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亲密关系容易给人压力,是否关系越亲密越容易产生矛盾?

文 / 心灵之音的空间
2018-07-19 08:17

亲密关系意味着在信任与接纳的氛围下感受美好与爱。

那么有些人难以建立亲密关系,或者在亲密关系中感觉有压力,容易产生矛盾,原因往往是他们在原生家庭中没有得到足够的安全感、接纳以及爱的感受。


但我们不能再去追究原生家庭对我们在养育方面的缺失了,我们都应该学着长大。我们确实是在那里成长起来的,但我们可以进行二次成长。我们确实习得了很多元素,有好的,有坏的。那么既然能认识到好和坏的部分,就需要去舍掉坏的部分,发扬好的部分。

讲一个故事吧,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个主人公在原生家庭受到的伤害,以及他的成长和改变:

男孩经常有一种感觉,他和人接触就像隔着一层透明的、厚厚的玻璃墙,他虽然看的到别人,听的到别人的讲话,却总是感到和人相处有距离。

他想与人亲近,又不知道该如何亲近,男孩的父亲经常会因为一点点小事而辱骂他、指责他、打他,男孩大多数时候在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会被挨打。

长期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久而久之他变得退缩,不敢与人交谈,虽然内心很渴望与人建立联系,可是做不到。

当一个人内心缺少足够的安全感和爱,他的内心世界就会不稳定,他就会缺少稳定的人际关系。当男孩逐渐长大后,他感觉依然活在他父亲的阴影下,在家里会小心翼翼的,生怕会惹到父亲生气。

他感到生活如果一直这样下去,那么他这辈子就完了,于是开始想改变,他要求母亲和他父亲离婚,因为他不想再过这样的生活了。


然而母亲并不想离婚,会去考虑离婚了又该和谁过?没准再找的人还不如现在的丈夫呢,母亲会劝男孩:哪个男人不会发脾气啊,他也有好的时候啊!

可是男孩心里知道家里经常吵架是常态,安稳才是非常态的,总这样提心吊胆的生活,对生活在这个环境的每个人的心理都是极为不利的。并且男孩的父亲也会时常殴打和辱骂母亲,只是母亲会经常原谅父亲,她会去想是否自己有错,是否是自己招惹了对方发脾气?

男孩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久而久之他对母亲也会感到厌烦,他不理解母亲为何还再维护父亲。在这样经常冲突的家庭环境里长大的男孩,他上学那些年没谈过一次恋爱。他给外人看起来很阳光,可是他自己内心知道他有多痛苦。


你不是真正的快乐,你的笑是你的保护色···

男孩在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的初始阶段还是很好的,会在乎第一印象,表现出礼貌和温和,可是再相处一段时间,当发生一些意见不和时,他会不自觉地模仿他父亲的模式去行事。比如会要求对方听他的,会表现出控制欲,男孩很痛恨父亲,慢慢地他越变得和父亲一样,因为父亲的形象在他大脑中占据了很大一块区域。越恨一个人,越会成为那个人;越喜欢一个人,也会成为你喜欢的人。

这就是吸引力法则:关注什么,吸引什么。他想到的全是父亲的种种行为模式,那么他在日常在与他人发生矛盾的时候就会完全复制父亲的模式了。当他意识到这些,他感到很受伤,他知道那不是他,那是他处于那种糟糕的情绪状态下的他,他会因为情绪失控而做出的那些伤害与他建立亲密关系的人身上的事情感到沮丧,并懊恼不已。

男孩想到要改变现状,如果一直这样下去,生活是暗无天日的,于是他与母亲多次交谈,家里这个污染源,让他与母亲的关系也变得紧张,因为母子二人对于以后该怎么生活达不成一致意见。

后来男孩用看似很严厉的方式跟母亲讲,如果她不离婚,他就不去上大学。母亲才真正意识到儿子心里一直惦记着她,不想让她再受伤害。这么多年以来,每当家暴男发泄脾气时,母亲会保护儿子不受伤害,那些拳打脚踢会痛在她的身上,所以男孩一直以来都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怕他上大学后没有办法再保护母亲,这样他会无心上学,只有母亲安全了,他才会放心。在心里他是爱母亲的,母子连心。


母亲经过一番考虑最后同意与丈夫离婚,他感到彻底的放松,再也不用担惊受怕的生活了,母亲也才知道自己儿子这么多年是多么压抑的活着。母亲也意识到了这样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两天一小打,三天一大打,这不是正常人过的生活。

经历了艰苦的离婚后,男孩和母亲都瘦了很多,但是母子俩感觉得到,今后的生活会步入正轨。母子二人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是相依为命,虽然偶尔也会吵架,但是会想到既然与那个家暴男分开了,可是模式依然又和以前一样,那么分开的意义是什么呢?

