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危害仅次于癌症,老人有6大表现,可能抑郁了,别忽视

文 / 93分生活
2019-08-19 21:03
"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2.5亿,预计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会达到3.2亿左右,占我国总人口的比例将达到22%左右。老龄化社会,让老年人的健康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老人的心理健康,更要引起重视。

抑郁症的危害仅次于癌症,老人有6大表现,可能抑郁了,别忽视

本篇提纲

01老年抑郁的危害

02老年抑郁的表现

03哪些人更容易患上老年抑郁症

04如何预防老年抑郁症

01老年抑郁的危害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抑郁仅仅只是心理疾病的存在,实际上这种心理问题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也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抑郁症是一种危害性非常大的慢性疾病,它不仅折磨人们的心灵,也会损害人的身体。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研究表明,未来,抑郁症将会成为仅次于癌症的人类第二大杀手。

抑郁症老人占老年人口的7%-10%,而患有身体疾病的老人,抑郁症发生率更是高达50%,尤其是对于患有慢性病的老人来说,抑郁症会使老人的病程更长,致残率更高,且会增加因精神问题所导致的自杀行为。

抑郁症的危害仅次于癌症,老人有6大表现,可能抑郁了,别忽视

02老年抑郁的表现

更年期、离退休老人及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老年抑郁通常在生活中也会有较为明显的表现,老人有6大表现,可能抑郁了,别忽视!

情感低落

主要包括长时间心情低落,不明原因的沮丧,对生活丧失兴趣,觉得干什么都没有意思,提不起精神,无愉快感。

意志活动减退

不愿意出门,不愿意社交,甚至不愿意与人交。会对生活产生绝望的念头,常常自责自己无能、无用。

躯体障碍

包括无原由的精力下降,身体疲劳感加重,常出现浑身不舒服,坐立难安,头痛、腰酸背痛、胸闷气短等身体问题。大多数人还会出现睡眠障碍,常常失眠、多梦,入睡困难,容易惊醒。

抑郁症的危害仅次于癌症,老人有6大表现,可能抑郁了,别忽视

思维迟钝

大脑变得不受控制,行为迟缓,思维迟钝,思考能力与记忆力严重退化,觉得自己越来越笨,做什么事情都很难得心应手,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食欲下降

对美食丧失兴趣,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性欲减退

自杀行为

许多抑郁症患者,都会产生自残、自杀的念头,用自我伤害的方式来达到目的,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一定要提高警惕。

抑郁症的危害仅次于癌症,老人有6大表现,可能抑郁了,别忽视

03哪些人更容易患上老年抑郁症

家庭、生活、社会影响及个人性格都会影响到老年抑郁症的发生,生活中有哪些人更容易患上老年抑郁症呢?下面小编总结了几点,比较关心抑郁问题的朋友可以对照看看。

空巢老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在老化的过程中,个人性格也会逐渐出现变化,本身老年人就容易出现孤独、寂寞等情绪,而对于独居、空巢老人来说,长期缺乏子女的陪伴,更容易产生悲观、抑郁情绪。

抑郁症的危害仅次于癌症,老人有6大表现,可能抑郁了,别忽视

本身性格固执的老人

日本研究表面,性格也会影响老年人抑郁的发生,老年抑郁患者有着明显的人格缺陷,与正常老人想比,有较为突出的回避和依赖性人格。另外本身性格固执的老人,更容易沉浸于不良情绪中,从而导致精神障碍的产生。

自身健康状况不佳的老人

年龄的增长、身体器官的逐渐老化,会让老年人的体质越来越差,各种疾病也会逐渐找上门来。当身体因为疾病而导致行动不便时,情绪也会随之受到影响,长期以往,老人的心理也会产生一些变化,消极、悲观、焦虑等情绪会逐渐加重,从而容易引发抑郁症。

抑郁症的危害仅次于癌症,老人有6大表现,可能抑郁了,别忽视

生活发生巨大改变的老人

老年人的适应能力和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显然不如年轻人,这就让他们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生活变动时,无法快速转化心态,从而产生消极避世的心理。生活环境的改变、社会身份的转变、家庭情况的改变等都会让老年人产生“无所适从”的困惑感。家中老年人在面对刚退休、搬家、失去老伴等生活改变时,家人应当给予陪伴与安慰,及时帮助老人走出困境。

抑郁症的危害仅次于癌症,老人有6大表现,可能抑郁了,别忽视

04如何预防老年抑郁症

子女多陪伴老人,亲朋好友要给予老年人更多的陪伴与关心,及时向老人表达爱意。子女要多多与父母沟通交流,及时了解父母、老人的心理状态,给予老年人精神寄托,可以有效预防老年抑郁。

抑郁症的危害仅次于癌症,老人有6大表现,可能抑郁了,别忽视

老人多参与社交活动,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多与同龄人交流,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试着改变自己的心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对儿女的事情不要过分操心,儿孙自有儿孙福,自己老了就要学会享受老年生活,宽以待人的同时也宽以待己。

抑郁症的危害仅次于癌症,老人有6大表现,可能抑郁了,别忽视

增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心理与身体素质,按时体检,了解自己身体状况。出现抑郁情绪,要及时跟家人沟通,严重者要及时就医。面对疾病要报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心态,不可讳疾忌医。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