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曾被称“帝王病”,如今却如此普遍,这一类人尤其要当心

文 / 小道经方
2018-08-28 14:03

【导读】

尿酸偏高、拇指麻痛、脚趾剧痛、关节红肿、痛苦难言……不用说,痛风病已经悄袭上身了。,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将相帝王都患有痛风,故痛风又称为“帝王病”,也因此一直被视为和“酒肉”有密切关系的富贵病。

然而每逢节日假期过后,痛风病人特别多,痛风和饮食到底有啥关系??

咱们中医对此有什么不一样的观点吗?


痛风为啥是“帝王病”?


痛风素来被称为“帝王病”,在历史长河中,有不在少数的达官显贵都患有痛风,有的甚至被折磨致死。在这其中不乏帝王和名人,如亚历山大大帝、腓特烈大帝、歌德、莫泊桑、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和米开朗琪罗等。13世纪上叶的法国在近半个世纪中,有十几位国王罹患痛风,如路易七世和路易十六等。


而在中国古代,为痛风所苦的人也数不胜数。忽必烈,成吉思汗的孙子,也是元朝的首位皇帝,他是蒙古民族光辉历史的缔造者。但是晚年的忽必烈也饱受痛风的折磨,爱妻察必与皇太子真金先行离世,使他悲痛不已,为了寻求心理上的安慰,他享用了更多的美食与醇酒,过度的饮酒使他的痛风症状加剧,最后黯然离世。



这里内在的原因是什么?是什么原因让痛风与帝王将相名人相联系?痛风名单上还有很多名人:但丁、司汤达、莫泊桑、米开朗琪罗、牛顿、达尔文、马丁·路德·金,而在现代也有不少名人身患痛风,李登辉、李开复、汪涵、金城武,吴奇隆等都有患有痛风。


帝王将相名士,痛风偏爱乎?过去享有特权的人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美食、过度饮食,所以他们较普通人更容易得上这样的病症,而现代的情况则大有漫延之势。


为了走近这个问题,我们先弄明白痛风到底是怎么来的?


痛风是怎么来的?


痛风的发生是因为体内嘌呤代谢异常导致的,嘌呤在人体中代谢的最终产物是尿酸,当尿酸合成过量或者排泄受阻时,体内的尿酸含量会升高,当尿酸浓度超过在血液中的溶解度时,尿酸钠盐就会析出、沉积在关节腔内,一旦尿酸钠盐诱发炎症反应,就会造成关节红肿热痛,若长期控制不佳,甚至会形成痛风石,造成骨质破坏、关节变形。



中医怎么看呢?


在中医看来“脾统血”掌管血液的质量。血液质量出了问题导致的各种疾病,根源都在于脾胃,例如痛风、关节炎、糖尿病、白血病等。归根结底,痛风还是个脾胃病。


痛风和饮食、环境有什么关系呢?


历史上的帝王将相,过度饮酒,暴饮暴食,都会伤了脾胃。

众所周知,青岛人喜欢喝啤酒,吃蛤蜊,是痛风患者的高发区。

原来脾胃最怕寒凉,而青岛人爱喝的啤酒可是元凶。啤酒寒凉,伤了脾胃虚,从而影响了血液质量,当然,青岛人常吃的海鲜尤其螃蟹,也是不可小觑的帮凶。所以有痛风的朋友不妨看看,自己是否经常有喝啤酒、吃螃蟹、冷饮等方面的恶习。尽快改正有利于身体恢复哦。



痛风如何治疗?


一、艾灸阿是穴。痛风发作时,可以艾灸痛处。如果有明显的红肿热痛情况,前期艾灸可能会加重病情~

平时可以艾灸关元+中脘穴,培本固元~


二、禁忌寒凉


三、可以坚持吃附子理中丸 加上 金匮肾气丸

丸药是恢复身体整体的脾肾功能,大方向是正确的。


四、经方可以考虑使用桂枝芍药知母汤~

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原方:桂枝四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麻黄二两 生姜五两 白术五两 知母四两 防风四两 附子二枚(炮)

另外,在应用脾胃功能的方剂,比如附子理中汤、小建中汤等,一定不要忽略了,痛风病人局部有虚热情况,别忽略了石膏的阶段性应用。


具体治疗一定要咨询经方医师,或者系统学习优酷视频《小道经方》。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想走近经方的世界,优酷视频《小道经方》等你来学习~更多精彩的养生内容,中医知识,健康咨询,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小道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