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的你,还在坚持自己的梦想吗?
2019,谁不想拥有一个“飞驰人生”!
以梦为马,飞驰人生
看完《飞驰人生》,走在路上在想电影最后那个画面,回到家忍不住搜出主题曲,阿信唱的《一半人生》单曲循环的听着,突然有了想写写东西的冲动,因为是看的首映,怕说多了剧透说少了表达不出我激动的心情,不过,我觉得不存在剧透。
因为电影笑点很多,热血的地方很多,每个人对于人生,对于梦想都有不同的感受,所以看完这篇影评,再去看电影,或许你会有和我不同的感受。
作为一个故事来看,是很常见的一个梗:沈腾饰演的一个曾经辉煌的人张弛,在不小心“失足”之后,从人生巅峰跌落谷底。
曾经坐拥豪宅,美酒,美女,豪车……身边永远都是巴结自己的人,在自己跌落谷底的时候,广告违约,房屋没收,也不再有人搭理自己,一时间成为露天阳台卖炒饭为生的“社会底层”。
忽然有一天,这个曾经的“奇迹”想东山再起,于是开始找曾经的“战友”,再找回“战马”,想要夺回曾经的一切。
五年后为了自己的梦想,也为了向儿子张飞证明他以前曾是拉力赛车冠军,张驰打算重回拉力赛场。
在张驰被迫退役的五年里,林臻东取代了他,并连续荣登五年冠军宝座。
赛车是张驰的梦想,他对赛车极其热爱,赛车可以让他的生命大放光彩,他更希望在儿子张飞面前证明自己,成为儿子的榜样。
他要证明自己不是过气的赛车手,只要给他参赛资格,再加上一台车,他就可以让赛车充满生命力,绽放冠军光环。
在被取消参赛资格之前他曾经几次夺得冠军宝座,当时是何其的荣耀受人尊敬和拥戴。
顺境时的友谊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坚固,我们都不想被别人拖累,尊重有本事的,瞧不起落魄的。
中年危机、永不言败
张弛被禁赛的五年,新一代车神已经产生。
张弛靠炒饭为生,失去了曾经的朋友,和儿子相依为命。
虽然他每天都坚持模拟练车,可是年轻一代却指出他的开法已经过时了。
张弛在生活状态和心理上都遭受了中年危机。
梦想这种宝贵的东西,现在却被我们配以桂圆、枸杞和冰糖,放到保温杯里,温水吞服,享受葛优瘫,沉迷小确丧,倡导佛系人生,失去理想变成大鸡腿,跟咸鱼没有区别又怎么样……这叫什么青年,一点都不酷!
我们如何度过中年危机
“月过中秋清辉减,人到中年万事休。”
这句话大体定下了国人对中年看法的主基调。
中年如人生一季,回眸是春,望眼是秋。
在这一前一后的顾盼之间,流动的时间逐渐变成了白霜,不经意间便爬上了双鬓。
调查发现,在上海、北京、广州、成都、武汉和西安六个城市中,上海和北京的中年人“危机指数”并列第一。“
人到中年,危机四伏”的感触为何来势汹汹,中年人正在遭遇哪些困扰,人到中年,如何拥有自己的幸福?
人到中年之前,就算大多数时候我们逃避,或许也曾经想过鼓起一些勇气冲破枷锁实现心中的理想,试试看人生可以达到多少高度,也体会体会成功的感觉。
可是任我们横冲直撞,好像四面都是墙,微小如自己怎么也冲不出一个自己想象的世界。
当我们回忆这段自己看起来奋斗的时光的时候,发现除了在自己的记忆里自己努力的心酸,对这个世界来说:
我们的努力微不足道,人生好像还没年轻,已经到了中年。
年轻是一段被隐藏的时光,我们努力想使年轻有意义,而世界根本不屑你的精力。
危机越来越重,幸福越来越远的中年
导演韩寒,主演沈腾,基本上从年龄上都是或者都往中年赶了,整部影片定调,人设,都是奔着中年危机来的,人为什么年纪越大越怀旧,为什么到了这个阶段就出现危机?
