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or“假性近视”你分得清吗?
关于近视or“假性近视”,
你是否有许多疑惑?
(图片源于网络)
让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
周行涛教授
先给我们解答近视的相关问题
孩子得了近视有什么表现吗?
近视最主要的表现是看远模糊,但看近是清楚的。
如果家长注意到孩子看东西喜欢眯眼斜着头,或者看电视的时候,越看越慢慢凑近,这些行为都可能提示孩子有近视的症状。
最近孩子查出来近视200度,怎么办?
近视是可防可治的,但在儿童和青少年阶段,主要是预防近视的加深和阻止近视的进展。
因此,对于200度近视的孩子来说,第一步是科学验光,第二步是规范戴镜,第三步再进行光学干预,例如OK镜以及一些药物干预(如低浓度阿托品眼药水等),在门诊随访中由视光医生进行个性化处理。
一些机构宣传理疗、按摩等治疗可以提高孩子裸眼视力、不用戴眼镜,这种说法靠谱吗?
按摩眼睛或其他一些理疗方式,可以舒缓眼睛的疲劳感,但它跟治疗近视之间还需要有一座桥梁,这桥梁就是科学的解释。
一时一刻的按摩,只能短暂地消除疲劳,无法阻止近视的进展。因此,单纯的按摩与治疗近视无关。
孩子为何会近视?
孩子近视,主要是由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对于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遗传是最主要的因素;而600度以下的轻中度近视,度数越轻,环境的因素就越为明显。
(图片源于网络)
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也是视觉的敏感期,过多的近距离用眼,包括长时间、高强度用眼等生活方式变化,都会诱导近视的进展。
吃什么能预防和控制近视呢?
目前还没有一种食物明确可以预防或治疗近视,但是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和青少年来说,主张全面均衡的营养和饮食来保障体魄健康,也能有效减轻视觉疲劳。
叶黄素对眼睛好,是不是对预防近视也有好处呢?
叶黄素对眼睛是有好处,但对近视控制的证据还在研究中。
谈完了近视,但你知道怎样是“假性近视”?怎样是真的近视了呢?让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眼科主任杨晨皓医生来为我们揭开“假性近视”的传说。
现在医疗界越来越淡化“假性近视”这个观点,因为“假性近视”的本质就不是“近视”。
所谓“假性近视”,就是孩子来医院散瞳验光,验出的屈光状态不是“近视眼”而是“远视眼”或“正视眼”。
(图片源于网络)
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眼睛的过度疲劳而表现出来的疲劳性视力下降。
由于近段时间孩子的作业太多、用眼太多而出现的短暂性视力下降,散瞳验光以后,表现出的屈光状态是轻度的远视,或者没有近视,就是一个完全正常的屈光状态,所以称之为“假性近视”。
(图片源于网络)
其实,这类儿童所占比例是很少的,在近视儿童中不足5%,但很多家长总觉得“自己孩子患的肯定是假性近视,假性近视都是会变好的”,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问
为什么有些小孩成天看电视、玩手机、趴着看书,却不近视,而我家的小孩非常注意用眼卫生,还是早早就近视了?
答
建议孩子在入园的时候,也就是3岁左右,到医院做两项检查:一个是散瞳验光,另一个是通过仪器测量眼轴。可以通过两项检查的结果,预测孩子将来屈光状态的发展趋势。
比如,一个3岁的孩子,散瞳验光以后测出来的屈光状态是300度的远视眼,而正常情况下,3岁的孩子应该有200度的远视眼,那么从发展趋势来说,这个小孩将来就不太容易得近视眼。
眼轴长度也和年龄密切相关
一个正常的3岁孩子,他的眼轴长度在21.5毫米左右,如果测出来的眼轴长度在21~21.5毫米,说明非常好。
因为眼轴越长越容易得近视,而眼轴越短越偏远视状态。
(图片源于网络)
通过上述两个指标的测定,我们就可以大致了解孩子眼睛的屈光状态,以此推测出孩子未来是否容易患近视。
家长也可以有的放矢,如果测出来孩子将来比较容易患近视,应更早干预,更加关心孩子的视力健康。
科普来源:
《上海大众卫生报》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