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健身大神训练经常借力,这种方式适合我吗?
大学时代,花了一年400的卡费,第一脚迈进增光路那家锐力100健身房,第一位教练告诉我
做动作要稳。但是当一个小白看到这位五大三粗的教练,举着我脑袋大小的哑铃,并不断晃动身体进行锤式弯举(当时我并不知道这就是锤式弯举),虚心的我上前问:教练,不是要稳,不可以晃吗?
教练:冲重量
“冲重量”这三个字伴随了我今后的几年训练时光。每当几乎力竭的时候,“稳”和“冲重量”这对矛盾体都在我的脑海不断冲撞。
系统学习,并从事健身行业这么多年之后,这个问题自然也迎刃而解了。其实“稳”和“冲重量”并不是那么强烈的矛盾。
那首先说说为什么要强调稳?1、在你稳定的状态下能够更好的集中在目标肌肉进行发力训练。
2、稳定的状态会减少训练受伤的几率。
3、越稳定,越灵活(不知道这句话是否容易理解,想象立定跳远,一边在做开合跳一边进行跳远的成绩肯定低于身体处于稳定集中状态的常规立定跳远)稳定状态下的运动表现会更好。
大神借力训练的时候,难道他们是错的吗?我相信在训练初期的时候,这些人并不会用你看到的连抡带甩的方式进行训练,因为那时候他们也同样找不到“控制”这个关键词,无法掌控借力状态下的训练。
只有我们一板一眼的去完成最为“标准”的有控制的训练之后,你的肌肉才会记忆,哪一种方式最安全,哪一种方式最刺激。而这些最基础的经验会在你的进阶到非抡不可的时候让你大有收获。因为即便在借力,你也会深刻的知道,哪一部分的肌肉在主导着整个发力过程。即便在借力,你也会保持核心的紧绷不松懈,呼吸的不混乱。
正如上面这个动图,我们相信吴龙哥哥有用到一些肩部力量,
所以什么是“借力”?练卧推借不到三头?练划船借不到二头?
实际上,只要是基于上面提到的基础阶段这个过程之后的训练,我相信大家都会有一个目标肌群预先收缩的技巧,预先收缩会让你借力却不依赖。
还以上面这个动图为例,躯干的晃动调整重心,前提是核心保持稳定,我们看到的肩部收缩是二头预先收缩到接近顶峰才发生的。
健身是理论基础的一门科学,但同时也是一门经验科学。当我们滚瓜烂熟的记忆人体有多少块肌肉多少根骨头的时候,却忽略了一个现实存在的问题。
那就是每个人的差异化。正如有的人习惯左手执笔,有的人习惯右侧躺睡眠,以及基因遗传的差异化一样,训练的时候同样可以有不一样的方式,带我们去罗马。
当你看到器械区的老炮们用着五花八门的方式的训练自己的时候,不要迷茫,从最基础的稳定控制开始,只要对于你来说刺激足够强烈的训练,都是最高效的。
借力与否,健身这条路走的越远,就会玩的越6,一定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