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童年时期你和母亲的关系,决定了你的爱情和婚姻模式
心理学家武志红认为童年时期的父子关系指向家庭外部,影响一个人成年之后的社会关系,而童年时期的母子关系指向家庭内部,影响一个人的亲密关系,比如爱情和婚姻。顺着这个观点,我们继续用心理学的视角看看一个人童年时期和母亲的关系,如何影响他(她)未来的爱情和婚姻。
和母亲的共生发展心理学认为孩子在六个月之前,和母亲是共生在一起的,孩子没有“你”和“我”的概念,在他(她)的心理认知里,妈妈和自己在心理上和身体上是相连的,外部世界是以他(她)意志为核心的。
上面的这种境界,在成年人的爱情和婚姻中也很常见,比如在一段爱情或婚姻中,女方通常会有这样的表现:我不说,你就要知道我想什么,不然你就不爱我。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退行,指回归到不符合其年龄的性格特征上,这个情景即是退行到了到婴幼儿时期,表现出了六个月之的前孩子特征。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如果在这个阶段,孩子与母亲的共生没有发展好,或是遭到破坏,那么在成年之后的亲密关系中会很容易退行到婴幼儿时期,给爱情或婚姻造成破坏。
此外一些人习惯于在感情中以自我为中心,对忠诚、忠贞、纯洁要求度极高,一旦不能满足他(她)的需求或情感破裂就表现的极其可怕的人,也是这个阶段没有得到顺利发展的后果。
和母亲的分离如果说前六个月在孩子的心理世界,自己和妈妈是属于“一个人”的共生体,那么六个月之后就是共生体的分离,最终形成“两个人”,六个月到三岁之间,孩子会逐渐意识到自己和妈妈是两个不同的存在,他(她)既需要和妈妈亲近,又和妈妈相对独立,也是这时候,孩子会发展出“我”和“你”的概念。
这个阶段的孩子重要的发展任务是与母亲的分离,分离的最终结果就是意识到“你”和“我”都可以说了算,我们是不同的存在。如果说与母亲共生阶段的主题是绝对的“剥削”、“控制”,即凡事以婴儿的意志为核心,那么这个阶段的主题就是争夺“控制权”,即这个阶段不再是一个人(婴儿)说了算,而是我可以接受对方与自己的不同,但孩子还是希望自己能多一点“控制权”,能随时呼唤到母亲。
反映在成年人的身上,就是你要对我绝对的忠诚,而我可以相对自由一点,这样就最好。其实这样的心理表现也是退行到了这个阶段的一种体现。
和母亲的相知差不多到孩子三岁之后,如果顺利发展,孩子的心理上会接受关系的复杂,知道除了“我”和“你”,还有“他”,这个“他”最初的意象就是爸爸,即母子关系之外的一个关系存在。
这个阶段的顺利发展,会使得孩子和妈妈变得相知,即我知道你是爱我的,同时你也可以爱别人,我爱你,但是我也可以爱别人,因为我们“相知”,彼此信任。这里的别人是一个泛指,可以是人,可以是工作等其他客体。
在成年人的爱情或婚姻中,即:我爱你,我也相信你爱我,当然你也可以有权利选择爱其他的存在,我爱你,我也可以,我们彼此独立,不绝对占有。
在这个发展基础上,因为孩子知道妈妈爱他(她),因此心里住了一个爱的人,所以就不会倾向于和母亲待在一起,能够放心的和父亲走向家庭外部,发展出好的社会关系。那些在情感中缺乏安全感的人,就是童年时期和母亲的“相知环节”没有发展好,不相信母亲足够爱自己,因此变得焦虑。
电影《美丽人生》中的小男孩心中住着一个爱她的妈妈,就算和父亲一块被带到了集中营,在父亲的智慧领导下,他的心理依旧美好,依旧可以自由的爱这个世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孩子的世界,亦是一个生一、生二、生三的过程,由最初的一个人,以自我为中心,紧接着发展出“我”和“你”的概念,再接着接受“他”这个客体,发展出“我”、“你”、“他”的关系,而每个过程的联结就是爱,而这份爱就是我们成年之后发展亲密关系的雏形,而这个雏形的主体就是孩子和母亲,所以童年时期和母亲的关系,对成年之后的爱情和婚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作者简介:心理相先生,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教师、心理专栏签约作者、优质心理领域创作者。公众号:心理相先生,可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