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真实世界研究正在取代传统临床试验

文 / 健识局
2018-09-11 18:59

在近日(9月6日)召开的2018医学事务领导人高峰论坛与CMAC2018——“洞见医学,数赢未来-第三届中华医学事务年会”上,《真实世界研究实践专家共识》发布。

《专家共识》明确,真实世界研究对临床问题的研究,即运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在真实无偏倚或偏倚较少的人群中,对某种或某些干预措施( 包括病因、诊断、治疗、预后及临床预测等) 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研究。

分析人士认为,这一研究方法将推动真实世界研究在实践层面落地,进而引发临床试验模式的颠覆性变革。

参与支持撰写《专家共识》的零氪科技,也得到了业界认可,在大会的CMAC“医学最佳数字化解决方案”评选及年度颁奖盛典上,获得“最佳真实世界研究解决方案奖”,获奖案例以壁报形式在会议现场为参会者展示。

去年10月,国务院发布鼓励药械创新的“36条意见”(《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极大激发了药企研发新药的热情。但,随着而来的是实际操作层面的问题,特别是临床试验机构的不足。在一致性评价、上市后再评价等工作同时开展的情况下,这一问题日益突出。

据RDPAC科学与药政事务高级总监闫慧介绍,“目前我国药品临床试验的平均启动时间约为14-20个月,美国整体需要6至9个月时间,韩国仅需要4至6个月”。

甚至有业界专家直言,临床研究的能力和资源问题若得不到及时解决,将至少延缓中国创新药产业发展进程5到10年。

为此,原国家食药监管总局还于2017年10月27日发布了《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提出临床试验机构由资格认定转变为备案制的细则,为临床试验“松绑”。与此同时,真实世界研究也被认为是解决之道。

业界认为,基于大数据以及方法特质,真实世界研究首先可以避免传统RCT(随机对照试验),由于标准判断不准而影响招募合格患者,进而影响入驻速度的问题,使招募试验患者速度更快,同时对入驻试验的患者信息的掌握更加全面。

其次,真实世界研究还有助于新的小分子、新靶点、新适应症的发现,也就是说,“会帮助我们缩短整个发现新的机会的时间”。 阿斯利康中国副总裁、医学事务部负责人康志清说:“比如我们知道最新的治疗糖尿病的药,就会发现它对一些心血管疾病、心衰病人带来了很多获益。这就激发了我们再去投入研究。”

真实世界研究在国内才开始起步。

今年8月3日,由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肿瘤医学部主委吴一龙教授牵头组织相关专家撰写的《真实世界研究指南》正式发布,为真实世界研究提供了一个整体的原则指导意见。一个月后,由零氪科技参与编制,针对RWS实操性问题的解决之道——《真实世界研究实践专家共识》发布。

据支持撰写方零氪科技的联合创始人、首席临床运营官李丽平表示,以前大家不注重真实世界研究,是因为数据获取比较困难,比如流行病学调查花时间特别长,要去做问卷,覆盖那么多地区;而现在技术手段已相对成熟,业界也将更加去重视真实世界研究。

对于业界反响较大的临床机构紧张问题,李丽平表示,其本质并非机构不够,而是做RCT研究,机构需要排队先过伦理,耗时长。这个问题国家已有政策,地方正在落实。但须注意,与RCT不同,真实世界研究针对上市后药品,不一定要在机构完成,只要规范地收集数据,并不涉及伦理,也可节省时间。

从世界范围看,真实世界研究已被寄予厚望。

2016年12月,美国原总统奥巴马终于签署了21世纪治愈法案(21st Century Cures Act),其中多项关于放宽审评标准、加速审批的条款,特别是批准了利用“真实世界证据”取代传统临床试验进行扩大适应症。

早在2011年,英国制药工业协会已明确提出真实世界证据与随机对照试验证据是相互补充的关系,两者在“证据等级”中处于平等地位。

虽然,随机对照试验仍是药品市场准入的金标准,关于真实世界研究仍有争论。但,不争的事实是,真实世界研究正在真切改变临床研究的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