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佳节,中国人是怎么品茶闻香吃食养生的

文 / 中青在线
2018-10-17 17:20
重阳佳节,中国人是怎么品茶闻香吃食养生的

中青在线北京10月17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蒋肖斌)适逢重阳节,为深入推广中国特色的节气文化,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连同丝绸之路城市联盟、天津沉香艺术博物馆一起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国味道·寒暑有节:中式生活文化体验公开课”。

本次活动是中外文化交流中心2018年全新打造的人文知识交流品牌——“阅读中国”(NICE-Time)系列活动的第四期。天津沉香艺术博物馆馆长黄毅分享了“二十四节气”的前世今生以及与中国传统节日的关联与区别,示范了秋收冬藏之际,中国人品茶、闻香、吃食、养生的通感生活仪制,讲述了中国人“循天而生、依时而作”的生存智慧,还带领嘉宾体验了打香篆、做时令香囊等平时难得一见的传统文化活动。

9月25日,为庆祝“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两周年,由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中央美术学院丝绸之路艺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主办、紫微阳光生活文化研究所协办的“光阴的故事——二十四节气艺术设计展”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展览馆开幕。

“二十四节气”,蕴涵了中国文明中的自然时间属性。秦汉年间的《太初历》已正式在历法中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这是中国人对于自然宇宙观察与体认的结果,是人与自然和谐互动中对生命节律的深刻洞察,对农业生产有着切实的指导意义,也是中国人生活方式的诗意呈现。每一个节气都有独特的节俗,代表天气物候的寓意,意味着时间节点。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饮食、习俗、诗词曲赋、农事、祭祀、中医、养生、书画、音乐等内容中蕴藏着“二十四节气”反映的时令、气候、物候在一年中的变化及相互作用,传递出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的宇宙观和哲学观。

作为2018“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之旅遍布北京活动之一,本次展览邀约了118位/组资深艺术家和青年设计师,以中国独特的传统节气为创作母题,将他们对此文化宝藏的深刻感知与多元研究,转化为86件/组新时代的节气视觉文化作品。其中,不仅包括资深艺术家,如著名雕塑家王少军、书法家董正贺及国画家丘挺的水彩、书法和新水墨,还有中青年实力艺术家,如谢青、张筠、孙博和设计师储婷的国画、岩彩、雕塑和油画,更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一代设计师的众多平面设计、空间设计、影像以及文创作品。

展览将于10月28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