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会在疫情期间觉得时间过得无比缓慢?

文 / 阅想时代
2020-03-01 08:06

相信大家在家隔离期间都会倍感时间过得无比缓慢,整日的无所事事,让我们倍感焦虑。有的人在家把喜欢的剧刷了无数遍;有的人玩游戏玩的头疼;而我基本上每隔几分钟就会看一下时间,但每一次,过去的时间都比我预期的少很多。

那么人为什么会觉得时间过得缓慢呢?

在《心理与时间之谜》一书中提出:那是因为我们的头脑中有一种机制,一旦我们与某种事物接触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对该事物“脱敏”,使得我们的体验不再那么强烈和真实。例如,想想当你走进一个烟雾缭绕的房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刚开始你觉得难以忍受;但过了几分钟,你开始习惯;等到大约半小时之后,另一个人走进房间时,他说:“这烟实在太呛了!你怎么能受得了?”而你会认为他大惊小怪。或者想想当你搬到其他地区,住进新家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刚开始,周围新的环境让你觉得无比真实,你不会错过任何一种新景象、新声音,并为这种新奇感到兴奋不已;但几周后,新鲜感开始消退,环境渐渐变得熟悉,甚至有些枯燥。在其他地区旅游待一段时间后也会发生同样的事情。正如在假期的第一周,时间似乎过得很快,但之后环境开始变得熟悉,你就会“无视”它的新鲜感,结果时间会再次加快。开始时,无论是在周围环境还是在我的生活中,处处都充满了新鲜事物,一连几个月,人都沉浸在兴奋之中,无法自拔。但最终我们对环境失去了兴奋感,觉得这里枯燥无趣,我们再也体会不到任何光彩,也没有任何事物能给予我激情。相反,当我们回到原本的地方时,又感觉到了新奇感和兴奋感。当我们对生活的种种习以为常,类似的事情就会发生。举个例子来说,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当一个人坐五年牢被释放出来后会发生什么情形。心理学家发现,囚犯在被释放后会经历几个不同阶段。首先,他们会感到快乐和自由,不难想象,他们不必再一直盯着空空的四壁,可以走在街上,环顾四周的树木和蔚蓝的天空,那是一种多么美妙的感觉;他们还可以拜访多年未见的朋友,参观多年未去的地方。但是一段时间后,通常是从几个小时到两个星期,幻灭的情绪开始出现,他们的体验不再那么热切,自由感被压抑和陌生所取代;与此同时,他们开始怀念监狱的日常和那里的朋友,并意识到外面的生活充满困难。又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开始适应社会,自信心也渐渐恢复,尽管再次被主流社会接纳的困难会抵消这种感受,但困难可能会导致他们再次犯罪、重返监狱。或许在你从严重的健康问题中恢复过来之后,也有过类似的体验,在短时间内,你深刻地意识到了健康的价值,感谢上天赐予你健全的身体,让你免受疾病困扰,但很快你开始不再关注现状,也不再视健康为一种恩赐。这是我们体验的一个共性,几乎不可避免。但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当一些陌生而激烈的事物变得熟悉而平常时,我们的脑海中会产生怎样的变化。适应事物的过程是心理变化的结果,即脱敏机制开始发挥作用。所以我们感知不到流动的时间,只能感知静态的当前时刻。我们随着时间流动,身处时间当中,所以无法测量它。只有当我们停下来回顾过去时,才能做到这一点。正如对老年人而言,时间确实变快了一样,当你在外休假或度过周末时,时间也确实变慢了,即使你只能通过回顾过去才能意识到这一点。

[ 好书推荐 ]

世上本无时间一说,是人类创造了时间的概念。本书作者史蒂夫·泰勒利用科学的方法,结合大量的访谈和真实案例,从心理学、物理学、哲学以及文化层面为我们解开了心理时间之谜:

1.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快;

2.处于新体验、新环境时,时间会减慢;

3.专注状态下,时间会加快;

4.分心状态下,时间会减慢;

5.当“思维意识”或“自我意识”休眠,时间往往会变慢甚至完全停止。

6.时间流逝的速度与我们吸收以及处理的信息量相关——信息量越多,时间流逝得越慢;

7.时间的流逝速度和自我意识的强大程度及分离程度相关——自我意识结构越弱,时间流逝得越慢。

我们只有把握了上述关于心理时间的规律,把时间当作朋友,与时间和平共处,才能从容地控制时间感,延缓时间流逝的速度,从而有效地延伸我们生命的长度,体验活在当下的乐趣,提高生活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