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具体讲讲四种放化疗副作用:厌食、便秘、疼痛、疲乏
一位患者是结肠癌,刚手术,私信说自己马上就要化疗了,看到同病房的一个患者在化疗后呕吐的特别厉害,自己非常担心,甚至产生了很严重的抵触情绪。
其实不只是这位患者,很多人都一知半解,这些副作用都是怎么发生的?有什么危害?中医如何治疗?我们今天先选择四种副作用,具体说一说。
原因:
其一:肿瘤组织本身分泌的物质有时可抑制食欲;
其二:放、化疗的副作用也可引起厌食,尽管止吐药可控制呕吐,但无法减少厌食和促进食欲;
其三:消化系统肿瘤本身影响消化功能的正常运转,如肝癌、胰腺癌等患者常有厌食现象;
其四:肿瘤合并感染,抗生素的应用可杀灭消化道正常细菌,使消化能力下降,也可引起厌食;
其五: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如发热、疼痛、腹水、颅内高压等,都可引起厌食。
厌食的危害:
迅速生长的癌细胞使人体消耗增多,而厌食的癌症患者因进食量锐减,引起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摄入不足,如不及时补充营养,短期内体重即会直线下降,促使机体免疫功能减低,加速病情恶化。所以,安排好癌症病人的饮食对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厌食的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厌食是由于脾胃虚弱、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原因造成的脾胃运化受损、气机升降失调。我们临床中常采用神曲、山楂、连翘、茯苓、陈皮、鸡内金、炒白术、枳壳、焦槟榔、厚朴等药物健脾和胃、消食导滞,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食欲。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山楂丸、保和丸、木香顺气丸等中成药,对改善某些厌食也有一定作用。
便秘的原因:
其一:肿瘤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其体质衰弱,尤其晚期肿瘤患者呈消耗衰竭状, 加之放、化疗副作用,易引起气虚及阴血亏虚而致便秘。
其二:为药物因素,对于恶性肿瘤患者与便秘有关的药物主要包括镇痛药、化疗药和止吐药,服用阿片类止痛药物的患者便秘发生率接近100%;具有植物神经毒性的化疗药物均可引起便秘,甚至麻痹性肠梗阻, 最常见药物为长春碱类;恶心、呕吐是化疗过程中最常见、最早出现的不良反应,化疗时为了防治恶心、呕吐而常规应用5-轻色胺受体拮抗剂等止吐药,可抑制胃肠蠕动导致便秘。
其三:长期的病痛和精神的折磨使患者食欲降低,加上食物精细、缺少纤维素, 使正常的胃肠蠕动和吸收功能受到抑制而导致便秘。
便秘的中医治疗:
根据我们的观察,临床中肿瘤病人的便秘多为脾失健运,气阴不足。肿瘤患者放、化疗后致脾胃虚弱, 气阴不足,气虚则推动无力,使大肠传导失司;阴虚使肠道失却濡润而引起便秘,而气虚、阴虚往往同时并见。因此,我们在临床中常用生白术、枳实、火麻仁、肉苁蓉健脾益气、润肠通便,便秘严重的情况下也可以配以少量的番泻叶。
疼痛的原因:
①因实致痛,由于病邪滞于脏腑、经络或气血而致的实性疼痛,即古人云:“不通则痛”。
②因虚则痛,由于久病气血亏虚,经络失养,脏腑亏损而致不荣则痛。“脉泣而血虚,血虚则痛”。但其病机变化并非单一的气滞血瘀引起的经络阻塞或气血不足而致经络失养,往往虚实夹杂,在正气内虚的基础上产生。
疼痛是晚期肿瘤患者最常见症状之一。50%~80%的癌症患者有程度不同的疼痛,晚期患者更高达60%~90%,约有30%的患者临终前严重的疼痛得不到缓解。
