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理学投射机制来理解,慧能禅师的“菩提本无树”,会是怎样?

文 / 积极管理学
2019-08-14 00:08
"用心理学投射机制来理解,慧能禅师的“菩提本无树”,会是怎样?

当五祖弘忍想将大法衣钵传给弟子们继承的时候,先告诉弟子们每人各做一首偈子,然后从偈子中所呈现的境界来判别对方是否见道,见道的人就可以得到衣钵,成为六祖。

其中最受大众推崇的上座弟子神秀,作了一首偈子说: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大家看了都称赞神秀禅师的境界很高,但是五祖弘忍禅师看了以后,却批評说:「诗词的文意是不错,但是尚未见道,还未开悟。」

这时在舂米房工作的惠能,半夜里也请人在墙上代写了一首偈子说: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见了,认为他才是见到诸法空性,悟入佛道的人,因此把大法衣钵传给了他,成为禅宗的六祖大师。

从这两首偈子可以看出禅秀的境界虽然很高,但是仍然不免于有相有为,有所造作,而惠能大师则体证“诸法无所得空”的智能,世间上的一切本来无所失,又何来所得呢? 一个在“有”上用功夫,一个在“无”上见真章,难怪五祖要将衣钵传给惠能。

这是禅宗公案的内容,讲究的是一个“无”的境界,类似的还有“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后又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这看起来玄之又玄的问题,非常深奥的禅悟,和本咨询今天就带大家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

从心理学来说,慧能禅师写的一个偈子,在心理学上叫做投射。

我们之所以对毫无生命的事物有情感,其实是因为内心的想法。

禅秀禅师的认为应该经常“明镜”应该擦干净,免得弄脏,是因为禅师的内心把自己的情绪进行投射。

用心理学投射机制来理解,慧能禅师的“菩提本无树”,会是怎样?

可能禅师们的举例有点距离我们生活太远,和本咨询换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事物。

冰淇淋是一个常见的食物,特别是现在的平均在室外温度在30℃的情况下,是一个很美味的食物。

但是不同的人,看到冰淇淋,心里的想法是不一样的,比如小朋友的想法会觉得冰淇淋是让人心情愉悦的食物,但是实际上他们是把口腔上得到的满足投射到了冰淇淋上,所以认为冰淇淋是好的。

而假如是正在减肥中的小女生,并不认为冰淇淋是好的,反而会认为冰淇淋是坏的,因为冰淇淋同时还是高热量的食物,会让减肥的计划失效,所有对于她而言冰淇淋就不是一个好的食物。

可能有点绕,和本咨询简单的说一下,冰淇淋还是冰淇淋,但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和情绪,关键就在于,我们把“自己”的一部分投射到了上面。

小朋友是投射的部分是舌头上的满足感,而小女生投射的是肥胖的恐惧感、糟糕感。

这时候冰淇淋就不是简单的冰淇淋,而是人本身一部分的投射。

用心理学投射机制来理解,慧能禅师的“菩提本无树”,会是怎样?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野有蔓草》描写一对青年男女在田野间不期而遇,自然结合的情景,表现出内心的无限喜悦。诗以田野郊外,草蔓露浓为背景,同时也是一种象征,情长意浓,男女相遇,自然情景交融,人不期而遇,情也就不期而至了。

和本咨询想和大家聊聊,从心理学的角度是如何看“一见钟情”?

所谓的一见钟情,从心理学上来说,就是把理想化的形象投射到了对方的身上。

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投射,当然,这样也可能解释了为什么说“感觉现任是前任的代替”。

这有可能也只是我们喜欢“这一特质”的人,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人喜欢温婉而玉性格女生的男生,突然喜欢一个古灵精怪性格女生。

我们会不自觉地将对方当做是自己某些“未实现的理想自我”的替代品,潜意识认为得到了对方就是得到了理想中的自己。

而且会不断深化这样的印象,哪怕可能这样的印象是片面的,我们也会不断努力的挖掘对方和自己想象中相似的部分,以此来保持自己认知上的平衡。

这可能就是所谓的“三月魔咒”,也就是说三个月可能就分手了,因为可能随着深入了解对面,我们会认识到对方既不是自己,也不是我们的“梦中情人”。

当然,也可能会有人成功的度过这个阶段,发现一个令人惊喜的现实,“是的,对方就是我喜欢的人”。

用心理学投射机制来理解,慧能禅师的“菩提本无树”,会是怎样?

和本咨询发现相处融洽的情侣,不是一开始就是那么心仪的,而是慢慢变成了对方希望的样子。

如果说投射是一种“自说自话”,那么投射性认同就是我们把自己一部分“剧本”给了别人 ,希望得到对方的配合,来完成剧本。

当然,这样的投射不光会投射好的部分,也会投射不好的部分,只是一种过程。

克莱因在她的客体关系理论中指出,投射性认同是一个“诱导他人以一种限定的方式来作出反应行为模式”。

举个例子,一对夫妻,其丈夫在儿童的时候,总是被母亲照顾和唠叨,他几乎不需要做任何家务,父亲也不会承担任何家务。同时父亲总是在外拼搏,而忽略了家务的分担。

于是长大之后,他就认为“男性负责养家,而女性负责顾家”。在夫妻相处中,好处在于他总是不希望妻子从事太难的事业,并且在外时非常照顾妻子;而坏处在于,分担家务时他就像一个无能的孩子一样,连洗碗拖地这样的简单家务都无法自己做,依赖于妻子,甚至享受被妻子训斥“这点小事都做不好”。

妻子在这个过程中,丈夫把“女生不要负责养家,男生不要负责顾家”的思维投射到了她的身上,慢慢的也真的变成丈夫希望一样,变成了一个事业上的弱者,而在生活中越来越像丈夫的母亲,特别是生了孩子之后,感觉在照顾两个孩子,一大一小。

而实际上,在学生时代,妻子和丈夫同校,两个人的能力并没有太大差别。

产生变化的原因之一,就是丈夫把自己的“剧本”进行演绎,而且把“剧本”也分给了妻子,邀请妻子进行演绎。

用心理学投射机制来理解,慧能禅师的“菩提本无树”,会是怎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