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胆子小的孩子说“别害怕”其实根本没有用!

每当有人奚落那些内向、不爱说话,甚至有点自闭的孩子为“胆小鬼”的时候,我
都十分为这些孩子担忧。
因为在这种声音下,他会变得越来越胆小。

朋友上小学的孩子涛涛就特别胆小。每次两家人一起吃饭,涛涛都不多说一句话,甚至我和老公夸赞他的时候,他也不敢和我们对视,头都不敢抬。
去年冬天,有一次,涛涛忘了带钥匙,提早放学的他进不了家门,竟然大冷天在楼栋里站了将近一个小时等妈妈下班回家。妈妈看着快冻僵了的涛涛心疼坏了,而涛涛竟然不敢敲邻居家的门进屋等一会儿自己的妈妈……

这可急坏了朋友。朋友是全职妈妈,对涛涛平时事无巨细都要管,连今天在学校和哪个小朋友说话了都要过问。
可是面对越来越“胆小”的儿子,她却又十分疑惑:如果从小就这么不“闯”,怕这怕那,连这一点保护自己的社交能力都没有,以后还敢独立进入社会吗?

其实,朋友的担忧与疑惑,也是很多家长共同的担忧。面对胆小的孩子,简单的一句“别害怕”是没有实际用处的。
因为孩子既不知道面对他害怕的东西为什么“别害怕”,又会因为这种未知而更加害怕。
然而其实,只要你明白了导致孩子胆小的原因,就能找到更好的解决孩子“胆小”“恐惧”这些问题的好方法了。
孩子胆小,竟因为它
1
严厉的家教
家庭教育过于严厉,容易让孩子不敢勇于表达自己,因为害怕“说错话”被斥责。
同时,家教过严的孩子,往往与外界接触太少,朋友也少,到了不熟悉的地方自然会缺乏安全感。
比如朋友的孩子涛涛,就是因为对邻居家不熟悉,而导致自己冻得够呛,也不敢去敲门。想想看,如果涛涛真的敲门了,邻居可能不让他进屋吗?

可是,涛涛的这种不熟悉,虽然可能来自于对邻居家的不信任,或因为害怕被拒绝,但更有可能因为害怕没经允许进了邻居家而被妈妈责怪。
而导致这一切原因,正是涛涛的妈妈对他平时事无巨细的管教。如果平时管的不是那么宽,其实孩子完全有识别一些是非,并有主见地做出选择的能力。
2
怕生
怕生,是孩子心理发育的一个必然过程,程度轻重不一。
而日常生活中,家长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怀疑他人的态度,否则会很容易让孩子面对他人时感到焦虑,因为孩子并不能快速评判出眼前这个陌生人是“好人”还是“坏人”。

另外,在家长安全的陪伴之下,可以鼓励孩子和他人打招呼甚至对话,来帮助孩子克服怕生的心理。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强迫孩子,给他时间慢慢来。
3
害怕被遗弃
有些孩子对父母等家人的依恋性极强,安全就意味着父母在他们身边。
然而,有的家长却把孩子一味交给阿姨照料而减少与孩子的接触和沟通,甚至在生气或开玩笑的时候扬言“不要孩子了”,甚至经常吵架、把“离婚”挂在嘴边。这些都会让孩子产生被遗弃的感觉,而这些感觉所造成的心理创伤往往是不可逆的。

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对孩子的陪伴,并且要注意与孩子的沟通。如果孩子已经产生了被遗弃的感觉,您就要加倍地陪伴他,爱抚他,反复告诉孩子他在家庭中的重要性,让孩子知道父母绝不会遗弃自己,慢慢建立安全感。
4
恐物
恐物,就是孩子会对特定的物品表现出恐惧,例如巨大的东西、毛茸茸的玩具、某种动物、漆黑的房间、关门时的声响等等。
我就记得自己小时候,特别喜欢玩积木,却对有一块积木特别恐惧,因为那块积木上画着一只人的“眼睛”。

