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心理咨询到底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HELLO,大家好,我是心理咨询师伟铭,今天跟大家介绍一下心理咨询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相信有很多朋友都有这样的疑惑:“我想要去做心理咨询,但是不知道心理咨询到底有没有用?”那么,在这里,我就跟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自己在做心理咨询时的一些心得,希望能够帮助你更清楚地了解心理咨询。
首先,我想说的是,心理咨询更多的是一种体验,而不是把那些生硬的知识和一些教条的道理灌输给你。因为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做不到。如果心理咨询也是在空谈大道理,那我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钱去做咨询呢?
那么,心理咨询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体验呢?
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过程:
1、向咨询师借助自我力量。很多来做心理咨询的人都是在某个阶段处于自我力量非常薄弱的时期,这个时候光靠自己的力量是很难克服内心的痛苦的。这个时候如果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咨询师就可以通过自己更为强大的自我力量来加强来访者的自我力量。
举个例子,某个来访者感到莫名的痛苦前来寻求咨询师的帮助,咨询师通过认真的倾听了解到来访者的痛苦很有可能是由于最近的感情出了比较大的问题引起,而来访者把感情问题看得特别重要,没有勇气去接受自己的感情已经很糟糕了这样一个事实,转而采用逃避和否认的机制去压抑这份痛苦。这时候,咨询师通过耐心的引导去让来访者慢慢的打开自己的防御机制,并正视这个事实。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咨询师要用坚定的态度让来访者看到:“作为你的咨询师,我愿意看到你内心最柔软最脆弱的一面,我也有能力去接住你的痛苦,并且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我们是可以去化解这份痛苦的。”如果来访者能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那么,他/她(为了方便,下文全部用“他代替”)是能够慢慢地打开自己的心防,然后和咨询师一起去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而这种聊天方式也是心理咨询区别于一般聊天很重要的一点。在一般的聊天中,当你有某个问题想要寻求别人的帮助的时候,对方一般会安慰你,然后告诉你:“你这个问题算不上什么,不要想太多。”或者会跟你说:“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别想那么多了。”如果一个人这么跟你说的话,其实是代表他不愿意深入了解你的问题,也不想帮你分担你内心真正的痛苦。因为如果对方真的对你的痛苦感同身受的话,那他就会知道,你内心已经那么煎熬那么难受了,又怎么可能单凭一句“别想那么多”就能解决呢?所以,这种聊天方式的本质其实也是在逃避问题、否认问题。当然,这一点我们也能理解对方,毕竟我们的问题不是对方造成的,对方也没有这个义务帮助我们分担那些负面情绪。
而这也正是心理咨询的一个价值,因为心理咨询的方式和上面提到的普通聊天恰恰相反,它是通过咨询师更为强大的自我力量给来访者营造一个安全的空间,让来访者在这个空间中能够尽情地、详细地讨论自己的所有问题。因此,我觉得,一个合格的咨询师,首先自己得是一个内心强大的人,这样,他才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来访者内心那些痛苦的、黑暗的甚至是可怕的负面情绪和所谓的“负能量”,然后,咨询师通过自己的力量转而加强来访者的自我力量并重塑来访者的自信,从而让来访者能够慢慢地去消化并处理那些情绪。
2、释放情绪。很多来访者前来寻求咨询,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我该怎么做?”这个时候,如果咨询师直接告诉你你该怎么做,那么结果往往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你该怎么做,难道你自己还不知道吗?你早就知道你该早睡早起、你该认真工作认真学习、你该加强锻炼、你该更加自信更加勇敢、你该戒掉那些不好的生活习惯……但是,这些有用吗?
