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2亿人痛苦不已的失眠,该如何处治乎?
阿尔法是比昂精神分析一个重要理论,它的含义代表把不能忍受的情绪感受转化为可以情感接受或者可以承受的感觉。
希望这里我们彼此疗愈将生命不能忍受的痛转变为光,照亮我们的人性深处的黑暗,遇见我们真正的自己······
如果说白天最让人头疼的便秘已经影响N多人的情绪了,到了晚上还有失眠的烦躁不安在等着你。
Tempesta等人在2017年发表的研究中指出,睡眠不足可能会影响人们的情绪反应、情绪记忆生成和同情心。所以那些因为追求效率而劝你缩短睡眠的人,他们这么说可能是因为他们已经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杀手了。
睡觉,和吃饭、喝水和性一样,不但是生理需求,也是一种能为人带来欢愉的行为。
睡眠被剥夺了不仅会让人焦虑,有时候还会让人的心理产生异常。
根据2018年中国睡眠指数显示,超过75%的年轻人认为睡眠是烦躁或苦涩甚至不眠的……只有不到25%的年轻人认为自己的睡眠甜美、舒适。
庞大的失眠人群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全世界范围内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存在失眠症状或睡眠功能障碍。
2019年7月15日,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发布了详细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报告,报告中提出了健康中国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这份报告中的数据显示,中国2016年的失眠现患率为15%,[2]这代表着当年有2.07亿人口存在睡眠问题或睡眠障碍症,[3]并且失眠人数还在逐年增加。“健康中国行动”的目标,也仅仅是减缓这一数据的上升趋势。
脱发、失眠是普遍困扰现代人的亚健康问题,也让这两个症状成为阿里零售平台上的热门搜索词。
根据年轻人购买的诸如一些保健商品(如助眠食品)可以看出,越是发达城市,失眠情况越为严峻。
是什么偷走了我们的睡眠
好多人失眠人在睡不着的时候经常会有这样的想法:“睡觉那么好,我却睡不着。大家都在睡觉,而我睡不着。睡不着的辛苦自己抗,明天还要起床去上班。越想就越委屈,越委屈就越睡不着。”
俗称就是,越想睡觉反而越睡不着。
医学杂志《柳叶刀》2019年1月发表的论文《失眠症亚型来源于生活史、情感和人格特征》将“失眠”分成了五个亚型,分别是“高度痛苦的失眠““是否能被愉悦情绪改善的中度失眠”和“是否会被外界环境刺激的轻度失眠”。
如上图所示,95前人群多晚睡早起,为蜂鸟型作息,且失眠原因多为经济负担、职场迷茫等;而95后人群多晚睡晚起,为猫头鹰型作息,往往会因为失恋或感情受挫而失眠。
睡眠这件事本身需要在一个平静的心理状态下进行,而一些现实压力如果无法排解,久而久之就会让人在夜晚时喷涌而出,自然无法快速入睡,一些人在无法入睡时会过度紧张与焦虑,这样又会加重失眠问题,就此形成一个恶心循环。
Baglioni等人2013年发表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人们感知到的睡眠相关信息(sleep-related information)中的失调认知(举例:我睡不着、睡不着好焦虑)会导致负面情绪,而负面情绪会影响人们的睡眠质量。
失眠会严重影响人健康吗?
真正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工作效率和精神面貌的是焦虑、恐惧,而并非睡眠问题。焦虑、恐惧引发各种各样的身心的不适感,比如心跳加快、胸闷气短、身体僵硬、容易疲敝、无精打采、皮肤变差、容光暗淡......世界上没有困死的人,只有吓死、病死的人。
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发现,大约40%因为睡眠问题求医的患者有精神疾病。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患有精神类疾病的时候,失眠的可能性也会较高。
网上很多说法鼓吹失眠的可怕,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失眠带来的不良情绪更加让人痛苦。
日本心理学家森田正马曾讲过,这个世界上还从没有哪个人是因为失眠而死掉的。
如果说失眠患者会死,那也是被吓死的。在二战时期,英国首相丘吉尔对民众说:纳粹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于纳粹的恐惧。也就是说,很多时候失眠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对失眠的恐惧。
面对失眠我们可以怎么办?
心理层面调整:
要知道睡眠的规律:睡眠是一个自然的生理现象,它有自己的一套规律来让我们每个人进入梦乡,所以当你烦恼而睡不着的时候,你根本就不用去担心睡不着的问题,只要你静静地躺在床上闭上眼睛就行了,睡眠会自然而然地引领你睡着的。当然进入梦乡的时间长短是因人而异的,但不管长或短,你只要记住不去管它,不去想它就对了。
这个思想也是根据森田疗法的“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思想不谋而合,其目的就是让你接纳睡不着的现实,继续该睡觉睡觉(睡不着闭目养神也可以),总之不要强迫自己非要睡着,这样你的焦虑会大大降低,反而有利于睡眠条件。
为了使自己可以轻松、愉快,可以在平时的学习或工作当中忙碌、充实起来,积极面对、解决问题,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在平时的业余生活当中多从事娱乐活动,培养兴趣爱好,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发展出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获得人际支持,感受到更多的陪伴和温暖。有了轻松、愉快的心情,良好的睡眠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行为层面调整:
良好的睡眠卫生可以帮助我们抵御多种与睡眠相关的问题。
避免在睡前4小时内运动、防止接触扰乱睡眠的物质、在入睡前限制光源的亮度、保持好规范的昼夜节律、不要在夜里看时间……这些都是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确保睡眠环境的安全、安静以及舒适可以帮助我们慢慢地调节到与自己的内部时钟(circadian rhythm)更加同步的状态——不仅使我们更少熬夜,还将大幅提高我们的睡眠质量。
Richard Bootzin博士发明的刺激控制疗法,也可以用来避免熬夜、提升睡眠质量。他指出,人们需要加强床与睡眠之间的联系,同时减少床与其他活动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不要在床上做睡觉以外的任何事,即使是半夜醒来,也要下了床再去熬夜。
这样做的原因是,一旦我们将床与其他活动联系起来,当我们下次准备上床入睡时,大脑就会自动地联想起其他可以在此时做到的事情(比如刷微博和买买买),从而进一步增加我们”说服“自己入睡的难度。
最后许多人误以为,睡前小酌有助于睡眠。这其实是一个误区。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酒精的确可以让你快速入睡,但是会让你睡得更浅。除此以外,酒精还会中断睡眠的进程,让我们无法进入更深层次的修复性睡眠。
药物医学帮助:
如果以上方法还是不能让你的睡眠产生变化,并且你会因为失眠问题严重影响现实生活,这个时候一定要寻求专业医师的帮助,必要情况下可能需要一些药物的帮助。
睡眠问题的确是影响人们心理健康与幸福的重要因素之一,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操劳一天回到家却睡不好,苦上加苦的滋味,也只有自己知道。
文章作者:老K
▼ 往期精彩回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