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针灸治疗效果怎么样,能治好吗

文 / 老曹论教育
2019-07-25 00:28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行动迟缓、肌肉僵直、静止性震颤、平衡障碍、便秘、口齿不清、呼吸困难、痴呆、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早在1933年,周伯勤就提出了治疗手震颤的基本针灸处方:曲泽针且灸之,少海、阴市针之。自后有较多的针灸疗法开始应用于帕金森病的治疗,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开始的体针治疗与个案、经验报道阶段;70年代以来的头针治疗阶段;现在的头针、体针及其他方法结合的综合治疗阶段。

1.体针

主穴:百会、四神聪、风池、合谷、太冲、阳陵泉

随证加减:肝肾阴虚:三阴交、太溪、复溜、肝腧、肾腧等;气血不足:足三里、气海、脾腧、心腧;瘀血风动:血海、膈腧、曲池;痰热风动:丰隆、中脘;体质虚弱:加背腧穴、夹脊穴。

对症加减:颤抖较重:大椎、少海、后溪;僵直较重:大包、期门温和灸;汗多选肺腧、脾腧;皮脂溢出:内庭、曲池;脘腹胀满:中脘、气海、梁门;便秘:天枢、气海;口干舌麻:承浆、廉泉、复溜。

针刺方法:原则上根据患者体质、证侯虚实,采用补虚泻实的方法。由于患者年龄偏大,体质偏弱,病程较长,本虚比较突出,因此手法应轻柔平和为主,使病人感觉舒适为度,也利于长期治疗。若刺激过强,容易使患者紧张,兴奋度高,容易加重震颤、僵直症状。留针时间可稍长,30-50分钟,可配合电针,加强作用,隔日一次,便于接受。

2.头针

取头穴可发挥局部调节作用,有补益元神,镇静止颤作用. 20世纪70年代,焦顺发发现,位于大脑中央前部的舞蹈震颤控制区可治疗对侧肢体的不自主运动和震颤。方法是取舞蹈震颤控制区,快速平稳捻针,每日一次,治疗数例帕金森病患者,多数可以改善肢体症状。之后,头针开始较多的应用于本病治疗。

主穴:舞蹈震颤控制区、运动区、足运感区

针法:1-1.5寸毫针,针身与头皮成30o角进针,帽状腱膜下将针身进入2/3后,快速平稳捻针,达每分钟150次左右,局部有热、麻、重感,每5-10分钟行针一次,或用电针,留针30分钟。

3.灸法

灸法也是针灸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帕金森病患者多年高体弱,且病程迁延,体质多虚,应用灸法可温通经脉,补益气血,恢复元阳。即使对风阳之证,王冰也有“热症可灸”的论述,只要掌握恰当,会有意想不到疗效。如李延《医学入门》云:“凡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有药物和针刺不可代替作用。可对上述辨证取穴应用灸法配合针刺治疗,多用温和灸法。

施灸部位:1)于头顶部中心附近取3-4穴,按压这些穴位,按照压痛强弱顺序施灸,主穴为百会。2)大椎至第7、8胸椎棘突间整个部位.3)肩背部取深部肌肉酸痛的4-8处。4)檀中、中脘、天枢,男性加足三里,女性加三阴交。

4.刺络放血

中医对疑难顽症,多从瘀论治,帕金森病有瘀血风动证型,且久病多瘀。另外中医有“祛风先活血,血行风自灭”的论述,祛除瘀血,可使气血周流通畅,有助熄风止颤。治疗帕金森病常用的刺血部位有曲泽、委中、大椎、太阳等。在上述穴位所在部位找到瘀血脉络,常规消毒后,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并加拔火罐,放尽瘀血。在针刺治疗中,可每两周放血一次。

针灸治疗帕金森病能够及时地对脑内的多巴胺的水平,能够起到刺激的作用还能够清除我们神经出现损伤,能够去减轻患者出现的震颤的频率,改善患者的脑部组织,所以利用针灸还是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的。但是主要的治疗方式还是要采用中药治疗,针灸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