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块钱轻松搞定娃的数学概念……
有心理学家给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做过这么一个实验。他给幼儿出示了三张小猪的图片,它们都背着救生圈,其中两只还穿着红裤衩,他问小朋友们“背救生圈的小猪多,还是穿红裤衩的小猪多呀?”
你猜,结果呢?
结果就是4岁的小朋友能正确回答的比例仅5%,但5岁小朋友能正确回答的比例则有45%。是不是觉得实验搞错了?你家4岁的孩子早都会数数到100了,maybe200,怎么可能搞不清三只小猪呢?
今天的文章就是来揭开答案的:集合概念的发展。
为什么要学集合呢?N多N多年前,公司花费数百万请了著名的***咨询公司来做项目定位,我一初入职场的文科生,被顾问公司高大上的PPT、各种模型、各类表格给惊得下巴都流口水了。然后我买了当下最畅销的《金字塔原理》、《市场营销》等书籍恶补自己的短板……
但是,直到这两年我开始研究儿童早期教育,我发现,原来,数学思维、逻辑能力这种事情,应该要从娃娃抓起呀。
那集合是什么呢?教科书上,集合的定义“是指按照一定的属性组合在一起的总体。”这种相同属性可以是物体的名称,也可以是颜色、形状、大小、功能等特性。
在数学思维的培养,最基础也最重要的就是集合了!集合可以说是儿童思考和学习的基础,也是形成数系统的基础!数数其实就是描述一个集合有“多少”的物体,加减运算其实就是集合与子集关系的体现。
所以,爸爸妈妈看完这篇文章后,可以打印下来文中提供的资源(获取方法见文末),多和宝宝做与集合有关的游戏(练习)吧!
集合概念的日常游戏和素材:1、区分“1和许多”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不知不觉已经开始和宝宝玩集合概念的游戏了,根据我的经验和观察,最开始爸爸妈妈和宝宝玩的第一个集合概念游戏是“区分1和许多”。
比如,在给宝宝吃饼干的时候你是一次给宝宝一块饼干?还是一次给宝宝许多块饼干?
比如,带宝宝去超市买水果的时候,宝宝可以一次买许多个,但回家吃水果的时候宝宝一次只能吃一个。
再比如,带宝宝在公园捡树叶,宝宝一次捡了一片树叶、爸爸一次捡了很多片树叶。
再再比如,去停车场停车,我们家停了一辆车,但停车场里停放了许多车。
日常生活中有太多太多可以进行“1和许多”的对话、观察和行为了,对于低龄的宝宝,建议爸爸妈妈在视觉、听觉、触觉、身体运动等多方面让宝宝去体验,积累的经验越丰富,越有益于宝宝对集合概念中,如分类、比较的理解。
2、求同
求同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宝宝互动最常用到的游戏方法了,看看你家有没有过类似这样的玩具或爬行垫。(不是广告,不做购买推)
宝宝在小时候的玩具基本上都离不开颜色、形状、数字的配对,其实,这就是集合概念中的求同。在宝宝一遍又一遍尝试自己动手找出相同形状并且投入到玩具盒中、把相同的颜色放到一起时,这个游戏过程就是让宝宝在玩中感知到物体的相同属性。而求同还有很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为分类打下基础。
上面的这类玩具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求同游戏了,基本上都是给小婴儿玩的,对于大一点的宝宝,好玩的游戏可就多了去了。
在宝宝已经熟悉一种属性的求同游戏后,我们就应该提供多种多样的求同游戏材料啦,比如颜色、形状、大小、数量,这些爸爸妈妈都可以用来组合。
比如,下图的影子配对:(获取方法见文末)
如果,宝宝对匹配已经非常熟悉啦,那么,爸爸妈妈还可以跟宝宝来玩找不同,这个很类似前两年风靡一时的“大家来找茬”,不过,给宝宝的难度一定是低、低、低。
比如,爸爸妈妈给宝宝展示7辆小汽车和1辆自行车的玩具,请宝宝找出两个轮子的车是什么?
比如,爸爸妈妈可以给宝宝展示5只黄色的小鸡和1只白色的小鸡的图片,请宝宝找出颜色不同的小鸡图片?
比如,爸爸妈妈给宝宝展示6只小兔子(其中1只是黑色小兔子)和1只黑色小熊的图片,请宝宝找出不同的动物来?
再比如,下图的找不同:(获取方法见文末)
我相信,如果经常和宝宝做这些配对、找不同的游戏,宝宝会更加理解“什么是相同属性”,等到学习分类就更容易了。但是,爸爸妈妈不管用什么玩具、书或者资料来跟宝宝互动,最好要创设一个游戏情景,这样宝宝不但更有兴趣参与,而且,也会更有益于他理解游戏背后的数学含义哦。
3、分类(重点)
我都忍不住在标题上就标上“重点”两个字了,这是多么发自内心的认同分类学习的重要啊!
大家对下面这些图表是不是非常熟悉,或者,你是不是经常用到?但,你可能并不知道,这就是分类教育,它属于分类教育中的按层级分类。好吧,如果再告诉你,按层级分类也是在幼儿园孩子们要学习的一种分类方法,哈哈,有没有一种感觉,现在的娃都好牛啊。
而且分类过程,其实也是思维训练的过程。大家想一想自己在工作、生活中都是如何进行分类的?
