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肺癌“战斗”到底 发现不吸烟、女性为中国肺癌新的高危人群

文 / 新民晚报
2018-03-23 13:16

与肺癌“战斗”到底 发现不吸烟、女性为中国肺癌新的高危人群

来源/视觉中国

新民晚报讯(记者 施捷)从创建新的诊疗规范、减少患者手术创伤,到形成基于分子分型与病理亚型的个体化治疗规范,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陈海泉教授领衔的团队历时10年,完成了“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外科个体化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获2017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陈海泉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基于社区早期肺癌低剂量螺旋CT筛查,定义“不吸烟、女性为中国肺癌新的高危人群”。他们在闵行区7个社区开展自然居住人群中肺癌高危人群的初筛研究。共筛查高危人群11332例,其中女性比例37%,不吸烟患者比例17%,平均年龄63.8岁。查出肺原发恶性肿瘤27例,患病率238/10万。其中81.48%是0-I期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平均年龄只有60岁。比较后发现男、女性患病率分别为168/10万和358/10万 ;吸、不吸烟人群患病率分别为159/10万和337/10万。以往的经验提示肺癌的高危人群多以老年、男性、吸烟为主,本项目组的研究却发现:女性、不吸烟人群是中国肺癌新的高危人群。

与此同时,项目组在国际上率先建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前诊疗规范,对早期肺癌术前检查流程和项目进行“瘦身”--即首先提出对选择性早期肺癌患者术前不做支气管镜和骨扫描等检查,建立新的诊疗规范,减少患者痛苦,节约医疗资源。比如,结合术前CT影像,临床诊断为T1N0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若肿块中包含磨玻璃成分,这类患者术前可不必接受支气管镜检查;临床诊断为T1N0患者的骨转移发生率不到1%,且患者明显具有年龄小、有临床症状、术前血清CEA含量明显升高等,因此可以仅在这类高风险人群中进行骨扫描检查,其余早期患者可不行骨扫描检查。

鉴于肺癌早期筛查不断普及,许多就诊患者均为早期微小癌,为能在手术中精准找到病灶位置,肿瘤医院于十年前在国内最早开展CT引导下的定位电视辅助胸腔镜肺小结节切除术,对肺小结节行术前精确定位,避免了术中创伤较大的肺叶切除。此外,对于那些浸润前肺腺癌患者,项目组创新性地提出根据术中冰冻病理结果指导个体化手术方案的选择,首次在国际上提出早期肺腺癌行亚肺叶切除的精确指征。

目前,复旦大学肿瘤医院胸外科微创腔镜肺癌手术比例超过70%, 浸润前期肺癌5年生存率100%。陈海泉团队项目成果已在全国20家三级甲等医院推广应用,每年服务患者超过一万人,节约医疗费用超2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