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中医在身边|徐旭英:发挥中医外治优势,愈疮疗疡解患者苦楚

文 / 中老年健康讲堂
2021-11-16 18:15

名中医在身边

今年我院26名医师分别荣获“首都名中医”、“优秀名中医”及“首都中青年名中医”称号。王国玮、王笑民、王萍、王麟鹏、刘红旭、刘清泉、许昕、张声生、金玫、姚卫海、董子亮、程海英12位专家荣获“首都名中医”称号,王玉光、毛克臣、曲剑华、杨国旺、张捷、郑军、滕秀香7位专家荣获“优秀名中医”称号,王桂玲、刘宝利、李彬、张苍、赵文景、徐旭英、徐春军7位专家荣获“首都中青年名中医” 称号。(以上各项名单均以姓氏笔划为序)

“名中医”是首都中医药系统的先进典型,他们刻苦钻研,勤求古训,博采众长,不断创新,无私传授独到的学术经验,积极培养学术继承人,努力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传承着以燕京医学为代表的中医药文化。

今天继续推出“名中医在身边”专题,系列报道我院“首都名中医”、“优秀名中医”及“首都中青年名中医”,以此向他们致敬,向他们祝贺!

首都中青年名中医——徐旭英

徐旭英,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疮疡血管外科主任,中医外科教研室主任,首都医科大学血管外科学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学临床学系副主任。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四批学术继承人,首都中青年名中医。卫生部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重点学科(外科)负责人。吕培文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北京市“3+3薪火传承”王玉章、房芝萱名医研究室负责人。北京中医药学会外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常委。

传承精华 发挥中医外治优势

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外科专业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二十余年,具有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系统掌握现代外科医学进展,对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能较熟练地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施治,临床疗效确切。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周围血管病,尤其擅长治疗周围血管病、慢性皮肤溃疡、糖尿病足等疾病。

糖尿病足为外科疑难重症之一,曾有位中年男性患者,糖尿病史多年,伴有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左下肢重度缺血,糖尿病足(wagners’5级)诊断明确,左足混合性坏疽,血象、CRP水平居高不下,尝试中西医综合保守治疗后,缺血难以改善、感染难以控制,如果不积极行血管再通及手术治疗,不但患肢难以保留而且会危及生命。鉴于患者全身营养状况差、低蛋白血症,缺血坏死范围不断延展,经多次会诊讨论认定目前肢体缺血为首要矛盾,先行开通左下肢股动脉血供,考虑局部引流不畅、感染控制不佳,再次切开引流并行截趾术,局部予我院自制朱红膏纱条及回阳生肌纱条交替外用,以化腐、回阳生肌,并充分引流。辅以中药益气活血、利湿通络,历时3个月伤口痊愈。

博采众长 潜心科研

师从周围血管病专业国家级名老中医陈淑长教授,疮疡外科专业国家级名老中医吕培文教授,小儿外科专业国家级名老中医“京城小儿王”王应麟教授,继承、发扬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并加以创新提高。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十病十药”等国家级及省部级、局级等30余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于核心期刊发表文章100余篇;主编论著6部。获得中华医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华夏医学及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各一项。

薪火相传 惠及基层

从事中医外科临床教学工作25年,课堂教学工作20年。承担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临床医学院及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本科生临床课课堂教学工作;承担北京中医药大学七年制第二阶段指导教师;承担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临床医学院及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北京中医医院留学生、进修生及社区医师的授课、临床实习、见习、带教、培养工作;承担市级、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卫生部好医生网站等的授课任务。

响应国家、北京市及医院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号召,以房芝萱、王玉章、吕培文北京“3+3”工作室站为依托,积极开展河北三河、衡水、廊坊以及北京顺义、怀柔等地的医疗下乡、扶贫、援助工作:围绕总体建设目标,创建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平台,并以出版著述的形式,系统整理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在网页、微信公众号上创建以“生肌三法”为指导原则的特色服务平台,以“糖尿病足”和“慢性皮肤溃疡”这一中医外科优势病种为切入点,立体、生动呈现一代名医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