癌症引起的疼痛可分5种:
①与肿瘤直接相关的疼痛,约占78%,如肿瘤浸润、侵犯血管、神经、骨骼及邻近脏器等;
②与癌症间接相关的疼痛,约占6%,如癌旁炎症、病理性骨折、空腔脏器的穿孔、梗阻以及作为癌症非特异性表现的骨关节病的剧烈疼痛等;
③与癌症治疗相关的疼痛,约占8.8%,如手术后引起的脏器组织粘连,化疗引起的黏膜损伤,放疗引起的神经纤维变性等;
④与癌症无关的疾病所致的疼痛,约占7.25%,如骨关节炎、糖尿病引起的神经性疼痛等,严格来讲不属于癌性疼痛的范畴;
⑤精神性疼痛。患者由于恐惧、焦虑,增强了对疼痛刺激的敏感度。此因素常与其他因素共同作用,单纯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疼痛罕见。
疼痛的危害:
疼痛不但限制活动、减少食欲、影响睡眠,在心理上也会压倒患者,当疼痛加剧时,患者会产生焦虑、抑郁甚至自杀。
疼痛的西医治疗:
三阶梯癌痛治疗方案,即第一阶梯轻度疼痛给予非阿片类(非甾类抗炎药)加减辅助止痛药。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双氯芬酸盐、布洛芬、芬必得(布洛芬缓释胶囊)、消炎痛、吲哚美辛等等。
第二阶梯中度疼痛给予弱阿片类加减非甾类抗炎药和辅助止痛药。如可待因、曲马多、奇曼丁(曲马多缓释片)等等。
第三阶梯重度疼痛给予阿片类加减非甾类抗炎药和辅助止痛药。常用药物有吗啡片、美菲康(吗啡缓释片)、美施康定(吗啡控释片,可直肠给药)等等。
西医治疗疼痛的副作用:
止痛药物存在许多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可能导致或加重胃溃疡和上消化道出血,阿片类药物抑制平滑肌导致便秘、恶心呕吐、腹胀等等,患者不能耐受,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下降,因此很多患者求助于中医中药。
中医治疗疼痛的效果:
中药在治疗癌性疼痛中确实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可以大大缓解疼痛,减少止痛药用量甚至可以完全不用止痛药。中医治疗癌痛有内治和外治。
临床资料表明:中药对癌痛有肯定的疗效。从中西医对比看,中药止痛虽不如西药迅速,但中药作用持久,无成瘾性,使中药止痛比西药止痛更具前景。另据实验研究证实:中药可提高痛阈值,减少机体对不良刺激反应程度的作用,可以改变精神内环境来减轻疼痛的发生;中药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组织血氧灌流,防止血液的高凝状态及瘤栓形成。
中医治疗疼痛的原则:
中医认为痛则不通、瘀血致痛、毒蕴痛甚、久病入络、不荣则痛。提出了“以通止痛”“虚痛当补”“治络止痛”“解毒止痛”“活血止痛”等治疗法则。
表现形式:无精力、虚弱、懒散、冷漠、思想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沮丧等,同时还伴随相关症状,如疼痛、焦虑、抑郁、恶心、胸闷、睡眠差等。
病因:导致癌因性疲乏的相关因素有许多,如癌症治疗、贫血、药物刺激、恶液质、代谢障碍、心理不适、睡眠障碍、疼痛等。
中医治疗:中医认为疲乏是指精神困倦、肢体懈怠的一组症状,多以虚证表现的特点为主,如气短懒言、神疲倦怠、心悸自汗等,是由于五脏虚损,气血不足所致,治疗中以补气养血为主,药用黄芪、人参、仙鹤草、枸杞子、当归、川芎、紫河车、阿胶、鹿角胶等。我们在临床观察中发现,通过辨证论治常可使一些无明确原因的疲乏得到改善,服中药后尽管疲乏改善的起效时间不同,但多数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同时睡眠、食欲、体力、情绪等症状也得到相应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