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哀的中国式父母:倾其所有,培养仇人

文 / 好特优佳
2018-02-01 20:37

就在前几天,一篇名为《北大毕业美国留学生万字长文数落父母,12年春节不归决裂拉黑父母6年》的报道在网络上流传,引起大家对“家庭教育”、“亲子关系”的热烈讨论。写信的人,名叫王猛(化名),履历很亮眼:高考理科状元,被北大最好专业之一的生物专业录取,还是美国TOP50大学研究生。父母受过高等教育,在机关单位上班,收入稳定,生活无忧……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已经连续12年拒绝回家过年,6年拉黑父母的所有联系方式。他称自己为“情感的孤儿”,在给父母的决裂信中,他写下这样一段话:“人皆有好恶的对象。记住,在世界的一角,有一个伤痕累累的灵魂在恨着他的教育者们。

悲哀的中国式父母:倾其所有,培养仇人

我们不禁要问:为何在这样一个父母受过良好教育,孩子生活无忧,从小成绩优异、好学上进,似乎没有任何缺憾的家庭中,血浓于水的亲子关系却走到了“决裂”这一步?为何父母倾其所有,却将孩子培养成了一个仇人?

父母的控制欲、权威感、语言暴力、精神暴力、缺乏边界感是亲子关系的杀手。但在中国,有太多的父母却不知道这一点。

一厢情愿的付出和照顾在孩子眼中是赤裸裸的控制

“如果教育的目的就是控制孩子,那我父母真的是出类拔萃的模范!”这是王猛对父母的评价。信中,他罗列了非常多细节:

他曾去离家四五公里的地方上奥数班,学得开心进步也快,母亲却很不乐意他往外跑。在一次考试中,他被别人破坏了文件夹,回家后,母亲揶揄道:“这下你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了吧。”

悲哀的中国式父母:倾其所有,培养仇人

初中和高中时,父母直接让他上了单位自办但学生普遍成绩差、爱捣乱的子女学校——之后也再没有允许他去单位外面上课外班,更不允许他与转过校的旧同学来往。

考上北大后,父母在要求他跟北京的大姨打电话——请她之后多多照顾,后来这位爱摆架子、玩弄权术大姨不断给他打电话,甚至悄悄联系他同学了解他的情况……

最后,他得出结论:“我面临一道二选一的题:认为我过去经历的那些事情叫爱,或者承认自己缺少爱。我选了后者,因为前者无法与我的认知调和。”该是何其绝望的心情,才让一个孩子愿意承认“我的父母不爱我”?

悲哀的中国式父母:倾其所有,培养仇人

有人说,他这样想未免忘恩负义,父母这样做“都是为了你好”。是的,我们并不否定其父母的“付出”。让儿子远离奥数班,只是不想儿子要面对外面世界的真实险恶;让儿子留在子弟学校,只是希望方便照看、担心他离家太远不适应;让亲戚多给儿子打电话、找“间谍”,也只是想实时了解儿子的状况……

但这种“付出”,真的是孩子想要的吗?

当母亲禁止他上奥数班,孩子想要的只是学自己喜欢的东西;当父母强制孩子上子弟学校时,孩子想要的只是考一所条件更好的中学,远离校园霸凌;当父母拜托亲戚照顾孩子时,孩子想要的只是一个自由的空间……

悲哀的中国式父母:倾其所有,培养仇人

一般来说,人们依然会相信,这对父母是爱自己的孩子的——只是不知道如何爱。心理学上有“控制型人格”的说法,家庭教育中,也常常会出现“控制型家长”——王猛的父母便是如此,他们把爱等同了控制和保护,唯独不包括倾听乃至尊重自己的孩子。

这样的孩子,从来不被允许有表达自己的自由,又如何对家庭产生足够的信任感与亲近感?最终,他们要么像王猛这样——在沉默中爆发,然后离开,要么憋在心里,一辈子都走不出来。

不自知的语言暴力宣泄

大部分人可能惊讶,天下怎么会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我们想说的是,这种爱,有时候也是复杂而不自知的。

最近华裔弑女案中,妈妈说的话很有代表性:“我知道打骂孩子不对,但每次我都控制不住自己。”有些父母对孩子有无意识暴力,这种暴力,不是偶尔一下的小发泄,是一种强者对弱者的宣泄,持强凌弱的快感。

悲哀的中国式父母:倾其所有,培养仇人

王猛在初中时代,遭遇了同桌的霸凌,提出希望换个同桌。换来的是父亲的侮辱:“同桌有什么影响?”“最卑贱的狗才想要什么公平”“你凭什么要求学校优待你?就凭你成绩好?”

