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警察爸爸与子女沟通之道

文 / 株洲石峰公安
2019-05-25 02:16

关心健康

“5.25”取其谐音就是“我爱我”

关爱自我,了解自我,接纳自己,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提高自身心理素质,进而爱别人,爱社会。

关“心”健康——

关注心理健康

懂得心理健康

爱自己,爱他人

为此,有不少警察爸爸为之烦恼不堪。其实,这些烦恼的背后也许与警察爸爸们把工作习惯带回家里有关。

警察特别是工作中一线的派出所警察、刑警、监管民警,他们在工作中逐渐会养成一些与其他职业不同的人际关系模式:对不熟悉的人或环境的保持高警觉性,带着职业的怀疑态度与人相处,习惯推测对方的动机;对自我情感的高控制,不习惯向他人即使是家人流露强烈的情绪;秩序感高,对孩子的一些行为比如撒谎特别不能忍受;在单位养成的服从命令的习惯,在家里也用命令来要求孩子。

曾经有一个高一的男孩非常愤怒地指责他的警察爸爸:“他总是限制我与同学交往,甚至偷偷地翻查我的微信聊天记录。”为什么呢?因为爸爸担心孩子交友不慎影响学习。这位警察爸爸在工作中接触过不少青少年离家出走的案子,“都是结交到不好的人,特别是结交了网友。”这是警察爸爸的工作体验。他将这种体验带回家。尤其是儿子上高中以来,突然变得特别不合作,也不愿意与父母沟通。爸爸对这种青春期男孩常有的叛逆行为解读为:“肯定是交了损友,学坏了。”于是更加限制孩子与朋友同学外出活动,同时也开始“监测”孩子的上网。孩子当然拒绝服从“命令”,于是父子发生激烈冲突,最后孩子变成了一堵“墙”,不说话、不合作,“非暴力”对抗父亲的“粗暴干涉”。

警察爸爸与孩子沟通出现了问题,怎么办?

学会角色分离

在家里的时候,时刻提醒自己:在家里,我不是警察,我是一个爸爸,一个丈夫。这就是角色分离。

当然,除了警察还有很多职业容易把职业关系带到自己的家庭中,例如医生、教师和各级领导干部,这些家庭中如果家长不能够区分职业角色和家庭角色,比较容易给孩子给自己带去压力。

在父亲和警察这两种不同角色下处理关系有着明显的区别:在工作关系中,面对同事可以依靠纪律,面对犯人嫌疑人可以依靠法律。在工作时,被要求不把感情带到工作中。但是,在亲子关系中,我们则没有任何准则可以倚仗,甚至还要去处理感情,表达我们自己的感情,理解孩子的感情。

这是两种截然相反的角色,如果处理不好,把工作中的角色带入家庭,那我们往往不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甚至无法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但是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才是亲子关系的核心任务。

父亲的角色需要理解和努力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孩子需要与父母交流情感。

理解和接纳孩子的个性发展

我们总是担心孩子会受到伤害,希望他们能按照我们指出的路去走,至少不会撞得头破血流再回来,但是我们要知道这只是我们身为过来人的一己之见。

父母可以通过讨论方式与孩子交流想法,孩子年龄越长,越需要听一听孩子的想法,我们或许觉得,他才那么小,懂什么啊,说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

现在的网络很发达,孩子能接触大量的信息,已经不是过去的我们可以比拟的,当然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说出来的一些想法或许还是比较幼稚的,那为什么要去听孩子的想法,直接告诉他不就好了?

讨论可以让他们知道事情是可以商量的,父母是在意他们想法的,家庭也是他们的社会支持系统。而不是事到临头,父母最后知道,匆匆忙忙去帮孩子擦屁股。同时,平等的交流能让孩子们开始学着从父母的角度思考问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当然由于公安警察工作的特殊性 ,休息的日子里会更加的忙碌,很多人反映“这些道理我都懂,但是并没有那个时间,等我换班回去都凌晨了,难道我还要把孩子从被窝里挖出来交流感情?”

那我们如何让孩子觉得家长并不在自己成长中缺位呢?我们可以给孩子们写一些便利贴,“被老师表扬了,真棒!”(内容酌情自拟)。用这些便利贴告诉孩子:我很在乎你。

株洲警事

株洲石峰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