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相处,比争吵更可怕的是这三个字

文 / 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
2018-04-29 10:20

对亲密关系来说,争吵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不论你是骂人还是摔东西,你都得不到对方的任何回应。

作者:顾之痕(富书签约作者)

01

有人发帖说,每次发生矛盾,男友一发现她生气,就选择沉默,可他越沉默,自己越容易歇斯底里。

有一回她情绪失控后,男友干脆呼呼大睡,把咆哮的她晾在一边。

面对男友的冷暴力,她从最初的酗酒,演变成割腕,自杀被救后,她又在另一次争吵里,差点跳楼。

重压之下,男友终于和她提出了分手。

然而即便是这样,她仍觉得,两个人只要多理解对方,关系就不至于破裂。

于是,她到处求助,想找到解决方法。

面对这个提问,我本以为多数人都会劝她放弃这段感情,没想到点赞最多的回答是:

像你这种连自己都不爱的人,还用自杀给别人制造压力,要是我,也会选择分手。不分手,搞不好哪天就背上了命案。

如果提问人是在最脆弱的时候,留了一线希望发了这篇帖子,面对这样的回答,我真不知道她会作何选择。

表面上看,是一个人在无理取闹,另一个人被逼无奈。

  • 可实际上,是一个人在用指责、抱怨、怒吼来攻击对方,而另一个人在用“不回应”进行反击。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不回应”本身就是最强的攻击。

因为伴侣之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亲密链接,而不回应,就等于切断了链接。

每一个体验过“被冷暴力”的人,大抵都能明白,求助者为什么会从愤怒变得歇斯底里。

当你通过情绪去表达内心深处对对方的依赖,以及对理解和安抚的需求时,你不仅没得到你想要的,反而被彻底无视。

这个结果带来的内在伤害,比争吵带来的影响,要严重得多。

对亲密关系来说,争吵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不论你是骂人还是摔东西,你都得不到对方的任何回应。

那一刻,你会清楚地意识到,对方完全把自己从这段关系中抽离。你一方面为他的行为感到愤怒,另一方面,又为自己的卑微感到痛苦和羞耻。

冷暴力带来的伤害,对很多人来说,仅次于出轨带来的痛苦。

02

敏敏和交往四年的男友分手时,挺多人都不理解。

大家觉得他们没有原则上的问题,不至于闹到这个地步。

但敏敏知道,被冷暴力的感觉有多痛苦,有时候,她甚至期待对方跟自己吵一架,哪怕是吵架,也比不闻不问要好得多。

每一次矛盾,都会带来长期的情感空白,有时候是一周零交流,严重的时候,对方一两个月都不会有任何回应。

在这样的感情里,敏敏如履薄冰,她努力去讨好他,甚至听从别人的建议“以暴制暴”,但结果只是加深了隔阂。

回想起阿米尔.莱文和蕾切尔S.F.赫勒在《读懂恋人心》中,对成人依恋关系的解读,蓦然发现,习惯使用冷暴力的人,和回避型依恋风格十分吻合。

两位作者将成人依恋风格分成了四个大的类别,其中主要谈到了焦虑型回避型安全型

他们表示,焦虑型会渴望深度的亲密和链接,而回避型则显得忽冷忽热,捉摸不透。

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回避型和焦虑型容易互相吸引,而这样的组合,往往容易让相处模式越来越糟。

争吵时,焦虑型因为恐惧分离,会极力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并期待对方的理解,而回避型则往往选择沉默,并让自己快速从情绪中抽离。

出现矛盾时,回避型的人会在第一时间隔离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与其说他们故意冷落对方,不如说,他们觉得自己是在保护对方,因为连他们自己都害怕自己压抑的情绪。

一旦这股情绪涌出来,他们可能体验到强大的失控感,而失控的背后,往往意味着对对方更严重的伤害,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他们不自觉的就选择了沉默。

