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该错过的的自我管理,时间管理法则
时下流行的一句话“比你牛逼的人比你还努力”,你努力还有用吗?或者你更加得努力。两种完全不同的角度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
今天不讨论两个角度的差异,深度研习下努力这个词。
在我看来更努力很重要的一个角度就是单位时间做了更多有意义的事情;且持续了下去。这其实就提到了时间管理,或者自我管理。记得初中的时候,数学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要立长志,而不是常立志’。这是要求我们定好一个目标就始终贯彻坚持下去,而不是周而复始。
如何做好时间管理呢?在《七个习惯》中,总结了过往的三种时间管理方法:
第一代理论着重利用便条与备忘录,在忙绿中调配时间与精力;做好定好的那些事情。比如你在等公交车的时间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来看书、锻炼等等;强调碎片化的时间;
第二代强调行事历与日程表,反映出时间管理已注意到规划未来的重要;
第三代讲求优先顺序的观念。也就是一句轻重缓急设定不同的目标,再逐日确定实现目标的计划,将优先的时间、精力加以分配,争取最高的效率。
作者强调的最新的时间管理,其实是忘记时间管理,而在个人管理。过分强调单位时间的效率,不如将重心放在维持产出与产能的平衡上。
最大的区别:首先努力找到并遵循习惯2中的个人宪法,围绕个人的核心追求去分解你的任务;围绕你的角色(丈夫、儿子、销售人员等等)去寻找你的期望达到值。然后将这些任务分摊到时间上去,利用周计划确定你的核心任务。
第三代的时间管理经常遇到什么问题?首先,遇到突然情况你会不知所为;其次,生活中缺乏很多变化、意外,生活会变得死板。
在学校的时候每个人的目标都很单一,获得更加优异的成绩,考上更好的学校。进入了社会后,你面临的选择太多了,无数人不知道自己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每天间接地被周围的人、环境影响这你要去做什么,看起来如同你自己做出的选择似的。
个人管理,最重要的一步就是首先找到你的目标。如何找到你的目标?《从优秀到卓越》中的三环理论、本书中的个人宪法理论都可以用来参考。
找寻到你的核心点以后,就是围绕他展开的各种任务分解;这时会用到一个工具:
借用上面这个矩阵去分析你的任务,日常的工作安排中,增加你的第二象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