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里的病,好不了了
作者:三木水
我们都有"病"
在咨询室中,每天都在面对各种各样的"症状"。但是,当编辑和我约稿的时候,我一下子想到的是我自己的"症状"。
我想到了自己高中的时候,文理分科。我的文理科是比较平均的:理科中数学和物理很好;文科中政治很差。在当时老师们认知的范围内,似乎默认,只有理科实在学不来的人,才会选择文科。文科成了一个学生带着有点无奈的、"退而求其次"的选择。所以,当我决定选择文科的时候,班主任就找我谈话了。
她劝我选择理科。
我为什么选择文科呢?因为我的"症状"。
当时,我对自己的了解:我性格非常敏感。这样敏感的性格,加上高中巨大的学习压力,会让我在非常需要逻辑和计算的时候,容易走神;而,敏感的性格,却有它的优点,就是非常感性,所以,在学习文科类内容的时候,往往能够更好地沉浸其中。没错,几乎可以用"沉浸"这个词了。
听起来很容易不是吗?但在当时,我面临巨大的压力,从老师到父母,再到自己内在的自责和纠结:
成绩这么好,为什么不读理科?
想这么多干嘛?
脑子有毛病吧,为什么要这么敏感?
别想不就完了?
你就是想太多了……
就好像全世界都在对我说:你有病吧。
等我好了,我就可以开始生活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症状,而每个人面对"症状"的表现,个体间差异性很大。
我有很多来访,他们在走进咨询室的时候,首当其冲的问题,往往不是症状本身,而是,对症状的排斥。比起症状本身,对症状的不耐受,更让我们困扰。
比如,来访者z女士,她的主诉是拖延。她常常窝在沙发里,明明知道要出门,就是拖着刷手机;明明知道要洗漱睡觉,就是拖着刷小说;明明知道去奶奶家接孩子,就是拖着不出门……先是拖着动不了,然后等本该十二点睡的觉已经拖到凌晨一点、三点乃至凌晨五点;本来一个小时前就应该到奶奶家接孩子,现在还蓬头垢面,她再无限地自我攻击: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于是,在咨询初期很长一段时间里,她无比焦虑地、问的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刘老师,我到底什么时候可以好?等我好了,我就能好好工作,好好带娃。
类似的来访非常多,比如,来访者m女士,她是我的一位长程来访,主诉抑郁和焦虑情绪障碍。她的情绪反反复复,时好时坏。她总是在自己症状反复的时候,问我:我到底什么时候能好?等我好了,我终于就可以好好生活了。
这让我想到电影《心灵奇旅》中的情节:
《心灵奇旅》中,男主并不满足于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钢琴教师对现状,想成为爵士钢琴家。终于,几经周折,男主有幸和心中崇拜的爵士乐队同台演出,并获得了巨大成功。演出结束后,男主出门等出租车。
此时,他难掩兴奋地对旁边的女乐手说:演出很成功!
女乐手说:对啊。
男主问:然后呢?
女乐手说:然后就是明天继续演出。
男主愣了一下。
没错,地铁还是原来的地铁,家还是原来的家,生活还是原来的生活。一切如常。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想法:似乎只要发生一件什么事情,或者等到某个条件具足,或许是某个目标达成,生活就可以重新开始,生活中的一切就展开了全新的面貌。类似的感觉数不胜数,比如:等我有钱了,我就可以……也比如,就像很多很多来访者都有的想法:等我好了,我就可以……
与我们的症状,和平相处
"等我们好了",我们真的就可以宛如新生吗?
一定程度上,症状出现本身,部分原因就源于此。
因为,这个想法本身就是对"症状"的排斥。
一切,因排斥而愈加明显。
即便我们知道,全能自恋是非常早期的心理状态,而我们中的很多人,即便在长大后的今天,仍然不同程度地保有"全能自恋"的特征。比如,我们认为,我们自己身上最好全部都是"好"的部分,而不能容忍"坏"的部分。这样下来,一个比较原始的防御方式就分化出来了:分裂。
这其中的一个体现就是,对"坏"的部分的排斥。如果,所有的东西,都被我们贴上"好坏"二元对立的标签,久而久之,所有那些不被我们接纳的"坏"就会被扔到一个空间里,历久积累,成为人生的黑洞。
不可触,不能提,终成症状。
可是,直到种种这些部分以"症状"的方式体现出来,终于还是难逃被我们排斥的"命运"。所以,我们自然而然会有:如果有一天"我好了",我就可以如何如何了。
说来说去,我们终究不过是想要"消灭"症状。
比如,因为拖延而走进咨询室的z女士。她本身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自己创业,是公司老板。虽然工作很忙,平时带孩子也请了老人和阿姨帮忙,可是,她还是要求自己在晚上和周末的时候,能自己亲力亲为地陪伴孩子。而她所谓的"拖延",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并不显眼。或者说,那不过是任何普通人身上,都会有的部分。
只不过,相对于她对自己的要求而言,相对于她雷厉风行的状态而言,似乎,这个"拖延"就显得过分显眼而甚至不应该存在。在雷厉风行的她眼里,无伤大雅的一点点"拖延",让她如临大敌。她越是排斥,似乎拖延越来越严重,直到最后,无法忍受。而症状,似乎也铁板钉钉地成为"症状"。
也就是说,这些症状因为我们的排斥而来,而,直到成为症状,我们仍然在持续一贯绕不开的模式:继续排斥。因为排斥,所以,症状一直都在。而忽略了,症状本身,是我们的一部分。如果我们肯接纳自己的这些部分,它消失,或者不消失,已经不重要了。
擅于利用你的症状
如何才是与症状和平共处?