因为人是向死而生,人到中年,离死亡更进一步,怀旧的不是旧物,而是旧物的那个年代,准确说那个年代还年轻的自己,就像老人会变得固执不肯接受新事物,不是因为他们不爱接受新事物,而是怀旧曾经年轻的那个自己,因为接受现在的新意味着接受自己现在的老,大多数老人都不肯接受,这些老人很容易因循守旧,精神分析里这种防御叫否认;
同样,到中年的人,体力/精力/创造力可能都比不上年轻人了,心里自然产生了焦虑和危机。
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新年龄分段里,将45~59岁的人群界定为中年人。
时下被年轻人戏谑的“中年危机”不过是一种类似“人到中年力不从心”的疲劳感和焦灼感,是一场“社会化后的心理危机”。
而真正的主角——50岁左右的群体,正过着上有老,下有小;
既要顾家,又有事业;
不敢潇洒,更不敢崩溃;
经常抑郁,一不小心还会累死的生活……
诉说中年,总会带有一丝丝悲哀、悲凉、悲惨、悲壮的意味。
赵明义的保温杯、冯唐的“油腻中年”,都能引发中年人“怀旧+感慨”的狂潮。
事业、家庭、健康频频亮起红灯,他们正离烦恼很近,离幸福很远。
“分析心理学”的奠基者荣格,把人类35岁~40岁之后的阶段定义为“中年时期”。
他认为这一时期的人通常家庭稳定,事业有成,但会感受到巨大的虚无,这是人生具体目标达成之后的心灵真空,也就是“中年危机”。
要想填补这种真空,必须寻找一种新的价值观,即由对外部世界物质刺激的追求转向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体验。
实际上,中年危机描述的正是这样一种状态——“你所拥有的一切,家庭、工作、财富,看似美好坚固,但你已有些力不从心;
你怀疑人生前半场的意义,却得不到答案,你感到虚无。”
成年人的世界犹如沙漠独行,选择坐下,再站起来比登天还难;
选择逆风而行,面对你的是无尽的风沙还是穿越过去后的风景,都是你自己的选择。
“只有一个人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时候,他才是真的过时了。”
他在禁赛的五年里,在脑海里模拟了一万多次驾驶,109公里赛道的1462道弯,他都清清楚楚印刻在脑中。
最后,他终于再次登上巴音布鲁克的赛道,他的眼神用灼热,坚定,深邃形容都不够恰如其分,我觉得那是一种坦然,释然,平静,因为他终于回到了他梦想的赛道上去了,回到属于他最爱的位置上去了。
成功的道路之所以宽广,因为没有不辛苦的努力,逃避也就不是一天就练成的,如果很努力还是看不到出口,放弃非常容易。
最纯粹的热血追梦
为了一生热爱,拼尽全力
电影中的“燃”不仅体现在视觉呈现上,还融于沈腾对一生热爱的追寻。
一心想要证明自己的他,即使遭遇一次次挫折,依然全力向前,那股历尽风雨却不被沾染一分杂质的少年心气,十足动人,“无论到了什么年纪,依然会被那股纯粹感动到一塌糊涂。”
最后的赛程,看得人血脉贲张,空气紧紧的绷着,踢上一脚就会分崩离析,当画面慢慢变淡,最后只剩他一个人,和他的车,所谓记录,所谓成绩,所谓名利,都化作天边的云霞。
关于孩子的梦想,我们大人该怎么去支持呢?
一个“梦想与结果”的心理学实验
心理学家库柏.史密斯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心理学实验。
在一个实验室内,实验人员分别在远处和近处各设立一个目标,接着让一些孩子投球,还要让孩子在投球前预想自己将得到的分数。
实验人员发现,不同选择的孩子存在的规律很有趣:
那些选择远处目标的孩子,给自己预想的分数较高;那些选择近处目标的孩子,给自己预想的分数普遍较低。
实验结果更是让人惊讶,那些选择远处目标的孩子,他们的得分普遍较高,而那些一开始选择近处目标的孩子,他们的最终得分比他们预想的还要低。
“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真实写照。
一个孩子梦想的大小,决定了他们未来的成就。
孩子的梦想,将如何决定他们的行动?
不过,梦想也不是天马行空、信口雌黄而来的,这种区别就好比是一个孩子“梦想到太空旅游”与“梦想回到古代”的区别,最终会决定孩子的努力、信心以及对困难和挑战的把握,是“有难度但可及的”还是“遥遥不可及的”。
我们这代的父母习惯对孩子进行“饭碗危机”教育,而不习惯、不擅长对孩子进行“梦想”教育。
我们总会不知不觉间把孩子的梦想划分为“三六九等”。
当孩子说自己的梦想是清洁工的时候,你可能已经陷入深深的担忧,你会告诉孩子医生更有未来。“
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往往让家长听不到孩子内心的想法,忽视了自己孩子的理解能力,阻碍了他们体验的步伐。
教育学家指出:只有点燃孩子的梦想,让孩子为自己的梦想学习、探索,孩子的学习才能由被动变主动,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
尊重孩子的梦想,哪怕再卑微;守护孩子的想象力,因为比知识更重要的是好奇心与想象力;包容他们的异想天开,这是他们与生俱来最宝贵的天赋。
关于韩寒
这两个字对于大多数人都是十分熟悉的。
1998年,只有17岁的韩寒,参加了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篇千字出头的文章《杯中窥人》,令一众评委大为惊叹他的才华,因此,那一次他顺利拿下了首届大赛的一等奖。
2000年,正值高一的韩寒选择了退学,当他说出自己以后要靠稿费养活自己时,办公室的老师们都笑了。
但随后,韩寒完成并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三重门》,狠打了那些笑他人的脸。
记得当时在看《三重门》时,对这本书最清楚的评论,便是大家惊讶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居然能够写出与年龄极为不相称的老练文章,实在是有点不可思议。
于那些总说他变了的质疑,他并不反对,但更想要让大家去思考的是:
人这一辈子到底是要循着自己的想法过?
还是要按照别人眼中的样子进行?
若是你不明白我想要过怎样的生活,又怎会知道现在的我,不是曾经的我一直想要追寻的呢?
《飞驰人生》的结尾出现了一段字幕“献给所热爱的一切”。
在激烈、燃炸的赛车比赛后,以这样一段字幕收尾,令人无比动容。
这也是向梦想致敬!
张驰面对没钱没车没队友的窘境,没有放弃和退缩,而是选择挑战年轻一代的赛车天才,重新出发去追寻自己的赛车梦——
你有过如此窘境吗?
你有过如此执着吗?
于很多人来说,我们都会在年轻时候用轻狂来捍卫自己的梦想,但长大以后,我们更多的选择用睿智和思想去坚持它。
继续的路上,总会有改变,但那样的改变,并不是妥协于整个世界,而是在经历更多以后,认清了这个世界的真相,依旧还能鼓起勇气去热爱生活。
作者简介:小贤老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塔罗牌占卜师、行星能量颂钵疗愈师,自由码字人,培训师。
体会爱的老灵魂,人生路的探索者。
以有限文字,写无限可能!
倡导以爱为本质的精神生活,一起感悟生活的真谛,生命的真意!
我遇见你,然后遇见我自己!——实用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