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始于冬至,养生恰逢其时
天时人事日相催
冬至阳生春又来
常说“数九寒冬,冷在三九”,冬至后气温大幅下降,“冬至”是数九头,此后每数9天是一九,三九便是最冷时候,九九数尽则是回暖之日。
中医养生讲究“天人合一”,冬至后不仅隆冬将至,还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储蓄”健康的好时节。
冬至一阳生,春之先声也。冬至的到来是阴气盛极而衰,阳气开始萌芽的时候。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冬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冬至是一年中天地阴阳气运转接关键时刻,也是人体内阴阳气转接的关键。阴盛阳衰,阴极生阳,一阳萌动,养生特别重视冬令进补。冬令进补以冬至为佳,可促进人体阳气萌生,消耗相对减少,进补后可发挥最大效用,且保存封藏最久。
冬至养生5大注意要点
冬至是一年中寒冷的时候,在这个寒冷的时候养生就变成非常重要了,如果你想要安全过冬的话,那就要学会冬至养生知识了,那么冬至养生到底要怎么办呢,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1、养肾为先
寒气内应肾。肾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是人体的“先天之本”。冬季,人体阳气内敛,人体的生理活动也有所收敛。此时,肾既要为维持冬季热量支出准备足够的能量,又要为来年贮存一定的能量,所以此时养肾至关重要。
2、冬至养生重在养心
冬至养生的重点是要养心。要养生先养善良、宽厚之心,心底宽自无忧。冬季养生,要静神少虑,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避免长期“超负荷运转”防止过度劳累,积劳成疾。
3、冬至出外要保暖
到了冬至的时候,温度又会进一步的下降而且幅度也是非常大的。冬至养中重要的就是保暖,身体暖暖的,我们的气血才会更加的顺畅,这样才能够避免很多疾病的发生。
保暖强调的是头和脚。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脚离心脏远,血液供应慢而少,皮下脂肪较薄,保暖性很差,一旦受寒,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降低抗病能力,导致呼吸道感染,因此在寒冷的冬至时节,脚部保暖也应加强。
4、起居护养要适度
在起居上,应早睡晚起,等待阳光出现才出外活动。同时也要多穿衣服,避免不必要的户外活动,防止阳气过度的消耗。“起居有常,养其神也,不妄劳作,养其精也”,冬令时节若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就能保养神气,劳逸适度可养其肾精。尽量做到“行不疾步、耳不 极听、目不极视、坐不至久、卧不极疲”。
5、运动养生适度为宜
运动这方面,因为冬至万物潜藏,运动养生还是要顺应自然规律,不适合做太过激烈的运动,更加应该是在“藏”字上下一下功夫。就像每天在阳光好的时候我们多做做舒展运动。
冬至节令养生,贵在顺应时令变化,以保持天人合一,内外阴阳平衡。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讲求辨证施养,依中医药理论辨证进补,因人因地因时制宜,根据体质偏颇及气血阴阳盛衰,冬至节令及地域气候变化和饮食习惯,有针对性地配制药膳和食疗方。可以精神调摄养生,针灸、推拿和按摩保健防病养生,户外活动达到“动则生阳”,壮阳气、促健康,延年益寿。
“三多三少”健康饮食
眼看圣诞、元旦、春节也随之逼近,不少聚会都提上行程了。
暴饮暴食,过食肥腻、浓浊食物都会影响脾胃运化,冬季饮食应少食多餐,多摄入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减少糖类、脂肪、盐的摄入。
冬至进补前也要注意调理肠胃,虽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今年冬令补,明年可打虎”的民谚,但还是得根据自身体质选择补方哦。
冬至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你做好准备了么~
扶阳罐,让每个家庭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