承认和接纳自己的症状,并且"善加利用"。承认它的存在,然后,将之整合到自己的人格中,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
即便冒着"自恋"的嫌疑,我可能还要举我自己的例子。文章开始中我就说了,我人格中,有非常"敏感和感性"的部分,这让我在高中的时候饱受压力和困扰。后来,我也试图看过像《钝感力》之类的书。
可是,你知道吗,书里讲的都没错,但那不是我,我也做不到。而我们需要做的,从来不是把自己改造成一个“理想中”的、“标准化”的、完美的人。勉力改造自己,我们又能坚持多久呢?我有很多来访,告诉我,他们讨厌自己的某些特点,然后,看了一些文章或者看了一些书,硬掰自己。也许可以坚持一周?两周?一两周之后呢,打回原形。然后,再无比焦虑地攻击自己:我怎么这么差?没救了,绝望了。
事实上,我们要做的,从来不是成为一个“理想中完美的人”,而是:做自己——了解自己,成为自己。就像我自己,其实“敏感和感性”,除了压力和困扰之外,它有好的一面:它让我擅长写作、有很好的表达能力,能够更好的共情,善于倾听和理解他人。
我自己人格中这样"感性"的部分,它当然没有被“删除”,直到今天,仍然伴我左右。于是,在十七年前,我开始接触和学习心理学,我找到了一个可以让自己的性格特点得以发挥更好优势的领域,直到后来,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
曾奇峰老师曾经说:一个咨询师,一定要有点"病",但是,又不能"病"的太重。这是为了有一定的敏感度,能够去共情和理解别人;同时,又不能失去功能。我认为,我选择了一个非常适合我,并且我非常热爱的工作。
今天,我持续在接受高频的个人分析,在了解自己的路上越走越远,我沉浸其中,自得其乐。我始终相信,我能走多远,我才能陪我的来访走多远。心理学,更像是一种哲学观,改变了我看待周围世界的视角,我希望,它能让更多人感受到生命的乐趣。
而做到这一点的第一步,是我们要有能力“看到”自己的症状。“症状”的存在必有其意义,问题只是在于,我们是否有能力发现它的价值和意义,并且,进一步把症状整合到我们人格中,使之成为"我之所以为我"中那个属于我们每个人自己独到的部分。让“症状”成为丰沃的土壤,并且,能够开出人格之花。
基于此,UM心理推出的《"玩耍"集训营之玩症状》就是为了帮助我们学会这一点。当然,"症状"的表现非常多,比如前文提到的"拖延"。除此之外,最常见的症状还有"自我攻击"和"讨好"。这也是课程——《“玩耍”集训营之玩症状》的两个主题。
课程的方式是:根据"自我攻击"和"讨好",两个主题,每个主题有一个营,以建群的方式互动。群内在细分学习小组,20人一组。
具体的学习形式是:
1.每期有4个视频(每个视频60分钟),以理论讲述的方式探寻自我攻击/讨好型人格的背后成因、分类以及解决方法等等;
2.每人需要在赠送的笔记本上每日记录自己的觉察日记,每个小组有一个带领组长,会在工作日一对一反馈大家的觉察。
除此之外,项目组给大家准备了丰富的任务和游戏,由组长决定如何开展。
1.组长带领大家完成每周任务,会通过任务连接群内伙伴的关系,真实互动改善症状。
2. 组长会按照工作组安排的游戏,带领大家一同进行游戏,通过游戏改善症状
希望大家能够在群里在与他人互动和反馈的过程中探索自己的内在和症状的发生,鉴赏不同人格,深入了解自我。
作者:三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