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中常用的五大心理疗法,你都知道吗? | 特教分享

文 / 特教观察
2018-07-04 18:11

我们常常说身心要健康,因此康复治疗不仅包括身体上的治疗,也包括心理层面上的康复。那么康复治疗中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都有哪些呢?我们今天就来分析分析。


精神支持疗法

精神支持疗法是当前应用比较广泛的疗法,康复治疗师通过合理地采用劝导、启发、鼓励、同情、支持、评理、说服、消除疑虑和提供保证等交流方法,帮助病人认识问题、改善心境、提高信心,从而促进心身康复。

它特别适合病、伤、残者在抑郁焦虑、消极悲观时心理治疗。

精神支持疗法的实施过程是首先详细收集各方面的资料;然后选定安静环境,进行亲切交谈,由病、伤、残者倾诉其病情,心理医生细心听取,必要时可作启发提问;最后心理医生根据诉述及所掌握的资料,进行分析治疗。



行为疗法

行为疗法强调病人的异常行为或生理功能可以通过条件反射作用的方法,即学习的方法来矫正或消除,或者可以建立新的健康的行为来替代它们

行为疗法有很多种如系统脱敏疗法、冲击疗法、厌恶疗法、行为塑造法、代币制疗法等,以下主要介绍两种:

1.系统脱敏疗法首先深入了解病人异常行为表现,如焦虑和恐惧,是由什么样的刺激情境引起的,把所有的焦虑反应由弱到强按次序排列。

然后让病人学会松弛反应,并将其放松的状态与焦虑状态按层次由低焦虑到高焦虑出现,形成交互抑制或对抗情境,由弱到强一个一个地予以消除(即脱敏),异常行为被克服了,病人就重建了正常行为。

2.代币制疗法是通过某种奖励系统,在病人做出预期的良好行为表现时,马上就能获得奖励,从而使病人的良好行为得以形成和巩固,不良行为得以消退的行为疗法。



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可用来治疗病、伤、残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激怒、社交恐怖、慢性疼痛等。

其基本观点为:认知过程及其导致的错误观念是行为和情感的中介,适应不良行为和情感与适应不良性认知有关。

认知疗法一般分为四个治疗过程:

1.建立求助的动机医生和病人对其问题达成认知解释上意见的统一,对不良表现予以解释并估计矫正所能达到的预期结果。

2.适应不良性认知的矫正,即要使病人发展新的认知和行为来代替适应不良的认知和行为。

3.用新的认知对抗原有的认知让病人练习将新的认知模式用到社会情境中去,取代原有的认知模式。

4.改变有关自我的认知作为新认知和训练的结果,要求病人重新评价自我效能以及自我处理认识和情境中的作用。



生物反馈疗法

生物反馈疗法(biofeedback therapy)就是在电子仪器帮助下,将身体内部的生理过程、生物电活动加以放大,并学会在一定程度上随意地控制和矫正不正常的生理变化

生物反馈的种类有脑电波反馈、肌电反馈、心率反馈、血压反馈、皮肤电反馈、皮温反馈等。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以及大多数心身疾病都能通过生物反馈得到治疗和缓解。

在学习观察时要学会把握三类感觉信息:第一类是清晰的生理状态,第二类是对内部身体感觉线索有所知觉,第三类是应理解从仪器接受到的反馈信息的含义。每次训练结束,要让病人作主观等级评定,了解病人经过训练后,紧张度由几级降至几级。


森田疗法

森田疗法(morita therapy)是日本学者森田正马创用的治疗神经症的心理疗法。森田认为神经症发生的基础是神经质,因此可以通过"保持原状,听其自然"的无视态度,情绪就得以放松,使各种不良感受自消自灭,直至病愈。

森田疗法多用于住院为主的成年病人,主要治疗强迫思维、疑病症、焦虑神经症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也用于治疗某些心身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