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抑郁症高发,我们的家庭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文 / 于丹
2019-03-19 15:09

导 语:春意一天天浓了,白昼长起来了,蝴蝶也快要来了,人被烤的暖暖的。每个人心中的春意也苏醒了。明媚的春天,让人也仿佛感觉到生命的苏醒,想要融入到这自然中去。在“忙趁东风放纸鸢”的踏春游玩中,于耳濡目染的家教中,重归本心,养成一种自觉的人格和态度。

1.家教是一种人心的默契

过去的中国人,接受的是农耕文明的土地教育。孩子们春天撒着欢儿地玩耍,夏天在河沟里游泳,秋天掰玉米、烤土豆,冬天换上新棉袄,放鞭炮、贴春联、过大年。四季的循环,在孩子们的玩耍中清晰展现。因为崇尚多子多福,每家每户都是大的拉扯小的。一个馒头热气腾腾出锅时,要掰成几块,每个孩子吃一块,这就叫分享。

大学生抑郁症高发,我们的家庭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现在的孩子,已经远离了分享。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家庭教育究竟是进步还是退步了?所谓进步,有社会标准,也有心灵标准。有时候,我们只欣喜于得到了多少,却忽略了付出的是什么。

今天的教育,让孩子得到了丰富的知识,却让他们失去了在人群中快乐的能力。为什么现在的很多孩子没了合作精神,没有团队意识,不注重承诺?因为他们没有在玩耍中接受服从规则的教育。当所有孩子都踩着滑板独来独往时,他们怎么能懂得合作与谦让呢?

大学生抑郁症高发,我们的家庭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中国人有个观念叫“天人合一”,其中“一”就是成长中的准绳。当“人”从小孩开始一天天成长,遇见“一”时,就说明你长“大”了,可以伸出手臂,筋骨强壮,立于大地。当“大”再遇到“一”,再提升心里的标准,就是“天”字。“天”就是人头,中国人信天理、讲天良,比社会道德更恒久的法则,就是苍天跟人心的默契。

2.家教是一种伦理的认同

以前人们夸一个孩子,经常说“家教好”,现在这个评价用得越来越少了。家长们说得更多的是孩子“奥数拿过冠军”、“外语口语是多少等级”。在评价孩子的时候,我们越来越多地使用社会人格的成功标准,却渐渐忽略了自然人格的流露。

可“家教”这个词依然应该被重视,因为它是一种耳濡目染,是一种长期的人格养成。对中国人而言,家庭教育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基地。

大学生抑郁症高发,我们的家庭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孔子提出一个人的学习要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入则孝,出则悌”,就是讲家庭教育;第二阶段是“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说的是社会教育;第三阶段是“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就是说前两个阶段都完成了的话,就可以去学习文献知识了。

我们现在是反过来了,在学校接受了很多年教育之后再去接受社会教育,而家庭教育呢?往往被我们牺牲掉了。

大学生抑郁症高发,我们的家庭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家教是一种伦理的认同,也是一种规则的认同。家庭教育是让孩子从小就找到一种生命的自觉,一种建立在服从基础上的自觉。这种服从是伦理的服从,规则的服从,个人对集体的服从。为什么很多考上大学的高材生,却总是磕磕碰碰、与人有那么多冲突呢?到了念大学时你再告诉他们什么叫作“规则”,已经晚了。

3.带着家族烙印融入社会

我们都懂得“无以规矩,不成方圆”,但是我们的观念和行为往往很混乱。一方面我们教孩子要尊重老人,另一方面老人却在伺候孩子;一方面我们告诉孩子要尊重他人、服从规则,另一方面,在绝大多数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依然唯我独尊;我们嘴上告诉孩子要艰苦朴素,但在行为方式上,还在给孩子买很多奢侈品。“言传不如身教”,相对于行为的强大,思想和语言往往是苍白的。

大学生抑郁症高发,我们的家庭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一个从小懂得牵挂别人的人,长大了才可能被别人牵挂。家庭就是一个让我们从小酝酿牵挂的地方。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家庭的行为方式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今天的我们常感到人越来越像工业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标准产品,越来越失去了属于每个家庭的烙印。

“烙印”这个词的英文是“brand”,它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品牌”。企业要有品牌,其实人也需要有品牌。人的品牌不是指你拥有几亿资产,拿到了多么高的学位,或是有多么显赫的地位,而是我们带着什么样的家族烙印融入社会,我们用一种什么样的个人印记去对抗过于规范化的“流水线”。

大学生抑郁症高发,我们的家庭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4.回归本心,重建家教

现在,我们的教育以及社会都出现了很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或许就在于回到常识,明辨是非。有人说要让人的本心回到小学阶段,这其实还不够,要呼吁让孩子回到幼儿园,幼儿园是培养常识的重要阶段。幼儿园的孩子是守秩序的,他们干什么都会排队,他们都很懂礼貌,见到大人都会打招呼。小孩后来为什么不打招呼了?因为大人总不理他们;小孩后来为什么变得不讲规矩,因为开始了解了社会。

大学生抑郁症高发,我们的家庭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一个民族不能数典忘祖,一个人永远不要笑话自己的童年,因为童年学的是做人的规矩。关于明辨是非,孟子把人的仁义礼智都归结到一颗初心、本心。所谓仁爱,就是侧隐之心;所谓大义,是羞恶之心;所谓礼,是恭敬辞让之心;所谓智,是是非之心。今天,我们的知识教育如此发达,但知识等同于智慧吗?智慧是是非之心吗?不是,所以我们需要回到原点。

知识只是知识,智慧是要明辨是非,用农民的话说更明白,就是“得知道好歹”。中国农耕文明体现出了明辨是非、知道好歹。大家去很多村子看看,都有一些目不识丁的大娘或奶奶,家家户户邻里吵架了,家庭纠纷了,孩子不念书,都会到老太太面前,老太太虽然不识字,但是明事理,说得大家心悦诚服,起码告诉孩子不要伤天害理。但是到了今天,这样的传统已经没有了,所以我们现在应该提倡,要恢复家教,教孩子回到常识,明辨是非。

大学生抑郁症高发,我们的家庭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春光中,时间刚刚开始,人们可以一点一点地把梦想种在现实的土地上,看它开花,看它抽穗,看它结果。这个生长与成熟的过程,人还可以企望。

本文节选自《成长,比成功更重要——于丹谈家庭教育》,来源期刊:《学习之友》2012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