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百病,积食为先,掌握五步自测法,秒懂孩子积食!
“小儿百病,积食为先”。很多父母觉得,我家孩子饭量不是很大,肯定不会有积食。但事实是,
很多饭量一般甚至不爱吃饭的孩子,也会有积食。
所以小编今天要教大家五步自测法,让你在家就能判断孩子有没有积食。
一、积食是什么?
积食是中医的说法,是因为食物不能完全消化滞留在脾胃中,造成脾胃损伤的病症。
1、好好的怎么会积食?
很多人对积食都有一个误区,觉得孩子似乎吃的也不算很多呀,怎么就积食了呢?
引起积食的原因,有好几种呢!
孩子食物过多过杂,油腻难消化的东西吃太多
水果、冷饮吃太多,消耗了大量的阳气
生病时或病刚好的时候大补
吃得多和吃得油腻很好理解,因为不好消化嘛。
多数水果都偏寒凉,吃多了就会消耗孩子的阳气容易脾虚,脾虚了要积食那就太容易了。
生病不能大补,是因为生病时脾胃功能相对也会变弱,这时给孩子大补是加重脾胃的负担,到时病好了,积食又出来了。
2、孩子积食会怎样?
长期积食会造成脾虚,对孩子的危害,大致分为两类。
一、营养不良
脾的工作是吸收运化食物,向五脏六腑输送营养,可以说脾胃就是孩子抵抗力的根本。
孩子脾虚了工作能力就会下降,吃再多食物的营养也不能够被身体吸收。这就是为什么孩子每天吃得好,却还长不好的原因。
长期积食的孩子,多半会有贫血。
脾是气血生化之源,是人体生血的重要脏器。所以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孩子积食,没有及时调理,孩子就容易出现血虚。
二、反复生病
容易发烧:
积食产内热,容易引起积食发烧。
容易咳嗽: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积食伤脾,脾虚生痰,痰聚集到一定程度就会通过咳嗽排出体外。
容易便秘:
积食伤脾,脾胃动力不足无法推动大便排出,形成便秘。
容易腹泻:
脾虚影响运化功能,运化无力可能出现吃什么拉什么的腹泻。
二、如何判断孩子有没有积食
积食危害多,那么及时又正确的识别积食就变得很重要。
1、闻口气
宝宝口气有酸臭或腐臭味时,积食的可能性很大。
部分孩子平时可能没有口气,所以还要留意孩子打嗝,如果发现孩子打嗝赶紧凑上去闻一闻。如果有反上来的酸臭味,那就很有可能是积食或积食前兆。
2、看舌苔
积食的孩子,舌苔一般比较厚腻,黄厚白厚都有可能,少部分孩子舌苔不厚但是表现为舌尖比较红。
(舌苔黄厚)
通常来说,如果舌苔变化是积食几天后会偏厚,再逐渐变黄腻;如果宝妈观察到孩子舌苔黄厚,那积食最少是有几天了。
3、看大便
有积食的孩子,大便的次数和形态也会有改变,不顺畅或者拉稀都有可能,但一般都会有黏腻的感觉。而且味道会很重,可能头几天味道会很臭,后面会慢慢变淡些,变成淡淡的腥臭
。
4、看下眼袋
下眼袋对应的脏器是脾,下眼袋发生颜色变化就提示了脾的变化。下眼袋发青可能是脾胃虚寒,发红则有可能是积食产热。
5、食欲不正常
食欲不正常有两种极端,一种是不想吃东西,老觉得没胃口,肚子胀胀的有饱腹感。一种是似乎怎么也吃不饱,平时可能只对肉类、重口味的菜比较感兴趣。
三、有积食了,怎么办?
一旦发现孩子有积食,宝妈就可以行动起来了,越早发现早调理效果越好。
中科盛元中医敷疗调理小儿积食
七岁患儿,舌苔厚腻,腹部叩击有鼓音,手心发烫,就诊前两天,患儿奶奶带出去玩耍时吃了很多零食,就诊前一天出现食欲不振,继而开始咳嗽。使用中科盛元中药贴敷积食方消食导滞,宣肺降气,同时给予“健脾消食、化痰泻浊”的体质调理方案来调理脾胃,经过五天的治疗调理,患儿咳嗽好了,食欲也恢复正常!
中科盛元中医敷疗
治疗小儿脾虚积食,通过药物刺激穴位和经络的双重作用,促进脾胃运化,从而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纯绿色贴敷疗法
不刺激脾胃,不给脾胃增加负担
。不打针,不吃药,
轻轻松松就能帮孩子解决积食的烦恼
!
中科盛元中医敷疗绿色疗法
由中科盛元中医研究院独立研发,针对不同症状的疾病,通过人体穴位、皮肤组织将中药有效成分渗透,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靶向治疗人体各类疾病。
作为中医诊疗最适宜的技术,在治疗常见病、慢性病、疑难病等方面,以其绿色安全、高效便捷的技术优势,在基层医疗机构临床广泛运用,以其不打针、不吃药的施诊特点,赢得广大患者的好评与信赖。
正因如此,愈来愈多的等级医院及基层诊所正大力推广应用中科盛元中医敷疗,愈来愈多的基层医生加入到中医传承的队伍中来,将中医敷疗外治技术发扬光大,让祖国医学的瑰宝薪火传承、蓬勃发展。