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善良”是一种危险的人格,越是心善的人,命越不好

文 / 第一心理
2019-07-13 22:16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善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是对某种人格特质的描述,形容一个人富有善心与爱心。一般来说,人格特质是较为稳定的,是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以及行为的综合反映。

心理学家:“善良”是一种危险的人格,越是心善的人,命越不好

人格特质

华盛顿大学教授Robert Cloninger首先提出了人格气质模型(1987),该模型结合了遗传学、生物学、心理学相关理论,归纳出了人格的四个维度,分别是:

回避伤害性(HA):表现为回避社交,易疲劳、悲观,易焦虑人群的HA得分普遍偏高。

探求新奇性(NS):表现为渴望探索新事物,易冲动、发脾气。

奖赏依赖性(RD):表现为多愁善感,对于强者的高社会依赖。

坚持有恒性(PS):表现为高决策能力与判断能力,社会成就较高的人PS得分普遍偏高。

心理学家:“善良”是一种危险的人格,越是心善的人,命越不好

不同的人在这四个维度上的得分差异明显,最终表现为认知能力、反应能力的差异。现代心理学强调,我们的思维方式、主观情感体验以及模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命运,因为,我们可以认为,人格对一个人的命运具有决定性影响。

比如,你总是持有一种悲观的态度看待世界,也就会体验到更多负面情绪,从而养成消极处事的生活常态,自然生活过得不尽人意,反之,亦成立。

有学者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善良”是一种危险的人格,越是心善的人,命越不好,这是一种主观的描述还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呢?

心理学家:“善良”是一种危险的人格,越是心善的人,命越不好

善良,给我们最直观的体验是积极友好的,也是人际交往当中有利于关系发展的因素。心善的人,会用关怀的态度去对待周围发生的事,相信人性的美好,不会做出损人利己的行为。

但是,如果过于心善,同样会诱发不好的结果。正如“倒u型曲线”趋势,在某个范围内,我们的生活状态会随心善程度增高而增高,因为我们对世界抱有爱,也会受到更多的积极回馈,但是,在超过了限度后,我们的善意反而会阻碍事态的正常发展,甚至带来不幸。

前段时间的一则新闻,某男子十分爱狗,便将所遇的流浪狗都带回家悉心照顾。这本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举动,后来,渐渐发展为了一种强迫心理,他开始收容遇到的每一只流浪狗,最终造成经济困难、被家人与邻里所排斥,过度心善最终伤害了他。

心理学家:“善良”是一种危险的人格,越是心善的人,命越不好

与心善有关的社会行为属于一种利他行为

从心理学角度看,与心善有关的社会行为属于利他行为(altruistic behavior),指的是生活中那些善良的人,总是会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自愿的去帮助他人,并承受可能遭受的利益损失。

从进化心理学角度分析,人天生就有亲社会动机,这种动机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融入社会,从而保障自身的生存发展。那些善良的人通过利他行为,通过帮助他人实现自己在团体中的价值,最终结果是互相帮助,取得共赢。

心理学家:“善良”是一种危险的人格,越是心善的人,命越不好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帮助往往是在互惠的基础上建立的,其本质目的是帮助我们更好的在社会上生存。如果因为帮助他人,忽略了自己的立场,甚至牺牲了自己的正常权益,那么,这种利他行为就显得毫无意义。

在助人的同时,我们要保证自身的利益,否则,帮助行为对我们而言反而是危险性因素。我们经常会将过度善良者与讨好型人格(Flattering personality)、圣母型人格(Notre Dame Personality)相联系,这类人的显著特征是无下限、无原则的迎合、讨好、顺从身边的人,以至于完全忽略自己的感受,最终自己被负面情绪吞噬,精神崩溃。

心理学家:“善良”是一种危险的人格,越是心善的人,命越不好

如何摆脱过度“善良”?

1、精准识别自己的过度善良行为

2、构建自信、明确伤害

3、开始主动索求回报或者主动拒绝

首先,我们要精准识别自己过度善良的行为,然而明确这些行为是一种自我伤害,我们要肯定自己的行为价值,尝试每一次帮助他人后,主动索求回报,对于那些过分的要求,我们要勇敢拒绝,明确告诉对方自己的底线。

请牢记,每一个温柔善良的人,都值得被认真对待,每一次帮助他人之前,请优先考虑自己,做一个善良有度的人。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