我知道你现在想问什么?你想问:“那什么才是真正有用的呢?”别着急,先让我给你举一个例子。想象你的内心就是一个房间,这个房间很脏很乱,有很多垃圾。现在,你想要让这个房间变得干净整洁,那你应该怎么做呢?也许,你会把那些垃圾扔到床底或其他看不见的地方,然后匆匆忙忙地买一堆新的家具和装饰品来装扮这个房间,随后这个房间看上去就好像焕然一新了。最开始,好像确实是这样,但是慢慢地,床底的那些垃圾越来越多,而且开始散发臭味,让你的房间彻底住不了人了。而且由于房间里的东西越来越多,你发现新的东西已经根本进不来了。
我知道,这样说很疯狂,对于你自己居住的房间,很有可能你不会这么干,但对于你的内心,你是不是一直都是这么做的呢?我们的内心就像那个房间,我们内心的那些负面情绪就是房间里面的垃圾,而那些新的家具和装饰品就是你的行动。当我们内心有了一些负面情绪时,我们习惯性的把它们压抑到我们的潜意识里,好像它们并不存在一样,然后我们喝上一碗“心灵鸡汤”,告诉自己“我是最棒的!”,并动用自己的意志力强迫自己去做一些非常“正能量”的事情。但是,这有用吗?你能逼自己做到一次两次,但你能一直做下去吗?而且,那些压抑的负面情绪并不代表它们都消失了,它们一直存在于你的潜意识之中,当有一天,这些负面情绪积压到一定程度之后,它们就会像床底的垃圾一样散发臭味,导致你出现一些莫名的躯体疼痛和情绪痛苦,从而影响你的正常生活。(我们通常所说的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往往就是这样产生的。)
针对我们居住的房间,当房间里有很多垃圾的时候,我们都知道,要让房间变得更加干净整洁,我们需要先把那些垃圾清理出去,给房间腾出足够的空间,这样,新的东西自然而然就能进来。对于我们的内心也是一样,当你感到很痛苦的时候,直接告诉你你该做些什么其实是没多大用的,因为你的内心已经没有足够的空间去容纳新的东西。你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释放掉你内心的负面情绪,给你的内心腾出足够多的空间,然后,不需要别人告诉你你该怎么做,你自己自然而然就会去做那些对你真正有帮助的事情了。
那么,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释放情绪”大致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呢?首先,和第一点一样,咨询师需要给来访者营造一个足够安全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能够允许来访者的所有情绪和想法都流露出来,然后咨询师也能够真正地接住这些情绪。这样,这些情绪就流动起来了,它们就像天空中的云彩一样,会自然而然地来,也会自然而然地走。
具体的表现形式大致就是,咨询师通过耐心地提问和认真的倾听去详细了解来访者的情况,然后给予来访者及时的回应,去引导来访者把内心的痛苦倾诉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来访者可能会感觉到内心有一股巨大的情绪涌起,这个时候不要抗拒它、不要排斥它,让这些情绪宣泄出来。如果你很想哭,就尽情的哭,不要压抑自己;如果你发现身体在颤抖,就让它尽情的颤抖,这些都是情绪在释放的标志。通过哭泣或者身体颤抖等方式,这些情绪就能慢慢地释放出来。当然这个过程也不要着急,需要在咨询师的引导下循序渐进地进行,切记操之过急。
3、共情。“共情”是非常简单但却极为有力量的一个词,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能否与来访者共情,也是决定着咨询是否有效果的关键因素。简单来说,“共情”就是指去理解某个人,但很多人并不清楚真正的理解到底意味着什么。真正的理解可不是嘴上说说“我理解你”这么简单。在我看来,真正的理解包含着两个维度。
首先是表层意识层面也就是头脑层面的理解,就是说,我听懂了你的意思,我可以帮助你思考并分析问题。这是大多数聊天中都能够达到的一个层次,但这个层次的理解对解决对方的问题,其效果是微乎其微的。
第二个层次是潜意识层面也就是身体层面和情绪层面的理解,就是说,我在倾听你讲话的时候,我不仅用头脑在听,我也会用身体去感受你身体的感觉、用情绪去体验你情绪的痛苦。做到这个层次的理解往往能产生这样一种效果,我在倾听你讲话的时候,如果你感觉到身体某个部分不舒服,我也能在某种程度上感受到我身体的那个部位也不舒服,如果你感觉到你内心有一股情绪涌起,我也能在某种程度上感受到一股同样的情绪。而只有做到潜意识层面的共情,我和你才可能产生真正的共鸣,我们的频率才可能达到真正的同步。然后,我把我感受到的反馈给你,这样,我的反馈才能真正触动到你的内心,从而触发疗愈的可能性。
落实到具体的表现,大致就是,在你向我描述某个问题的时候,我会尽量试着把自己带入到你所描述的场景当中,看看我的内心会有什么感受。然后,我再把我感受到的东西反馈给你,如果我的反馈触动到了你,那说明我与你达到了真正的共情,我真正理解了你的问题,从而我们就可以理智地探讨一下,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做对你来说是最好的。这样,你的问题就有了解决的可能性。
试想这样一种情况,如果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个人,他能够理解你的所有感受,能够对你的所有痛苦都感同身受,你可以尽情地跟他诉说所有的心里话。这难道不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一种感觉吗?