对于并不真的可怕或危险的东西,父母可以鼓励孩子一点一点地去接近它,认识它,从而接纳它。
另外,孩子对某件事物的恐惧往往是受了父母的影响,比如父母在走进漆黑的房间时随口说过一句“好可怕啊”,就很可能让孩子对夜晚没开灯的房间产生“很可怕”的印象和恐惧心理。
所以家长朋友们一定要有意识地管理好自己的言行哦!
5
对突发事件的恐惧
一些孩子经历或目睹过某些突发事件,比如一些灾难、事故等(甚至是电视、手机上的灾难、事故),心灵受到了震动,很可能会在心中留下恐惧的阴影。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要对孩子多一些关心,避免带他们到可能引起回忆的环境中去,也不要给孩子接触到类似的虚拟场景,从而帮助他们渐渐走出阴影。
然而,当孩子的恐惧非常严重时,请您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去咨询心理医生。
6
对恐怖影视镜头的恐惧
我的侄子今年都12岁了,已经上了七年级,却始终不敢一个人睡,导致我哥和嫂子必须要有一个人陪在他床前,等他睡着了才能离开屋。平时在家,甚至连家门口都不敢接近。
后来我嫂子终于问出了原因:原来夫妻二人工作压力大,经常相约晚上在家看恐怖、悬疑片,被侄子经常瞄到。使得侄子自己也“入戏”了,现在怎么疏导都很困难。

其实,为避免这类恐惧,父母一定不要在说话或讲故事时故意渲染鬼怪的恐怖气氛,更不要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用鬼怪来吓唬他们。
另外,不要让孩子看影视作品中恐怖的鬼神镜头,以免给孩子造成心理伤害。
怎么让他“大胆”起来
1、对于孩子不要过多苛求,要给予更多的鼓励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犯错是家常便饭,如果对于孩子的错误指责过于严厉,孩子便会开始怀疑自己,害怕自己犯错误。
孩子为了避免犯错,就尽可能做得越少越好,说得越少越好,于是越来越不敢表达自己,越来越胆小怕事。
因此,家长一定不能对孩子犯的错误进行过于严厉的、甚至武断不讲道理的批评,而是进行平和的劝导,给孩子自己处理问题的自信。

2、给孩子创造更多的外出、社交机会
很多胆小的孩子都是由老人带,或者父母工作太忙,经常让孩子待在家里而很少出去。这样要么会让孩子越来越胆小,要么虽然孩子在家不胆小,但出了门就会怕这怕那。

因此,只有做妈妈爸爸的多和他们交流,并引导他们交外面的同学朋友,呵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才能慢慢帮他克服自身的害羞和胆小。
3、当孩子过于胆小时,家长千万不要斥责
要慢慢引导,告诉孩子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不要自己吓自己,而且很多人都是很乐意和他交朋友的。
如果只是一味地说:“你怎么这么胆小?”“别害怕”这种不疼不痒的话,只会让孩子更加反感,更加抵触。

4、多陪孩子,尤其是做爸爸的
母亲在教育的时候,会比较容易按照自己女性的原则标准,要求孩子顺从听话。相对母亲来说,父亲更加外向、勇敢、果断。
“爸爸”这个角色本身就充满着一种来自雄性的保护感与安全感,给孩子巨大的心理支持和力量。爸爸带着孩子玩耍的方式一般也更加能锻炼孩子的胆量。
如果说妈妈像月亮,那么爸爸就像太阳。一个孩子很难沐浴着月光长成一个阳光少年,他必须吸收来自爸爸的太阳光辉,才能形成开朗的心态。

有些孩子的“胆小”,往往并不由于天生性格的内因,而是出于家庭、人际等外在环境。
一个“胆小”的孩子,他最渴望的,是更多的鼓励,更多的朋友,和更多来自爸妈的关怀。
但愿,当下次有人说他“胆小鬼”时,孩子们能微笑、大方地回一句,“来,交个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