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子刊研究称,健康靠“自我感觉”不靠谱;平时身体贼好,也会突发心脏病或中风

文 / 中国循环杂志
2019-05-21 14:19

有些人会纳闷,自己平时身体挺好的,很注意饮食,运动规律,也不吸烟,怎么就得了心脏病或中风了呢?

近期JAMA子刊一项研究称,自己认为很“健康”,但实际上可能不是那么回事儿。

研究发现,在认为自己身体极好者中,约10%已有亚临床心血管病,但没有症状。这些人发生心脏病或脑卒中的风险较高。

因此,自我感觉和实际情况并不相符。

研究对45~84岁没有心血管病的6764位成人进行了13年的跟踪,其中12%为华人。

根据自我评估,健康状况分为极好、很好、好、差或一般四级。

分析显示,自我评估认为健康的人确实更“健康”,饮食健康,体力活动多,心血管危险因素也较少。

但无论是何种健康分级,四组人群均有半数已有冠脉钙化。

即使自我评估健康极好,只要有钙化,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还是增加了5倍。

当然由于危险因素少,自我评估健康状况好的人总体上心血管病风险较低。

在美国心血管病风险评分模型中,加入自我评估健康状况,不会提高预测价值。

作者认为,自我评估的健康状况尽管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但预测作用不如冠脉钙化。

理论上,与自我评估的健康状况相关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下图):

(1)可测量的心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

(2)社会人口学因素:民族/种族、年龄、教育程度、社会经济地位;

(3)对危险因素的控制:用药依从性;

(4)精神健康状况:抑郁和焦虑;

(5)社会因素:社交孤立、情感困境。

PM2.5,二手烟;

理论上与自我评估的健康状况和冠脉钙化相关的心血管危险因素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阜外说心脏”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阜外说心脏”,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经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荐,卫健委宣传司评选,“阜外说心脏” 系列节目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