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多发,究竟是什么原因,中医给出这些建议

文 / 丽丽说健康小知识
2021-01-04 19:52

最近无论是到医馆来的,还是网诊的糖尿病患者很多:有糖尿病才发现的,害怕产生并发症来预防调理的;有糖尿病已经很多年,一直在用降糖药、胰岛素控制血糖,想要中药控制的;还有一大部分人已经得了并发症,而且治疗效果不佳,而且在治疗上一拖再拖,导致病情极其严重的,还有的人糖尿病足,每天是成宿成宿的睡不着觉,疼的不行,脚趾发黑已经逐渐往脚掌内蔓延,即将面临截肢的。当然还有眼病,年轻一点的患者视力模糊,眼底出血,很多老年患者,已经患有青光眼、白内障,还有一些人几近失明...

每每看到这样的患者,我都是非常的惋惜。为什么惋惜啊?因为糖尿病虽然是终身代谢性的疾病,完全治愈很难,但是本来只要治疗得当,预防得当就能高枕无忧的疾病,就是因为很多人对糖尿病医疗知识的匮乏,不管不顾也不注意预防,最终形并发症,不但忍受这肉体上的痛苦,还有饱受精神上的折磨,甚至危及生命。所以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更是重中之重。

糖尿病在中医上也被叫做“消渴症”,中国也是最早认识糖尿病的国家之一。关于糖尿病的病因,中医学认为与体质因素、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倦过度、外感邪毒、药食所伤等有关。饮食不节,可内伤脾胃,内生湿热、痰火,或导致胃肠积热,内热伤阴可发生消渴病;同样,劳心过度,可以暗耗阴血,劳房过度,可以耗伤肾精,也导致消渴病发生。体质因素是发病的内因,饮食失节等是发病的外因。

患消渴病者,阴虚内热,津液亏竭,渴饮无度;热伤胃阴,消谷善饥,肌肤消瘦;肾精亏虚,尿量频多。而且由于久病入络,气阴两虚、阴阳俱虚以及气滞、痰湿、痰火、湿热等,均可导致血瘀,特别是全身脏腑器官络脉瘀结,于是就成为糖尿病多种血管神经并发症特别是微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所以我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主要以整体治疗为主,以肺、胃、肾三脏为根,因为肺燥津伤,津液失于敷布,则脾胃不得濡养,肾精不得滋助,脾胃燥热偏盛,上可灼肺津,下可耗伤肾阴,肾阴不足则阴虚火旺,亦可上灼脾胃,终至肺燥、胃热、肾厥,故“三多”之证常可相互并见。病变的脏腑主要在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三脏腑之中,虽可有所偏重,但往往又相互影响。

我用一个病例来讲,我之前接诊的一位糖尿病患者,发现糖尿病已经4年,曾短期应用胰岛素2个月,长期口服甲苯磺丁脲等西药,血糖长期持续在9.4-16.7mmol/L。1年前发现左半身麻木,不出汗,日渐加剧,后来经常出现手指拘挛及腓肠肌痉挛。口渴尿多,时好时坏,食欲差,饮食控制尚好,平时总感觉气短,四肢乏困,头晕目眩,形体消瘦,面色苍白。舌淡苔润有紫斑,脉濡细而涩。这个情况在西医上诊断为糖尿病并发症导致的的周围神经顿病变,中医上讲是消渴症,辨证主要是气虚血瘀,所以治疗的方式就是双补气血、通行营卫。所以当时我以黄芪、人参补气,熟地黄补肾养阴,茯苓白术补气化湿,当归补血行血,川芎祛风行血,芍药敛阴行血,桂枝温阳、薏苡仁化湿。服药25剂后,复查血糖8.6mmol/L,尿糖(+-),右半身已经正常出汗,手足拘挛问题改善改善,偶尔有麻木,又辨证组方服用24剂药,血糖降至7.8-8.3之间,口渴尿多症已经消失。

通过病例可以看出,糖尿病是一种病及多个脏腑的疾病,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且阴虚内热,耗津灼液,亦使血行不畅而致血脉瘀滞及阴损及阳。因此我常说一句话就是,不要为了降糖而降糖,在治疗上如果只注重降低血糖,可能会导致疾病的误诊和误治,最终还是无法阻止并发症的发生。只要掌握合理的治疗方案,精准的辨证才能更好的治疗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