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想要摆脱负面情绪,一直胡思乱想就行了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面临着工作、人际、经济等各方面的压力,随之而来的便是更不稳定的情绪状态(emotion state),人群中,大约有15-20%的人,存在情绪障碍。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中时,会更容易产生情绪波动,为身边发生的一点小事大动干戈,引发愤怒、焦虑等负面情绪。
并且,负面情绪会使我们的身心进入紧张的应激状态,对我们的健康造成诸多不利影响。那么,如何才能摆脱这些负面情绪呢?对此,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观点:通过“胡思乱想”消除负面情绪。
想摆脱负面情绪,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负面情绪是如何产生的。很多人会认为,自己之所以产生了愤怒、悲伤等消极情绪,是因为经历了某件不愉快的事情,影响了自己的心情。
情绪abc理论
然而,认知流派的心理学家埃利斯并不这么认为。他和他的团队提出了情绪abc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情绪的产生分为三个步骤。
最开始,我们经历了某个事件;之后,我们会根据自己的经验、观念对这个事件进行解读;最后,才产生了相应的情绪。
具体而言,当你经历了某件不好的事情之后,并不一定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你最终的情绪状态其实取决于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正如那句老话所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当你遭遇到某件不顺心的事情后,但你却把他视作一个提升自己的机会,这样一想,你就会觉得释怀。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同样的处境下,有的人能够保持乐观,发掘事物积极的一面;而有的人却因此萎靡不振,陷入负面情绪中无法走出来。
胡思乱想
在这个过程中,“胡思乱想”便起到了积极作用。当你面对一件已经发生的事情,如果你只是被动的接受这个结果,便很容易陷入“自我无用论”、“糟糕透顶”等消极的情绪状态中。
但是,如果你能发挥“胡思乱想”的作用,便能在事件发生后为自己寻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去给事情一个更合理的解释,从而能从多角度考虑问题,摆脱负面情绪的困扰。
比如,上班时,发现某个同事总是板着脸,对你爱理不理。对于这种遭遇,一般人可能会觉得那个同事很讨厌自己,于是产生沮丧情绪。
然而,对于那些喜欢胡思乱想的人来说,他们就会考虑更多可能发生的因素:“是不是因为这个同事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才愁眉苦脸?他和女友吵架了?他的工作任务没有完成?.....”
经过这一系列胡思乱想之后,他们便会觉得同事对自己态度冷淡,可能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并不一定就是自己的错。于是,他们会感到释怀、心情舒畅,并未受到这件事的消极影响。
所以说,“胡思乱想”能够帮助我们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用不同的观点的解释事件,进而避免我们走入自怨自艾的死胡同,帮助我们摆脱那些负面情绪。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作者
第一心理主笔团 | 神奇小小
参考资料:
《情绪ABC理论》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