03

研究人员曾做过一个有关母婴关系的实验。

录像最开始,是母亲在和婴儿互动,婴儿看到母亲脸上丰富的表情时,一直发出“咯咯咯”的笑声。

这时,婴儿从母亲的表情里,体验到了有回应的爱,这一刻,他是自足而喜悦的。

之后,研究人员要求母亲不回应婴儿,只是面无表情地坐在婴儿床前。

录像中的婴儿起初有些慌乱,不知道母亲是怎么回事,因为母亲此刻的表情完全僵住了。

过了一会儿,婴儿尝试微笑,希望唤得母亲的回应,可努力无效。于是,婴儿开始哭泣,可母亲仍旧没有表情。

这只是一个实验,而一个回避型依恋风格的人背后,却上演过这样的剧情。

回避型依恋风格的人,在婴儿期,往往有个无法及时回应自己需求的养育者。

起初,他们也会发出各种声音获取关注。

然而,当他们的需求总是得不到回应时,他们就会压抑自己的需求。

这一点,或许有些妈妈深有体会。

新生婴儿容易出现黄疸,如果问题比较严重,是需要住院的。

医院的婴儿很多,一个护士不可能只照顾一个孩子,这就必定导致孩子的需要得不到及时回应。

一般来说,孩子会大声哭泣,以获取照料,然而,当他哭了很久很久,都没有人过来时,他就不会再哭了。

于是,黄疸褪去的婴儿,在回到母亲身边后,起初有一段时间,不论是饿了还是便了,都不会发出任何声音。

当然,只要养育者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很快就能解决。

然而,一个形成回避型依恋风格的人,往往是长期被养育者忽视的。

这种忽视,导致他们成年后,会降低自己对情感和依赖的需要。

04

他们看起来常常是人群中最独立的那一个,在他们身上,也容易透出一股距离感,每段关系,总是走到一定距离后,就没办法更近一步。

所以,他们的人际关系也显得较为疏远,好像总是没什么朋友。

比起和别人在一起,他们更喜欢一个人呆着,因为一个人呆着时,环境相对可控。

恋爱时,尤其是面对伴侣的情绪时,他们心里的平衡感就会被打破,继而觉得失控和焦虑。

在他们看来,如果任由这种感觉蔓延,肯定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所以,他们会选择隔离自己的情绪,直接用打游戏、睡觉、外出等方式,回避和伴侣的情绪碰撞。

他们并不知道,自以为是保护对方的方式,实际上更大程度地伤害了对方,这是因为,焦虑型的人和回避型的人,有着截然不同的成长模型

在焦虑型的人年幼时,他们也会用“大哭”来吸引母亲的注意力。

但是,母亲有时候回应了,有时候又没有回应,所以他们不得不哭得更大声,用更激烈的方式告诉母亲,自己需要被照料。

长大后,他们也会沿用这种方式,当伴侣保持沉默时,他们就会大发雷霆,以获取伴侣的理解和抚慰。

如果伴侣是安全型依恋风格,一般是可以得到安抚的。

偏偏这样的人,又容易吸引到回避型依恋风格,于是,就变成一个人越来越焦虑,甚至歇斯底里地闹脾气,而另一个人则显得更加冷漠和无动于衷。

两个人都在期待对方理解自己,但因为惯用模式有差异,所以又加剧了对彼此的伤害。

另外,也有人把“冷暴力”和“冷处理”混为一谈。

同样是发生矛盾,伴侣没有离开,也没有回击,只是沉默地站在那里,这一点,看起来和回避型依恋的“冷”是一样的。

但区别在于,这样的伴侣在你的情绪逐渐平复后,愿意和你交流之前的感受,化解矛盾。

他们的“冷”不是为了切断链接,而是在避免双方因为情绪战争,使矛盾升级,所以,这种“冷处理”,实际上是对关系有益的。

05

很多和“冷暴力”有关的话题里,发帖人通常是“被冷暴力”的一方。

有的人在提问后,面对答题者给出的方案,会非常愤怒,说“凭什么是我来改变,而不是他去改变?

有时候,我们会为自己过多的付出感到不平衡,但另一方面,也恰恰说明,我们之所以会寻求改变,是因为自己从关系中获得的满足感更多。

  • 只有当满足感大于牺牲感的时候,我们才会积极地寻求改变。

比较之下,回避型的人因为压抑了自己的各种情感,所以从关系中获得的满足感相对较少。

自然,他们改变的动力也就没那么强烈了。

如果你身边,恰好有那么一个习惯冷暴力的人(面对冷暴力会自残的人,找心理咨询师更合适),而你又放不下这段关系。

那么在你了解自己的处理方式后,或许可以先尝试,与自己的情绪和平相处。

过于激烈的情绪在婴儿期可以唤来养育者,但在恋爱关系中,只会加深对方的恐惧。这个恐惧带来的,必定是对方的疏远和回避。

每一个情绪背后,一定有未满足的地方被触动,这个时候,如果你能搞定自己的情绪,那么你就可以用另一种方式,直接表达自己的需要。

当你说“你怎么每次都这样”的时候,你实际上是想说“我希望你听我说会儿话,我现在很难受”。

如果你能尝试着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并把其中的一部分需求说出来(注意,是一部分,因为过多的表达会给对方带来心理负担),那么,对方是可以回应你的。

这个过程,有点像《小王子》中,狐狸描述的那种感受。

小王子问狐狸,他应当做些什么。

狐狸回答:“应当非常耐心。开始,你就这样坐在草丛中,坐得离我稍微远些。我用眼角瞅着你,你什么也不要说。但是,每天,你坐得靠我更近些……

一个惯用冷暴力的伴侣,不可能在一朝一夕间就换了个人,但假如你不想放弃这段关系,又想改变相处模式,不如像小王子对狐狸那样,多一点耐心,让对方慢慢卸下防备,这个时候,能和TA走得这么近的,也许只有你。

作者简介:顾之痕,富书签约作者,久病成医的心理学爱好者,长年处于自我斗争中,兴趣广泛,部分小说收录于《无需讨好他人,只做最好的自己》,简书@顾之痕2008。本文首发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ID:FranklinReadingClub),百万新中产生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