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药:你最想知道的5个问题全在这里

文 / 护生堂呵护健康
2020-03-19 17:04

高血压一直是很多朋友的心病,特别是中老年人、肥胖者、长期饮酒者这几类人群,更容易出现高血压的情况,高血压不仅会损伤血管,损伤心脏,更会引起脑部疾病。

得了高血压怎么办?

高血压的危害比较大,长期高血压,随时都可能会让身体出状况。对于这种“无形杀手”,患者需要及时治疗。高血压也有分类型,治疗需要根据不同类型采取不同措施:

1、继发性高血压,通过治疗原发病,可能治愈高血压。

2、原发性高血压无法根治,需长期服药。

降压药的分类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口服降压药物主要包括六类,这些药物都有较好的降压疗效,但具体到每个病人身上,要根据其具体情况进行最优选择。

1、钙离子拮抗剂(CCB),也是我国高血压患者最常使用的一类降压药。即药名后带“地平”两字的,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等;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即药名后带“普利”两字的,如卡托普利、福辛普利、培哚普利等;

3、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即药名后带“沙坦”两字的,如厄贝沙坦、缬沙坦、坎地沙坦等;

4、利尿药:如双氢克尿噻片、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等。这类药价格较低廉;

5 、β受体阻滞剂,即药名后带“洛尔”两字的,这类降压药物在降压同时可以达到减缓心率的作用,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

6 、单片复方制剂,不同作用机制降压药联合,达到协同作用并减少不良反应,减少服药次数增加用药依从性,如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缬沙坦氨氯地平等。

吃降压药的5个误区

1.不测血压,凭感觉用药

有些患者认为自己没有不舒服就判定血压正常,停止服药,但这是错误的。

血压的高低与症状的轻重有时候没有必然联系。高血压一定要通过血压计来测量,不能凭感觉,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测量血压,隔两三天或每周测一次,根据血压高低情况使用药物。记住不能嫌麻烦凭感觉来估量血压。

2.认为血压正常就停药

很多患者在服用一段时间降压药,血压恢复到正常范围后,就自认为高血压已痊愈,不必再用药。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

高血压不能够完全治愈,只能通过治疗控制,所以即使血压暂时被控制住了,也要时刻关注测量血压,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情况调整用药。

3.认为血压降得越快越低越好

某些患者认为当自己血压升高时就应该在越短时间越快把血压降下去才对。这是错误的想法。

一般情况下除非高血压发生急剧升高,陷入危险状态才需进行快速降压。而平常高血压治疗需缓慢降压,一般用药时间4-12周后会比较理想。血压如果下降太快,有时候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4.自行用药

有很多人知道自己患上高血压后,不按医嘱用药,而是听信广告或者按药店店员推荐使用药物,又或者道听途说,看别人用这种药好自己也跟着买,还有就是盲目相信越贵的药效果越好。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还有一定的危险性。

因为降压药种类很多,每种药物降压机制各不相同,都有其适应证,也有不同的副作用和禁忌。谨遵医嘱才是正确做法。

5.只吃药不知改正不良习惯

一部分高血压患者认为治疗高血压只需吃药。但是实际上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做支撑,吃药只是治标不治本,药物加上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事半功倍。

总的来说,降压药的副作用是比较小的,服用都是比较安全的,但是依照医生的指示用药才是最妥当的做法。

服用降压药如何降低副作用风险?

1.小剂量开始,必要时联合使用

每个人对降压药的敏感性不同,以小剂量开始给药可以防止低血压的发生。对于一种降压药物控制血压不佳的情况,通常需要联合使用降压药,这样2种药物不必加大剂量,避免因为剂量加大导致副作用风险增大,而同时又能保证疗效。

2.选择长效制剂

如地平类降压药缓释片等,一天只需服用1—2次,病人依从性会大大提高。再次是联合用药,可以增强降压效果,避免大剂量使用某一种降压药所产生的不良反应。

3.个体化用药

每个病人的病理生理特点不同,需要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例如糖尿病或者高尿酸血症患者可优先选用硝苯地平、普利类药物,尽量避免使用噻嗪类。而有哮喘病或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就要谨慎使用洛尔类及其同类药物,以免诱发哮喘发作,加重呼吸困难。

漏服降压药看药物种类补服

▶有一些高血压患者,在自己漏服药物之后,要马上补服,其实这种情况是对的,因为是否决定补服和降压药种类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是长效降压药,在72小时之内是完全可以不补服的,因为血液中依然存在着药物,这些药物也可以控制血压。

▶如果是短效降压药,漏服还是应该马上不服的,不过晚上服用漏服的时候,是不需要补服的。

温馨提示:高血压患者是否需要补服,还是要看药物的种类,如果拿不准的话,要寻求医生的帮助。降压药不存在耐药性,所以最好不要擅自的更换药物,服用降压药有很多注意事项,希望各位高血压患者能够由此了解,使血压控制的更加的稳定。

声明:此文仅作为科普知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