1、首先要观察,这些元素都具有什么样的属性;
2、然后要分析,这个元素是不是在这个集合中;
3、再然后是进行判断,把具有某一类相同属性的元素归并到一起;
4、最后把这类物体与其他的物体区分开来,形成一个集合。
所以说,分类,真的非常有助于孩子的比较、分析、判断、综合等思维能力的发展。废话不说,我们来看看怎么和宝宝玩好分类游戏吧。
比如,我给儿子用的《FiveFrameFunwithApples》资源(获取方法见文末),最开始是为了给他熟悉数与量的对应,后来我发现这也可以玩分类游戏,就是按照苹果的数量分类呀。而且因为有红、绿两种颜色,以及排列方式不同的干扰项,孩子只有非常熟悉掌握了集合中元素的概念才可以做好分类,同时,分类的数量恰恰又强化了他对数量关系的认知,一举两得。
对,这其中也包含了数的守恒原则,你看,数学思维是一个有机整体,我们只需要循序渐进的去引导。
再比如这套《Transportation counting to 10》的资源(获取方法见文末),除了能帮助孩子建立10以内数概念的发展,我也给儿子用来做物体属性分类的游戏。每一个交通工具都只用一张小卡,然后请他找一找谁是天上飞的?谁是水里游的?谁是地上跑的?
如果说你家宝宝已经读幼儿园中班以上了,或者,他对这些数量、属性、外部特征的分类都掌握的非常熟练了,那么你可以试一试下面这个按照标准来分类的游戏了,在12个动物卡片中,按照要求分为农场动物和非农场动物。
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还可以跟宝宝玩,按照物体的差异分类(4条腿的动物和2条腿的动物分类);按照物体的联系分类(茶杯和茶盖,雨伞和雨鞋);按照肯定和否定的要求分类(有字母的卡片放到红色的盒子里,没有字母的卡片放到蓝色的盒子里);同时按照物体的两种or三种特征分类(把积木中绿色的正方形放到一起)。
后面四种分类游戏没有展开来写,是因为我觉得分类游戏太重要了,我也还在一边跟孩子们尝试各种分类游戏一边整理资源,以后我会再用文章来专门分享的。如果你愿意,很欢迎很欢迎你跟我分享你的经验哦,咱们抱团育儿,三个臭皮匠胜于诸葛亮。
4、比较两组物体数量
我们在生活中稍稍留意就可以帮助宝宝建立一一对应比较物体的数量的意识了。
比如吃饭摆碗筷的时候,摆好碗,然后将勺子放在碗里、筷子放在碗旁,这个时候你可以让宝宝看看它们是一样多的吗?偶尔有人不用勺子,那么问问宝宝现在谁少了?有时候还可以故意少放or多放一双筷子让宝宝去发现。
同样,鸡蛋和蛋托盒、吸管和扭扭棒、口红和口红管(土豪啊)都可以进行比较游戏,我一般没有单独去准备比较的资源,就随手有什么用什么了。
最后,总结时间到,今天文章的知识点有什么呢:
1、幼儿集合概念发展大致会经历4个阶段,笼统知觉集合阶段(2-3岁)、感知集合界限阶段(3-4岁)、感知集合元素阶段(4-5岁)、感知集合包含关系阶段(5-6岁)。切不可拔苗助长,重要的是要给数学设计成好玩的游戏情景,让孩子有兴趣参与,在游戏中动手、动脑来收获数学思维。
2、集合游戏可以分为:区分“1”和许多、求同游戏、分类游戏、比较两组物体数量游戏。其中,分类游戏真的太太重要了,可以玩的方法也很多,以后我们再来多说说分类游戏的好玩方法。
这两年有了更多机会接触不同的孩子,在他们身上集合的阶段性表现既有共性又有不同,即有基因的遗传又有家庭教育的影响。爸爸妈妈如果能将集合的概念渗透到每日生活、每日游戏、每日沟通中,未来,孩子将能更好的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
如果你想要今天的数学游戏资源,可以在评论区回复“启蒙方法02”,子玲会私信你获取方式。,打印下来就能和娃一起玩了。希望我的分享,能让你和孩子玩的开心,学的轻松你的关注是我继续前行的动力,请为我点赞、评价并转发吧~
集合概念的介绍
1、笼统感知集合阶段
2~3岁的幼儿一般处于笼统知觉集合的阶段,所谓笼统知觉,是指幼儿不能看到集合的明显界限,不能一个一个地感知集合中的元素,也不能精确地意识到元素的数量。
2、感知集合界限阶段
3~4岁幼儿一般处于感知集合界限的阶段,他们已经能够在集合的界限以内感知集合了,且对集合元素的感知从泛化向精确过渡。具体而言,此阶段的幼儿起初不能明确地感知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他们在感知结构完整的集合时,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集合的界限上。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渐能够注意到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并初步具备一一对应的能力。再次阶段,幼儿能够用对应比较的方法来确定两组物体数量的多少。其次,开始具备初步的分类能力,已能初步按照物体明显的外部特征进行简单的分类活动。
3、感知集合元素阶段
4~5岁幼儿一般处于感知集合元素的阶段。此阶段的幼儿已经能够准确地感知集合及其元素,能通过计数准确地比较两个集合元素数量的多少,并能逐渐不受物体大小和排列方式的影响而正确判断集合中元素数量的多少。
4、感知集合包含关系阶段
5~6岁幼儿一般处于感知集合包含关系阶段。首先,此阶段的幼儿对集合的理解进一步深入,他们能按两种特征将集合分成子集。再次,此阶段的幼儿能够较好地理解集合与子集的包含关系。
今天推送的是“数学启蒙系列”的第3篇,前两篇文章在这里:
1、给娃正确的数学启蒙,你缺这张思维导图
2、用这8个数学小游戏,给娃做聪明的数学启蒙
作者:奉奉子玲
早教领域创业探索者,在家上早教实践推广者,硕士文凭N多资格认证在身,文学/心理学/营养师/早期教育指导师/0-3、3-6蒙氏认证老师/感统训练师,变身创业者/写作者/育儿达人。
爱写掏心窝的话,爱分享在家早教那些经验和资源,关注我,和我一起在家上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