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4招,做心理状态合格的妈妈
在一个心理学学习团体中遇到一位妈妈,孩子今年六岁,这个妈妈,有一份工作,和同事的关系总出现问题,她来到这个团体。这位妈妈每次想得到其他成员帮助的时候,经常抛出些不相干的问题,其他成员“不明就里”,就不遗余力的给她出主意想帮助她,在之后坦诚地反馈中得知不过一两个成员,真正说到她心里的。大多数成员们都开始沮丧,有的很愤怒,甚至开始放弃她。当她再谈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都畏缩不前,不敢去触碰,因为不知她的真实需求是什么。 反省,她为什么会这样,她自己回忆说,原来她的妈妈,在她小时候,对她要求非常严厉、武断,而且总认为她什么事都做不好。所以她不敢说真心话。在这种行为模式的引导下,他与她的先生、孩子及同事的关系开始出现问题。
首先我替她庆幸,她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希望借助其他方法改变自己。
另外,引我深思的是,现在的父母,如何避免成为塑造这样孩子的家长。
第一作为父母,要认识这样一个问题:孩子只是个孩子,他的成长是有规律的,要遵从规律,当孩子出现“问题”,要弄清楚,这个年龄的孩子特点,或者,未雨绸缪,提前知道不同阶段孩子的特点,就像现在大家都知道:“孩子有两个叛逆期“一样;所以对符合规律的问题,要表现出理解、宽容地接受。
第二、虽然他还是个孩子,但他已经是个独立的个体,他是一个和你一样平等的人,你才会尊重他,蹲下身、充分倾听他想对你说什么。而不要认为,孩子是你的附属品,是你的孩子,他没有自由说话的余地,或以“家长式”绝对的权威口气压制他,以此收获隔阂、冲突、反抗、矛盾。在这种教育、沟通模式中,孩子或变得唯唯诺诺、窝窝囊囊或变得脾气暴躁、爱冲动,因为他从小就无处安放他想安静的心。
第三、当然在孩子小的时候,断然否定孩子的要求或主意等,简单粗暴的方法看似非常省时间,却不知孩子的情绪被极大的压制了,曾有心理学家提醒过:“未被表达的情绪永远都不会消失。它们只是被活埋了,有朝一日。会以更丑陋的方式爆发出来”。而要通过平等沟通的方式与孩子交流,会让孩子形成说理、思维条理性强的习惯。
第四,家长要认识到,当一个小孩子真正出现问题的时候,请家长首先回忆孩子这个问题的出现,整个家庭、尤其是父母在其中“做了多少贡献”。反省自己,甚至建议在孩子面前认个错,父母和孩子分别改正属于自己的错误,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希望作为父母的人,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让一些缺憾的经历,不再在自己的孩子身上重现,减少一些做父母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