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你的同情,很可能也是一种伤害

文 / 一点心理学
2019-04-29 10:07

关注一点心理学,让生活轻松一点。

心理学:你的同情,很可能也是一种伤害

小时候,妈妈总在街边一个老婆婆那里买菜,老婆婆年纪有点大了,提着篮子卖点自家种的菜。

我当时虽然才上小学,但也看得出来妈妈是同情老人,我只是奇怪为什么妈妈不多给钱,或者直接给钱?

至今我都记得妈妈的回答:老婆婆虽然年纪大了,但没有乞讨,还是自食其力在卖菜,别人也是有自尊的,如果我多给钱,或者不买菜直接给钱,万一被当做施舍,岂不是伤了人家的自尊?

我明白了,同情是人性的温暖,是善良的体现,然而,它也是把双刃剑,它的另一面,是伤害。

一、同情,有时只是满足强者自身美德需求。

同情是对他人的苦难、不幸而产生的关怀、理解等情感反应。

心理学:你的同情,很可能也是一种伤害

同情是以移情作用为基础的,偏重于同情者本身的情感体验和认知,对“弱者”、“不幸”的判断常常带有主观成分,且会受到个人潜意识中情感的影响。

所以,“同情”是个人的情感,被同情者是不是愿意接受这份“同情”,以及这份“同情”会不会给别人造成伤害,是个问题。

我曾经参与过一次贫困县的资助活动,是由某品牌商赞助的,当天受助县搭起了简易的舞台,邀请资助方和受助的孩子们同台联谊。

品牌商领导大讲特讲奉献的意义,并表示会一直资助贫困县的孩子们。受助的孩子轮流上台接受捐赠、拍照。

给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受助者代表发言,一个小男孩穿着旧运动服,讲他家里很穷,土豆掺着米饭吃,他每天光脚翻过几座山上学,就是为了不把鞋子磨坏。

心理学:你的同情,很可能也是一种伤害

主持人表达了同情,然后追问他,那么你今天穿上了新鞋,有了学费上学,是不是要感谢资助你的“再生父母”呢?

听到“再生父母”四个字,小男孩明显有点窘迫,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贫困的孩子仅仅因为接受了捐助,就要认人做“父母”,太伤人自尊。

贫穷并不是孩子家庭的原罪,而且贫困也是一种隐私,扶贫要注意尊重受助者的自尊心、保护受助者的隐私权。

这种当众放大难堪和尴尬的行为,只是为了显示资助者自身慷慨有美德,让爱心行动成了“示爱行动”,让人反感。

在荷兰最大的慈善机构——荷兰郁金香基金会的总部院子里,有一座纪念该国慈善家费尔南德的塑像,塑像的底座刻着一行字:一手给予帮助、一手给予尊重

心理学:你的同情,很可能也是一种伤害

他们把“尊重”提到和“帮助”同等重要的位置,作为慈善活动的两个核心,可见在同情、帮助别人的时候,是很容易挫伤受助者自尊心的,这也是给予帮助的人,要考虑到的。

同情,本是一种美德,但被同情的人,往往并不愿意被看成弱者,帮助是为了让他们走出困境,而不是让他们拿尊严来接受施舍。

如果在帮助的同时,给了受助者屈辱的感觉,这种帮助,多少都带有了伪善的成分。

为此,上海市红十字会从2015年4月1日起,就要求在本市各级红十字会组织的救助活动中,将不再要求或安排受助人现场受助,以加强对受助者隐私的保护,和人格的尊重,防止和克服未经受助者同意,而将其曝光于社会公众面前的现象。

二、同情,容易给人带来二次伤害。

有一部电影叫《触不可及》,说出了“我们不需要同情”的真谛。

心理学:你的同情,很可能也是一种伤害

因为一次跳伞事故,白人富翁菲利普瘫痪在床,欲聘请一名全职陪护,他在众多应聘者中,挑选了黑人德希斯。

德希斯刚从监狱出来,背负家庭重担,一心只想寻张辞退信以申领救济金,而且他明显对女助理的兴趣要远大于这份工作。但是菲利普还是一眼相中了这个小伙子。

起初,两人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大相径庭,但是,随着了解的不断深入,他们相互影响对方,相互欣赏,成为终身挚友。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菲利普之所以选中德希斯,是因为他“没有同情心”,他不怜悯自己,对自己没有特殊对待,也没有歧视。

德希斯好像总是忘记菲利普瘫痪的事实,完全不在乎菲利普的残疾,“你是残疾人”在德希斯眼中,就好像你脸上有颗痣一样无所谓,而这正是菲利普想要的“真正”的尊重

心理学:你的同情,很可能也是一种伤害

王小波也曾经说过:“对残疾人最大的尊重,就是不把他当残疾人。”

而同情,仿佛是在对他们说:你和我们不一样,你更弱小,容易对他们造成二次伤害

不仅仅是对残疾人,对任何人的同情其实都一样,很难不带着强者的骄傲

前面说过,同情是以移情为基础的。所谓移情,是人们把自己的情感需要和认知,投射到了别人身上。

同情,意味着看到了别人的弱小、不幸的遭遇,触动了自己内心的感受,不自觉地把对方放在一个相对低的位置,一次次地告诉对方:你好可怜。

而这时候的人们,往往忘了什么是二次伤害,什么是感同身受,什么是对方真正想要的。

网上有个超暖的视频,国外一个小女孩在迪士尼乐园遇到了史迪仔,兴奋地往前冲时不慎滑倒了。史迪仔看到后也跟着她一起倒地,过后还爬起来给小女孩带上了花花手环,太甜了!

孩子虽然很小,但在众人面前摔倒,还是有点尴尬的,扶她起来,可能让她感到自己是弱小,而别人不把摔倒这事当回事,对她就是最好的安慰。

心理学:你的同情,很可能也是一种伤害

三、给予帮助,而不是同情。

既然同情有时候也是一种伤害,那么,我们是不是不该给予别人同情和帮助呢?

并不是。

“同情是无用的,而帮助却是积极的同情。”

这种帮助,可以是“润物细无声”的,也可以是什么都不做。

“润物细无声”的帮助,是换位思考,是考虑到受助人的感受,给予帮助的同时,照顾对方的尊严,让对方“精神生活有寄托、融入社会有尊严”。

不要让我们的同情和帮助伤害到别人,如果我们的爱心是寒夜里的炉火,也要考虑安全距离,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不近不远,才能给人温暖;不考虑受助人的感受,越过了边界离得太近,则会烫伤别人。

心理学:你的同情,很可能也是一种伤害

什么都不做的帮助,则是放下自身的狭隘和自以为是

有的人,根本不需要别人的同情,他们不仅不弱,还是绝对的强者。

  • 就像经历挫折的人,他足够坚强,自己度过难熬的岁月;
  • 就像身体有缺陷的人,他能接纳自己,并且笑对生活;
  • 就像经济困难的人,他自力更生,不偷不抢。

如果我们要强行给这些人以同情,显得多么可笑!

我们不要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别人身上,对于他们,我们不仅不可以同情,更没有资格同情。

给勇者以敬佩,给弱者以鼓励和切实的帮助,才是我们该有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