被陌生导游开两性玩笑,父母不仅不帮助解围,在他提出抗议后,母亲歇斯底里语无伦次地大骂他一顿; 一再发出求助般的抗议,甚至拿回了“应激诊断证书”,换来的是“你自己心胸太狭隘”。

王猛的优秀不是他的错,但一旦他要争取自己的真实需求,父亲总是攻击他“就凭你成绩好?”王猛说,这句话,一次次烧灼他的视网膜和内心——优秀,反而成为一种原罪?

悲哀的中国式父母:倾其所有,培养仇人

以前我们曾分享过一篇文章《父亲一句话儿子当场自杀:好好沟通有多重要》。国外一位父亲看到儿子终日沉迷于电脑游戏,气不打一处来,对儿子说,有本事你去死啊。谁知就在这个父亲转身的一瞬间,儿子真的扣动了扳机,等父亲回过神来,儿子早已瘫倒在地上,没了生命体征。

看似只是简单的一言不合酿成了悲剧,实则也许是经年累积下的冲突爆发。这些家长爱不爱孩子?毋庸置疑,肯定是爱。可是,是什么?让爱变成了伤害?是理解和沟通的缺位。

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家庭的七个习惯》这样写道:我们习惯于对家人大喊大叫,指责而不去理解,命令而不去沟通,学不会道谢,也不懂得道歉,我们都觉得自己已经为家庭生活付出了太多,却忽视了最关键的一点:有效沟通。

语言暴力、精神暴力,也是暴力,而且比行为暴力更加伤人,给孩子留下的都是内伤。

缺乏边界感是大多数家庭关系痛苦的根源

大从高考志愿和婚姻选择,小到今天做什么、跟谁交朋友,中国式父母样样都要管。

我们完全懂父母对孩子的呵护和心疼,怕孩子受伤受挫。可是,我们不能否定孩子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不能剥夺孩子对自己人生的决定和选择权。

悲哀的中国式父母:倾其所有,培养仇人

就像很多人说的,做父母都是有保质期的。我们能做的,是在孩子长大之前,小时候给他毫无保留的爱,建立安全感和良好的性格;长大了,让他磨砺摔打、不断成长,逐渐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做决策的能力。孩子成年之后,我们仍可以给出建议,但是大主意就该由他自己拿了。

如果不赞成成年孩子的选择,可以坐下来,开诚布公地谈几次,但只是作为建议,而不是一哭二闹三上吊,或是以死相逼。如果子女坚持自己的选择,那么父母应该学会“善意地沉默”。

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中说,她憎恨儿子在她面前抽烟,恨不得把烟从他嘴里拔出来,丢向大海。但是她不断对自己说,“请记住,你面前坐着一个成人,你得对他像对待天下所有其他成人一样。你不会把你朋友或一个陌生人嘴里的烟拔走,因此,你就不能把眼前这个人嘴里的烟拔走。他早已不是你的‘孩子’,他是一个‘别人’。”这就是成人世界中界限感的最好诠释。

悲哀的中国式父母:倾其所有,培养仇人

当然,文章中的王猛也并非没有错,就像之前所说的那样,因为父母与子女双方都未能尝试解决矛盾,没有用合适的方法去进行沟通——合格的家长知道怎样才能与孩子好好沟通,孩子也懂得如何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受。

悲哀的中国式父母:倾其所有,培养仇人

希望为人父母的你都知道——尊重与理解应该取代控制与权威良好的沟通应该取代恶语相向。不要倾尽所有,却培养了一个仇人!

图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