻璃体液化变性玻璃体是无色透明胶冻状。当近视眼眼球增大,玻璃体却不会再增加,所以玻璃体不能充填眼内全部空间,出现液化,活动度增加,混浊,引起眼前黑影,诱发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脱离是近视眼最常见的并发症。由于近视眼眼轴伸长及眼内营养障碍,视网膜周边部常发生囊样变性、格子样变性等,变性区视网膜非常薄,极易发生穿孔,有的已经穿孔形成于性裂孔,再加上玻璃体液化、活动度增加,牵拉视网膜发生脱离。
5、黄斑性病变:
近视眼眼部血液供应差,视网膜缺血,视网膜产生一种新生血管生长因子,这些因子使视网膜下新生血管生长。这些新生血管管壁极薄,极易破裂出血,出血后形成黄斑出血。出血吸收后,新生血管可再破裂、再出血,多次出血后局部形成短痕,致黄斑变性,黄斑变性会永久性损害视力。
6、白内障:
近视眼眼内营养代谢不正常,使晶状体的囊膜通透性改变,晶状体营养障碍和代谢失常而逐渐发生混浊,视力逐渐减退产生并发性白内障。这种白内障发展缓慢,以核心混浊和后囊膜混浊为主。
7、青光眼:
合并开角型青光眼比正常眼多六到八倍,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及可疑青光眼的比例也明显高于其他人群。
所以,高度近视患者应该经常到医院定期检查眼底、眼压等,以便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近视发展较快的孩子应该做好预防措施,避免发展成高度近视。
二、高度近视的预防预防高度近视发展一般要做到以下几点:
1、连续近距离用眼的时间不应过长,注意合理用眼,避免过度用眼与不良视觉刺激;
2、积极参加户外活动;
3、平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劳逸结合,平衡饮食,合理营养等。
除以上几点之外,还要重视由高度近视引发的并发症的预防:
经常注意视力变化;注重眼部早期出现的任何异常现象,如闪光感、飞蚊症、视野缺损,视力进行性下降或突发下降,以及眼部酸胀,疼痛及夜盲等现象;必要时要进行其他眼部特殊检查。
三、可昼戴的MCT既然高度近视的危害如此可怕,那么有什么方法能够使患者远离高度近视并发症,不用担心致盲危险呢?答案是——方便有效的MCT技术能够助您摆脱这一系列烦恼。
MCT技术是一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眼科加视光学综合技术,包括全数字化的角膜塑形技术,以及视光学、眼科学的一些针对各种屈光不正的相关技术的综合应用。MCT技术可基于不同个体角膜全息数字化精细设计镜片、修正眼角膜弧度,通过夜戴昼取的方式,降低眼睛的近视度数,达成裸眼好视力。
值得一提的是,运用MCT技术设计的镜片也可昼戴。这种镜片同时结合了普通RGP矫正视力的功能与角膜塑形镜控制眼轴增长的作用。高度近视患者在白天佩戴时,既能享受清晰的世界,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被修正角膜弧度,起到有效控制近视进一步发展、预防并发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