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经典中医电影电视剧都是哪些?

文 / 融媒
2019-08-05 19:18

十大经典中医电影电视剧都是哪些?

文/图:惟一堂

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2018年10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中医纳入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为影视艺术的创造提供了良好的素材。热忱中医事业的人士,搜集整理了近年来跟中医有关的十大经典电影,分别是《天下第一针》、 《医痴叶天士》 、 《苍生大医》、《黄连厚朴》、《精诚大医》、《刮痧》、《李时珍》、《乱世郎中》、《神医扁鹊》、《华佗与曹操》。十大热播电视剧有《大宅门》、《神医喜来乐》、《大长今》、《大国医》、《本草药王》、《大明医圣李时珍》、《医神华佗》、《大清药王》、《医者仁心》、《推拿》。

其中,对针灸学影响最大的一部电影,首推电影< <天下第一针》。影片讲述了北宋年间著名针灸学家王惟一奉旨铸造针灸铜人,历尽艰辛,终有所成。影片格调朴实,演员真情演绎,王惟一的医德、医术和认真、执着的精神让人折服。< p>

影片中,王惟一迎娶亳州才女为妻,身为亳州女婿,经常回到亳州省亲。他对亳州地域文化格外推崇,尤其是华佗的针灸医学思想,更是让他沉浸其中。因为医术高超,遭到排挤,被翰林医官院辞退后,王惟一陷入了迷茫。陪夫人回家省亲时,研悟华佗的医学思想,历经多次失败,最终成功制造两座针灸铜人,开启了人类针灸史上崭新篇章。

在影片中,王惟一积极探索扎针治病的奥妙和精髓,学以致用,凭借对扎针穴位的超然见解,在太后、贵妃、皇后等权势人物危在旦夕的时刻,妙手回春,将她们从生死边缘拯救回来。尤其是用针透过贵妃肚子扎胎儿的虎口的情节,更是让同样身为“天下第一针”的老院长惊叹:天外有天,山外有山。

王惟一跟随妻子回亳州省亲,在大街上看到民间医师为病人扎针治病,但扎针的穴位位置却跟医书记载的不一样。通过认真观察,王惟一得出了人体穴位应该按比例选取的结论。有想法了,立即实施,王惟一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医学教学,着手建造针灸铜人。通过检验考生扎针效果,可以准确的判断考生的能力和水平。

在皇宫里面,当皇后难产时,皇上与太医院的几位太医在门外紧张讨论,老院长故步自封,一味的尊崇古代文献,严格效仿,不愿意作出丁点改动,王惟一力排众议,根据自己平时治病的经验,指出古医籍中也存在不足之处,并作了适当改动,从他们分别给皇后开的处方不难发现,王惟一的选择是对的。

在影片中,王惟一与太医院院长对真理与价值的追求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为了探求真理,王惟一毅然决然放弃很多价值追求,为了做针灸铜人,不惜砸锅卖铁散尽家财,不惜放弃荣华富贵而潜心研究医学。而太医院的老院长却故步自封,只懂得照本宣科,传承旧制,为了升官发财,一门心思讨好皇上、太后。因为错误的价值观,最终受到严惩。

妙炙神针治群黎疾病,琴心剑胆保苍生安康。无论是实践与认识,还是真理与价值,王惟一都是中医传承者学习的榜样。希望立志传承弘扬中医文化的人们能够学习王惟一的高贵品质,为祖国医学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中医非遗传承永远在路上,何氏面瘫公益传承奉献微薄之力”。 秉承“不轻传,诚者主动传”面向全国乡村医生伸出橄榄枝,免费指导乡村医生医疗向中医诊疗转型,减轻农民看病负担。

惟一堂创始人何传义,中共党员,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酷爱中医,何氏面瘫外治疗法代表性传承人,毕业于河南中医药大学。他扎根基层服务百姓20余载,由于治疗面瘫方法独特,疗效确切,特点为:不吃药、不打针、不输液、不针灸、不住院、随治随走,2010年被卫生部授予“全国优秀基层中医师”。他面向全国公开传承弟子,打破了历年来中医传承“传长不传幼,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枷锁,2016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传承条件: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医传统绝技为使命。

传承亮点:临床实战培训班,由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何氏面瘫外治疗法第六代传承人何传义传承何氏面瘫外治疗法、冬病夏治三伏贴、定位取栓预防脑梗塞心肌梗塞、火针治疗疑难杂症、王惟一长效针灸治疗各种慢性病。

传承形式:实际操作,现场指导。教室空间有限,为确保传承掌握技术,需提前预约,谢绝空降。

传承地点:开封市鼓楼医院 开封市鼓楼区自由路中段

北京菩真堂中医医院 北京市海淀区田村路田村路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