于是母子二人决定开始改过自新,所谓长大,是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同时有信心,自己能够面对并且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成为更好的自己,过得更幸福。


后来男孩的母亲又组建了新的家庭,男孩的后爸给男孩的帮助很大,可以这样讲,如果没有他后爸给他人生指引方向、督促他改变性格缺陷、完善他人格、修正他德行、开启他智慧,他很有可能就是他亲生父亲的翻版。他的后爸不断去告诉他,他身上的问题,以及要怎样改,在一开始改变是很困难的,因为已经习惯了旧模式,不改变是最舒服的,但只有你努力走出舒适区,你才变得和过去不一样。

男孩现在成长的很好,与过去判若两人,男孩的母亲也变好了。他们都变得很少再情绪化,会体谅人,男孩慢慢变得温暖和友善,虽然偶尔还是会有原生家庭遗留的一些旧问题,但是他会去意识到并去改正那些问题。

人最怕的不是问题的暴露,越暴露越知道自己需要改哪些部分,怕的是不暴露问题,怕的是对问题抱持着无所谓的心态。

有一些人,既不为自己的幸福人生意义考虑,就不会考虑他人的感受与需求,慢慢地变成了一个自私自利的人,那么这样的人又怎么会很好的进入一段亲密关系,又把它经营好呢?

我举男孩的例子是想说明:过去已经成事实,无法再改变了,可以改变的是你对过去发生的事情的态度,以及你今后想做一个怎样的人,你对现在和未来是有把控和决定的。


所以就需要调整认知,转变观念,努力去褪去来自原生家庭不好的部分,去建立新模式。

新模式在建立之初时,是需要他人在其身边陪伴和帮助,因为他会偶尔在遇到问题时又采用旧模式,所以身边的人做到善意的提醒和温柔的坚持,帮助他重塑人格,唤起他内在的善与美好。

一个人能变好,是他能不断在身边感受到爱与美好。你无法给出你没有的东西,他以前是缺乏爱的能力的,那么他就不会给出你关心和呵护的行为。

所以只有你先去关心和呵护他,让他感受到温暖和善意,他才明白,哦,原来人际关系可以是这样的。

为什么我们看治愈类的动漫和电影会让人感动以至于流泪呢?是因为它们表达出了很多美好的元素是在我们生活中不常见的,影片所表达的美好,是需要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去体验到的呀!所以我希望我们今后会因为感动而流泪,而不是因为痛苦而流泪;因为善意而表达微笑多一些,因为愤恨而皱眉少一些。

我们内心都是希望快乐的,幸福的,幸福是一种持续性的快乐的状态,快乐是心情的愉悦的感觉,愉悦是你内心平和的状态,所以我们才需要不断去学习智慧和修正言行来让内心达到平和,喜悦自会在内心生发出来。


亲密关系中的磕磕碰碰是肯定会有的,亲密关系是不会给人压力的,是因为我们不会用爱与美好的心情去智慧地解决问题。当我们不断去感受到爱,那些爱也会滋养我们,让我们变得更好,会让我们在遇到意见不和时心平气和地去解决。

在亲密关系中产生的矛盾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不要逃避,问题发生在哪里,就从哪里去解决。而且我们是需要学习如何让亲密关系变得更好,可以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真爱》、《爱的五种语言》、《当年开始爱自己,世界也会来爱你》、《非暴力沟通》、《高难度谈话》等等。

只有去学习智慧和修正言行,才会重新建立自己的生活。并且要怀有积极的心态,不断给自己心理暗示,问题是可以被很好的解决的。你的生活并不是你父母的翻版,去努力跳出轮回。

生活应该是一直向前走的,在电影《这个男人来自地球》里有一句经典台词:为什么我们总是在犯同样的错误呢?是啊,为什么呢?那是因为我们在用与过去一样的模式来过当下的生活,过的不好,并不一定是原生家庭的原因,我们都不是小孩子了,我们都需要学着长大,我们都或多或少的伤害,但我们不能再陷在父母对自己的伤害和阴影里,并且一直再重复这个模式,再带到现在的亲密关系之中。不能拿过去作借口,当做现在不能好好生活的理由。


我们就是要变得和过去不一样,通过反思自己哪些不好的行为是被原生家庭影响着的,去修正这些不好的部分,去通过读书来滋养自己,去通过与人谈心来帮助自己更好的觉察,去参加培养心灵健康的社会团体,来让自己更好的成长。

亲密关系究竟是给人带来爱还是伤害,取决于我们是否是一个好好爱自己的人。当内心升起愤怒和指责的欲望时,好好爱自己了吗?当想要有占有欲出现时,好好爱自己了吗?当自己心情低落时,好好爱自己了吗?什么才是好好爱自己?我在如何让内心充满爱这篇文章里有一些介绍,欢迎大家浏览。

希望我们都能与我们爱的和爱我们的人来一场成熟的亲密之旅。

我是90后心理咨询师,以上就是我想说的,本文属原创,我已加入“维权骑士”(rightknights.com)的版权保护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