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抑郁症的真正原因终于找到了?心理学:抑郁症的发展演化史
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有调查指出,抑郁症已经成为仅次于癌症的第二大“人类杀手”。
为什么一个人会深陷在抑郁的状态里?
关于这个问题,可能有很多人会得出一个“因贫致郁”的答案。
但作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在美国,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有着抑郁症的困扰,需要通过药物来维持正常的生活。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调查,法国为全球抑郁症最高发的国家,发病率为21%,美国紧跟其后,发病率为19.2%。
有人认为,抑郁的情绪与经济状况没有直接的关系,更多的是来自于自己与周围人群之间的比较心理产生的一种落差感而产生的,也就是说负面的情绪更直接的来源可能是来自于“贫富差距”。
去年10月,日本慈惠会医科大学的一项研究颠覆了大众对于抑郁症长久以来的认知。
研究者近藤一博认为,抑郁症很有可能并不是我们一直认为的是一种心境障碍,而是由人类体内一种非常常见的病毒HHV-6(人类疱疹病毒)引起的。
有人认为,这一项发现可能会让许多心理从业者直接失业,因为抑郁症患者需要的不再是心理疏导,而是与一般的疾病一样,需要进行“病毒”治疗。
1.神学
有关抑郁症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的米索不达米亚。
那时候,人们普遍认为,心理疾病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异常,很有可能是被恶魔附身的一种表现。
因此,幸运的抑郁症患者可能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宗教仪式来进行驱魔,而一些无法获得大众理解的人,则可能会遭受被殴打、囚禁、不允许进食等不人道的折磨。
2.心理疾病
直到古希腊罗马哲学的出现,被誉为现代医学之父的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提出的体液说,才开始了将抑郁症纳入了医学的范畴。
他认为,人的体液可以分为四种:黄胆汁、黑胆汁、粘液和血液。
这四种体液的不同配比,决定了一个人的性情,而抑郁症的产生,有可能是由于偏寒性的黑胆汁过多造成的。
在这个时期,调整饮食结构、运动甚至是放血被普遍运用在抑郁症的治疗之中。
1921年,罗伯特·波顿在《忧郁的解剖》一书里,从社会与个人心理两方面出发,剖析了抑郁症产生的原因,他认为,悲伤、羞愧与恐惧等个人情绪是造成一个人抑郁的内部原因,而教育、穷困、失去自由等则是造成一个人抑郁的外部原因。
在现代心理学领域里,各种不同的心理学流派也为抑郁症的病因提出了不同的解释。
-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心理疾病源自于潜意识里的内心冲突,治疗心理疾病的关键在于让潜意识里的冲突进入意识领域,成为一个能够被意识到甚至被解决的问题。
- 行为主义的心理学家认为,抑郁症是病人养成的一种不健康的行为习惯。
- 认知流派的心理学家认为,负面认知是导致一个人产生心理疾病的原因。
- 人本主义流派则认为,抑郁症患者最大的问题,在于长期处于低自尊的状态之中。
不同的心理学流派也提出了不同的心理疗法来对抑郁症进行治疗。
3.生理疾病
关于抑郁症是一种生理疾病还是心理疾病,目前还是一个非常具有争议性的问题。
到底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在心理学与生理学领域,究竟是情绪影响了一个人的生理状态,还是生理状态对一个人的情绪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依然是一个没有结论的话题。
19世纪40年代左右,曾经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额叶切除术,也曾经作为治疗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的一种方式被普及,但这种手术的副作用是会导致一个人性格的改变,思考与决策能力变得迟缓,甚至死亡。
但在抑郁症患者身上,通常会存在着一些激素水平的变化。
比如五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的下降,这些激素的分泌与人的快感体验有着直接的关系,一旦分泌不足,就会产生情绪低落、缺乏动力、抑郁等表现,而分泌过剩则会出现过度亢奋的表现。
一些抗抑郁药物的功能,就在于调节体内激素的分泌,但同时也有可能会带来内分泌失调的副作用。
日本慈惠会医科大学于2020年的这一项发现之所以为抑郁症的研究带来这么大的震撼,在于它直接指出抑郁症是由于病毒引起的,这很有可能会让抑郁症的治疗由传统的心理治疗转向药物治疗。
HHV-6(人类疱疹病毒)普遍存在在每个人的体内,比如常见的儿童皮疹,就是由这种病毒引起的。
这种病毒在人体内一般会处于休眠状态,但在压力过大以及免疫力下降的时候就会变得活跃起来。
病毒中的SITH-1基因会合成SITH-1蛋白质,研究者发现,80%的抑郁症患者体内存在这种蛋白,而血液中SITH-1蛋白质的浓度过高,患上抑郁症的几率会增加12倍。
目前有关抑郁症的治疗,主要还是以心理疏导为主,药物治疗为辅的方式进行。
虽然关于抑郁症到底属于一种心理疾病还是生理疾病的争议还很多,但这也意味着社会大众与学者对于抑郁症的关注度正处于一个不断提升的阶段。
现在很多人依然无法将抑郁症患者看做一名“病人”,而是把他们视为一种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表现。
但相较起古时候人们对于心理疾病的认知,我们似乎也应该庆幸,自己生活在了一个越来越多元与开放的时代。
要疗愈自己,多去了解有关抑郁症的相关知识,让自己对它的熟悉度变得越来越高,那么我们内心对于抑郁情绪的恐惧,或许也会变得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