4、咨询关系。现在的心理咨询有很多流派,每种流派的理论和技能都有不同的地方。但在所有流派中,咨询关系都应该是最重要的。因为大部分的心理问题归根结底都是人际关系出了问题。而如果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不能和来访者建立一个良好健康的关系,那么对于来访者来说也很难通过心理咨询去改善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这里以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比如有一个来访者,他在工作中和领导的关系存在一定的问题。他发现自己面对领导时压力很大,在工作中哪怕稍微犯了一点小错误,他也会非常紧张,担心领导会严厉地批评他甚至会辞退他,而如果自己有什么委屈或者不满,他也从来不敢跟领导直接表达出来,这样的情况让他在工作中如履薄冰,非常痛苦。经过咨询师的分析,发现他的问题源自他童年时期和父母的关系。在他的原生家庭中,如果他犯了一点小错误,父母都会严厉地批评他、惩罚他,甚至会打骂他或者用“如果你再这个样子,我就不要你了!”这样的话语来威胁他,而如果他对父母表达自己的不满的话,父母不仅不会理解他,反而会变本加厉地惩罚他。他和父母的这种关系模式被延伸到了自己和领导的关系模式当中,因为父母对于他而言是一个权威形象,而领导也是一个权威形象,所以他潜意识里把小时候对父母的恐惧投射到了领导身上,他特别害怕领导也会像小时候父母对待自己那样,所以他特别害怕在领导面前犯错,也不敢跟领导表达自己的不满。在看到这一点之后,来访者首先要意识到,他和领导的关系并不是现实中出了问题,而是受到了潜意识里自己和父母关系的影响,进而看到在现实的关系中,领导不是他的父母,所以领导其实很多时候并不会像小时候父母对待他那样来对待自己,也不是所有的权威人物都和他的父母一样。
在来访者清楚这一点之后,还需要通过一些实实在在的练习来彻底突破这一点。而咨询关系就是一个很好的练习机会。因为对于来访者来说,咨询师也代表着一个权威形象,如果在咨询中,来访者发现自己如果犯了一些错误,咨询师并没有责怪他,而只是对事不对人地提出了他的问题所在,同时咨询师还鼓励他勇敢地表达自己对咨询或者对咨询师的不满,当他试着表达出来之后,他发现咨询师并不会因此而大发雷霆,反而能够真正地理解他,开导他,那么他内在那个根深蒂固的和父母的人际关系模式就会慢慢化解,从而能够跟咨询师建立一个健康良好的关系模式。随后,如果他能把这种咨询关系应用到现实的人际关系当中的话,那么他的这个问题就能慢慢地得到彻底的改善。
5、增强自我觉察力。上面提到过,在心理咨询中,来访者问的最多的一个问题是“我该怎么做?”其实除了这个问题,来访者经常还会问另外一个问题:“我已经知道了我的问题,那我应该怎么去改变它呢?”其实,当来访者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他是希望我能给他一颗灵丹妙药,当他把这颗药吃下去之后,他不用经历任何痛苦,然后他的所有问题都彻底消失了。所以,我通常会这么跟来访者说:“我没有办法用一两句话告诉你你该怎么做,你只有勇敢地去面对它,去承受经历这些痛苦,并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才能慢慢地改变它。”而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保持足够的自我觉察,因为只有持续深入的自我觉察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那自我觉察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我经常举这样一个例子。我们的内心就像一个深不见底的井,井底是非常黑暗可怕的,在那里,可能埋藏着你内心的阴暗面、你的欲望或者是一些羞耻感、愧疚感和罪恶感等等。平时,你都是生活在井的外面,感受不到井底的黑暗和恐惧。但是有一天,你突然掉进了井里,你抓着井的壁檐,不敢向下看,更害怕自己会彻底掉下去,因为在那井的最深处,你能感觉到有一些特别恐怖的东西好像要吞噬你。因此,你拼命地想要爬出去,你的亲戚朋友们也在井口拼命地想要把你拉上去,但你发现你怎么也爬不上去,只能吊在半空中陷入无尽地挣扎……
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人,他告诉你:“要想彻底摆脱这个困境,你要做的不是向上看,也不是拼命地爬出去。而是勇敢地向下看,然后一步步深入井底,去看清楚那井底到底有些什么东西。”虽然你半信半疑,但是你已经在痛苦之中呆了太久,所以你还是尝试着向下看去,然后一股巨大的恐惧感向你袭来,你本能地想要逃避,想要把头再次扭转回去。这时候,这个人却坚定地跟你说:“不要抗拒、不要逃避,勇敢地盯着它”。你再次鼓足勇气向下看去,慢慢地,你发现那股恐惧感减轻了。然后,这个人继续告诉你:“接下来,就让我们走到井底去,你不用太担心,你不会一下子掉下去,我会托住你一步步走到井的最深处。”随后,在这个人的帮助下,你慢慢走向了井底。
在这个过程中,这个向下看的动作就是你的自我觉察力,它就像一道意识之光,能够慢慢地把井底那些黑暗的地方照亮,让你去直视你内心最深的恐惧,当你能够看清楚井底的那些东西之后,你就可以一步步深入到井底,然后你就不再害怕他们了,你也可以在这口井里自由地出入了。
而想必大家都看出来了,上面那个托住你的人扮演的就是心理咨询师的角色。
好了,关于心理咨询是什么样的一个过程就先介绍到这里。当然,心理咨询是一个很复杂也很奇妙的旅程,我也没办法用一篇文章将这个过程完整地描述出来。在我现在的来访者当中,有一些是咨询了好几年的,但是就算做了几年的咨询之后,我们现在的每一次咨询都还会发现一些新的东西,体验到一些新的感觉。因此,如果你真的需要心理咨询的帮助,我建议你可以找一个适合你的心理咨询师,去实实在在地体验一下。
祝福你,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